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几天“孝顺女儿”

得知我要回家探望父母,远在新西兰的好友打趣说,“这几天不来干扰你了,你先做一个孝顺女儿”,她的体贴令我莞尔。

以前发的《爸爸》一文,让善良的博友“爱城悟空”叹气,说感到结尾“欠欠”。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故事是一个悲剧,不过后来的结尾却比主角们预期的要好得多。我父亲在“右派改正”以后与母亲第三次结婚,二老相伴至今,都已八十多岁了。咱也就像那年春晚唱的,“常回家看看”。

父亲身体尚好。他开玩笑说,别人见到他总有几句恭维:某老,你红光满面!(皮肤过敏的结果。) 你牙齿很好!(都是假牙。)你声音洪亮!(听力不佳,所以说话大嗓门。)不过父亲依旧才思敏捷,却是真的。孝顺他最好的办法是陪他聊天;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他的知识之广,记忆之好,让我自叹不如。

除了“演说”,他还总给我准备几本书,让我带回去读。今年有五本《资中筠自选集》和一本章诒和的《云山几盤,江流几湾》。我刚开卷读资中筠,很对胃口。知女莫如父也!

不但是书,父亲喜欢的美食,有不少也是我的最爱。外婆从前做了红烧猪脚,父亲和我是要抢着吃的;家乡的面条自然不必说了,他这次特地带我和小儿子去了一家“面文化展示馆”,连参观带吃面,花去若干大洋。昨天又自己去买了猪耳朵,伸筷子的基本上只有我们父女俩。人说“会吃的人才会做菜”,咱家平时是父亲做菜,母亲采购,各尽所能。

小儿子上次回国是两年以前。这次回来和外公下象棋,被外公称赞“棋艺大长了”。一盘棋下完,两个人都面红耳赤,外公险胜。又下一盘,外公大胜,高兴之余再教外孙几招。

我父母都是计算机盲,一辈子也没碰过键盘。去年我给母亲带了一个“苹果二”。她舍不得那价钱,连说不需要,让我带回美国退掉,被我一口回绝。母亲只好拿纸拿笔,仔仔细细记下每一步操作。到我离开的时候,勉强能够收邮件。

一年不到的功夫,母亲收电邮已经很纯熟,而且常来我的博客浏览。几乎每天都有老朋友寄来的各种文件,内容从国家大事到健康大事,应有尽有。母亲起得早,先看会儿“苹果二”,读到喜欢的文章再推荐给父亲;两人都读了,兴犹未尽,还要议论一番。母亲告诉我,自从有了“苹果二”,她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如今真是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母亲注意到我的几位博友:“小动物”、“什刹老人”、“竹临风”、“郑协群”、“邪妹”、“基辛格”、“清茶”、“紫竹”等,我就向她介绍了这几位。母亲读了“紫竹”关于艾灸的文章,已在认真考虑要不要去学艾灸。读了郑协群的博文,直说“这个老师不简单,经历那么坎坷,吃了那么多苦,还是那样乐观。”我教母亲如何点击访客的“脚印”去浏览他们的博客,这样我们就可以“母女共友”了,呵呵! 

母亲的耳朵越来越不灵,十句话只能听到一句。每次回家,我都动员她去配助听器,每次都以我的失败告终。她固执地认为助听器戴着不舒服,没有用,不解决她的问题。我抬出“亲子交流”的大道理,她却说“不交流也没关系”,“听不见反而心静”,横竖不要助听器,叫我没辙,想孝顺也孝顺不起来啊!

父亲曾经耳朵很背,面对面讲话还能驴头不对马嘴,闹过许多笑话。有次他的老朋友来访,那朋友耳朵也不好;两人并排坐着,却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看上去是两个人聊天,其实风马牛不相及,看得我笑翻了。可是这几年,父亲的耳朵却越来越好,现在听力几乎正常了,打电话、谈天都不成问题。是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平时的保健品无非是我带回来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鱼油、蜂王浆,并没有什么贵重补药。

父母亲一个属龙,一个属蛇。咱不懂也不信命理,不知道这龙和蛇是什么样的缘分。他们一辈子分分合合,沟沟坎坎,到如今总算能够在一起颐养天年。只是我远在天边,一年也就只能做这几天的“孝顺女儿”了。

20126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