“Jazz by Night”

      底特律有一个独特的古典音乐调频台。每天,随着夜幕的降临,它的节目就换成了爵士乐。对于偏爱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我来说,这样的安排可算是正中下怀。


      来美国以前,只知道爵士乐是“资产阶级颓废的靡靡之音”,听了会“丧失斗志”。在美国待了一阵,才知道爵士乐原来是从美国黑人音乐发展而来的。而真正喜欢上爵士乐,还是从看电影《’Round Midnight》开始的。影片讲的是一个黑人saxophone 演奏家的故事;一个悲剧,从头到尾都用爵士乐配音。 那浑厚深沉的旋律,被苍凉的saxophone 唱出来,直击肺腑,令人无从躲藏,只能全身心地与主人公的命运融合在一起。


      然而,爵士乐并不都是忧郁的曲子。它有着各种风格,表达着七情六欲。它可以喧嚣如闹市,静谧如夜空;快乐如欢笑,悲呛如恸哭;温柔如细雨,粗旷如风暴;热烈如火焰,冷寂如冰霜……然而,无论是哪种情感,它都和听者直面相对,没有做作,不加修饰;仿佛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对你倾诉,也听你倾诉;你尽管可以在它的音符里失去自己,随着它起舞,随着它沉浮。


      这样丰富的音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有着如此的感染力?最近听了Bill Messenger教授讲的《Elements of Jazz》,对爵士乐的起源和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


      爵士乐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它是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在美国南方撞击的产物。早期的爵士乐叫Ragtime,以Scott Joplin 的作品为代表。 Ragtime 的特色是“多节奏”(polyrhythm)和 “切分”(syncopation) 。多节奏,是说有不止一个节奏同时进行;切分,是指节拍之间不规则的间隔或休止。这使得ragtime听上去不合常规,令人坐不住,不由自主地要随着音乐动手动脚。Ragtime的音乐家们,可以把任何一首曲子拿来切切分分,变成rag而面目全非。


      稍后出现的 Dixieland Jazz,起源于纽奥良的葬礼乐。纽奥良的葬礼音乐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半悲壮肃穆,乐队随着送葬的队伍演奏,直到死者入土。而后倏然转向,乐队奏出明亮欢乐的音调,伴着送葬的人们载歌载舞地回村。Dixieland 爵士乐队用的是marching band 的乐器。它的特点除了多节奏、切分,还要加上“多旋律”(polyphony)。 这里的多个旋律,由不同的乐器同时奏出,“各吹各的调”,听上去喧闹而繁忙。时不时地,乐队嘎然而止,只留一支乐器独奏,尽显其技艺。当时驻扎在纽奥良的海军士兵们,贪恋着酒精和这热闹的音乐,常常醉宿于夜总会,使得军方发出禁令,关闭夜总会。艺人们失去了谋生的场所,只得远赴他乡。这新兴的音乐也就跟随着他们的足迹,风靡芝加哥,风靡纽约,风靡全美国。


      Blues,是我最欣赏的爵士乐。它有着节奏稳定的和弦,通常以12小节为一个音乐单元。唱歌的人一句一停,让乐队有机会表演间奏;歌的内容往往是各种情感的宣泄,亲切自然,引人共鸣。Blues 的特点是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独奏部分留下很大的空间让艺人自由发挥,极有创意。即使是合奏的部分也可以各人随兴作曲,但又保持着整体的和谐,这是爵士乐的迷人之处。古典音乐到了20世纪已经失去了它“即兴”的空间,艺人们必须严格地按照乐谱演奏,只允许“诠释”上微妙的差别。而爵士乐,同一只曲子在不同的艺人加工下可以大相径庭,而同一个艺人每次演出也不尽相同。欣赏爵士乐的观众们期待着精彩的即兴演奏,而艺人们也享受着即兴表演给他们带来的机会和情绪上的满足。可以说即兴表演是爵士乐的核心。


      1916年麦克风的发明,改变了爵士乐的舞台。首先是歌手不一样了。麦克风以前是“大嗓门”时代,歌喉的功率决定了谁能上台。而“后麦克风时代”,歌喉的表现力比功率更加重要。一大批原先只能在淋浴间练唱的歌手们,借着麦克风延伸了他们的半径。他们可以轻声细语地表现微妙的情感,而不必总拿大嗓门夸张地喊着“我爱你”了。乐队的配器也有了变化:低音提琴(base)代替了大号(tuba),既可以若隐若现地打着节拍,又可以自成一体地即兴独奏。吉他代替了班卓琴(benjo),引进了更加丰富的音色。爵士乐离它的听众更近了。


      现代爵士乐又有其它的发展,比如电子合成器的应用,拉丁音乐的引入,节拍的混用(比如一小节的4/4加上一小节的3/4 ,形成7/4的节拍)等等,不胜枚举。但是每当爵士乐走到极端而无路可寻时,它就又回到blues,从稳定的节奏中找回自己。


      爵士乐是美国音乐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它美国流行音乐的鼻祖。它像“下里巴人”,为老百姓所喜爱。我们学区的高中有一支很优秀的爵士乐队,常常去本地商店演出募捐。乐队的指挥是个中年老师,戴着深度眼镜,演出的时候晃着舞步,眯着眼睛,陶醉其中。每支曲子必有一段独奏;指挥用手指一勾,就有一个孩子上前,表演一段精彩的即兴。其中吹saxophone的男孩,来自一个日本移民家庭。那男孩的天赋极高,表现力极强,是他们乐队的“灵魂”。他和我的大儿子同届,毕业以后上了密西根大学,双修音乐和工程。我总想,有这样一份丰富的财产,这孩子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情趣吧?


      爵士乐,是裸露灵魂的音乐。傍晚,卸下了一天的繁忙,听一曲那勾人心弦的乐章,任凭自己消失其中。


      Jazz by night ……






2010年8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