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岛纪行(2). 浮潜日记



去圣约翰岛之前,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学会浮潜(Snorkeling),试试水下摄影。
浮潜,顾名思义,是浮在面上的潜水。这中文翻译听上去挺矛盾:既然是浮在水面,那还算什么潜水啊?在网上截了一张图,可以说明。浮潜的设备很简单,一个面罩把眼睛鼻子关在里面,面罩的侧面夹一根通气管,一头含在嘴里,另一头伸出水面。只要头埋得不太深,就可以通过嘴巴呼吸,而不必抬头换气。用了这玩意,可以长时间地在水下看景。
(本图转自互联网)

我小时候学游泳是在游泳池。那年头,一个城市就只有那么个不大的公共游泳池,到了夏天才开放,啥时候去都跟下饺子似的挤满了人。刚游两三米远,不是蹬了人的肚子就是被人抓了腿,几年也没啥长进。高中毕业以后去长江里的一个小岛上当代课老师,这才在一条大河里学会了游泳,好歹能脚不沾地在水里浮上俩小时。不过,我可从来没在海里游过泳,因为担心来个浪头把我吞了,呵呵!

行前,朋友们告诉我浮潜很容易,一学就会。圣约翰岛的周边,有很多平静的海湾,是浮潜的好地方。听得我心痒痒的,想象着浮在碧蓝的水里那个轻松,提前就度上假了。兴冲冲地上网给我的小相机买了量身定做的防水罩,准备去拍鱼。

第一天:
今天没有租车,早晨“暴走”去Cruze湾附近的几个沙滩。从度假村上坡走3里路,上下一个山坡,就到了国家公园的总部:
维京群岛国家公园总部

进去问了路,被指上了一条沿海的山径。据说N年前岛上是沙漠,至今仍然茂盛地长着仙人柱,还有“仙人藤(?)”,不依不饶地缠在别的树上:

仙人藤?
仙人柱
第一个沙滩叫“蜜月”;虽然不大,沙却很细。除了我们,还有两三家游客,简直像是私家享受的了,真的合适度蜜月,呵呵!
借了朋友的面罩和通气管下去游泳,完全不得要领。老想用鼻子呼吸,呛了两次,又被浪冲到礁石堆里,爬上来以后,手臂上居然鲜红一片,原来这些珊瑚礁够厉害,一碰就破皮,下次得离远点。
看到一条足有二尺长的鱼,在我面前直直地游过去;还有一群数不清的三寸小鱼,发着蓝绿色的荧光,动作一致地左转右转,好像受着什么信号的指挥,让我看得着迷。海底是白色的,各种深色的海草漂着摇着,和小鱼们一样,它们也保持着同样的节奏和方向。那是海水的颠簸吧?这没有休止的海,摇篮一般的海!想到《少年PI》里如镜子一般的海面,只能是奇幻吧?
同行的好友晓波因为类风湿关节炎,腿脚不灵,下了海却是如鱼得水。她告诉我左边的浅海有很多鱼,可是我看到那里的浪,怕再被冲到礁石上,没敢去。

一路玩了三个沙滩,最后一个有度假村,人气旺着呢。圣诞快到了,这里喜气洋洋。一个踩高跷的人伴着爵士乐逗弄游人:


晚上盘点,浮潜可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啊!得想个办法。

第二天:
早上去码头租了车,道奇的SUV,四轮驱动,正好坐两家八个人。这岛上有两条主干线,一条沿海,一条上山;两条道都不好开,上下陡坡,左右急转,路又很窄,而且是靠左走的,不当心开错了可是危险!朋友夫妇都说不敢开,这司机的任务,当仁不让地是我家那一位承包了。

Trunk湾,是圣约翰的招牌画。这里不但沙滩好,而且有一条水下的“浮潜小径”,可以看珊瑚和鱼。不过我们去得太晚,已经无处停车,于是接着向东,去Cinnamon湾。
今天索性不学浮潜,只练游泳。在岸上观察海浪:原来这浪只是在海底的深度大变化的地方形成,就像一只水盆,在水撞到盆壁的时候才会起浪。干脆下到水深的地方,反而没有浪了。这个发现让我特高兴,我不怕了。过了“浪线”,只感到海水的一起一落;远处的海面,一会儿比我的头高,一会儿比我的头低,“水平”的概念没用了,呵呵!
水很暖和,游得很畅快。明天可以再试浮潜了。
第三天:
早上去度假村的小店租浮潜用具,小伙子说有带近视矫正的面罩,让我这近视眼喜出望外!试了一副,确实有效果,就是它了。
今天胸有成竹。戴上面罩,忘记鼻子,头别埋得太深,时不时到水面上看看方向,与珊瑚礁不即不离,不远不近,安全第一。
一下海,就有一条绿荧荧的小鱼在我的鼻子眼睛旁边晃悠。我到哪,它也到哪,不离不弃呢!哦,小鱼,你是找不到你的伙伴了?还是知道我是新手,来给我壮胆的?
看到几条一尺多长的鱼,长长的、尖尖的、针一样的嘴,就在水面下45寸,游得飞快,一转眼就不见了。又看到一条红鱼,身材细挑,好不优雅!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有黑带的,各种各样的热带鱼,哦,真美!
海底深深浅浅,有时游进一个“坑”,水立马凉了;感到水暖的时候,就知道是浅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在水下看得着迷,连眨眼都忘了。呼吸自如,只是嗓子干得要紧。以后如果自己买面罩,记得买那种带过滤嘴的。在海里待了约莫半小时,上岸的时候,那条小绿鱼才和我再见。

