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2)“歌”与“剧”的联姻

  歌剧歌剧,一方面来自“歌”,另一方面来自“剧”。那么,是什么样的“歌”和什么样的“剧”结了婚,生下了歌剧呢?
  1600年左右,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剧”(play)已经相当成熟,包括从英国流传出去的莎士比亚戏剧。这里来说说“歌”。
  欧洲中世纪以前的音乐,也就是公元五世纪以前的欧洲音乐,基本上已经无考。因为天主教整肃教义的时候,把它以前有文字的记载毁得七零八落,就连古希腊文明高度发达时候的音乐,如今也只能找到一些碎片片。这种文化清洗真可以和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中世纪早期的音乐,大多是宗教音乐。当时的器乐是为跳舞而演奏的;而跳舞,用的是“下半身”,被教会认为是对上帝的不敬。因此在教堂里是不许用乐器伴奏的,只能清唱。
  这种清唱,一开始是齐唱,大家唱的是同一个旋律(monophony);然后出现了多声部多旋律(polyphony)的唱法;到16世纪末,经过文艺复兴,声乐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的和声唱法(homophony),题材上也大大超出了宗教主题。当时很流行的歌唱形式在意大利叫做“牧歌”(madrigal),一般有8-10人演唱,歌词采用诗作,有人专门作曲,讲究不同声部的和谐。 
  卡洛.杰斯维多(Carlo Gesualdo)在1595年创作的“我将离去(Io Parto)”就是这样一首“牧歌”。大意是一个小伙子跟他的女朋友说要分手,女朋友Glori哭得伤心,小伙子却如释重负,觉得自己死而复生,又去找新生活了: 

我将离去,不再言语,

因为悲伤令我心死。

Glori开始流泪,

哭声断断续续。

 “唉,你留给我的唯有极大的痛苦,

啊,愿我永在这痛苦中憔悴。

我曾经死去,现在又回生,

我死去的灵魂复活在这病态的哭声里。

  在YouTube上居然能找到这一段:

  牧歌的致命弱点,是大家一起唱,各表其意;声音的整体虽然很协调,却不能清楚地表达各人的思想和情绪,大大地限制了它的戏剧性。
  再看当时的话剧,在每一幕的前后也穿插着音乐和歌舞,以娱乐观众。这些幕间的表演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
  这么着,在15世纪末的意大利,“歌”和“剧”都已经各自发展得相当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歌剧的诞生,就只差一个敢于尝试的人了。 
  1573年到1592年间,意大利的弗罗伦萨有一帮“文化精英”们组成了一个“论坛”,在一起探讨研究音乐和戏剧。这个论坛的成员之一,就是后来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当然也姓伽利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复的其实是古希腊的文明。这帮人根据当时的考古资料得出一个结论,说古希腊的戏剧是一个个轮流唱的,不是合唱。他们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音乐理论。用伽利略的话来说,第一,歌词必须由一个人唱出来,以求表达清楚;第二,应该根据语言的自然节奏来唱歌,不能用跳舞的节奏来主导歌唱的节拍;第三,音乐应该表达人物内在的情绪。这几条都是针对牧歌的弱点提出来的改革。 
  1600年,这个精英团体的成员 Jacopo Peri 根据他们的新理论,写出了第一部歌剧《尤莉迪琪(Euridice)》,在弗罗伦萨上演。虽然用了新的理论,《尤莉迪》基本上是配了音乐的话剧,而不是以音乐为主导的戏剧。而第一部真正的歌剧杰作要到七年之后才会问世,那是下一节的内容。

 (未完待续)



现代人唱牧歌(转自互联网)

(本文是修改后重发,唱词翻译成了中文;译得粗糙,但希望有助于理解。)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