第四天:
和晓波说好,请她试用我的水下相机,因为觉得自己还不能得心应手。小心地清理好防水罩,教她操作。把相机挂在她的手腕上,跟着她下水。我看到了美丽的鱼,就伸手指给她看;看到她把镜头对准了按了快门,竖起大拇指,我知道她拍到了。
晚上回来迫不及待地看照片。水下光线不足,虽然可以用闪光灯,效果并不很好,大概需要外加光源才行。而且鱼在游,人也在游,“对准目标”很不易。尽管如此,晓波还是收获颇丰,让我们很开心!
第五天:
我准备好了!一大早就和晓波去了Trunk湾。天不错,对采光有利。先下水暖身,然后把相机套在胳膊上,和晓波、她女儿一起去“浮潜小径”。
虽然笨手笨脚,慢慢地也有了长进:有时候用青蛙的姿势静止地浮着,看那一条条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扑捉它们的优雅身姿;还有的时候,追着一条鱼游过去,想把它固定在镜头里。水下摄影,小屏幕是看不清的,基本上是凭感觉对目标;一片云飘走,阳光透过水面,赶紧抓拍!
哦,鱼儿,我赞美你们!你们有坚韧的鳞,不怕珊瑚的尖刀;你们有长着“老茧”的嘴,能从礁石上取食;你们斑斓的色彩原来是保护衣,让你们和喜欢出入的环境浑然一气;你们矫健的身躯,天生就知道流体力学,哪里像我这样费劲!
和鱼同游,感觉真好!仿佛是在另一个世界,远古的时代。生命源于大海。人类的远祖是鱼,我们的体液至今保留着大海的成分,流出来的汗和泪都是咸的。什么时候起,我们去了鳞甲,变得容易受伤?什么时候起,我们有了自己的体温,却仍然用神经感受着周围的冷暖?

那一夜,我一直是迷迷糊糊,似醒非醒。眼前是珊瑚礁,一条条美丽多彩的鱼儿在那里穿梭,让我流连忘返
————————————
我们在水下拍的照片,虽然远不如别人拍的精彩,却记录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贴几张在这里作纪念吧:

晓波拍到的第一张

这种鱼很多,有一尺长短

彩虹鱼,不停地游,很难拍上。


又见红鱼

红色绿色的珊瑚,浑身毒刺的黑色海胆

一棵大珊瑚下,藏着很多小鱼
好友晓波在我身旁
快乐的鱼儿

真会隐身!

蓝色的诱惑

“大脑珊瑚”

这也是珊瑚,有一个个紫色的斑点。
这条小鱼一直粘在上面

来了一束阳光,把小鱼儿照得通体透亮

哦,你很独特,
有一道白杠把身体和尾巴分开

你的背上一道道白,是模仿谁呢?

哈,你们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你不出彩,在银白色的海底却最安全!

好大的珊瑚!

拍得最全的一条,有一尺多长呢!

又及:

这次浮潜,晓波的先生踩上了长满了刺的海胆,刺的尖端断在脚掌里,疼了好几天。海胆刺有微毒,最好别去惹它们;我脚底不知在哪里的礁石上划了一道深口,沙子嵌进去,怎么冲水也出不来。回家后到网上一查,说浮潜的第一危险是被珊瑚礁划伤,因为那些礁石尖利如同刀片;第二危险是踩到海胆 —— 居然都被我们尝试了。下次再去浮潜,应该穿上“水鞋”,呵呵!
水鞋(图转自互联网)

在新西兰的一位朋友告诉我,海胆很好吃,她们那里市场可以买到。建议晓波的先生去吃这张牙舞爪的东东,聊解“一脚之恨”,哈哈!

(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