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因材施教”能普及吗?


“因材施教”对咱们来说并不陌生,据说孔夫子就是根据每个弟子的性格和天赋给予不同的教诲。当然,以他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是能对“三千弟子”个个区别对待,我有点怀疑;不过他的理念是对的,也被后来的教育者们所接受。这里讨论的是:在现代化的社会中,能不能普及“因材施教”,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合适自己的教育,发挥自己的潜力。
说到“因材施教”,人们会认为这是教师的事,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每人的需求来教学。在“私塾”时代,一个师爷带几个、十几个学生,内容也只限于文科,“因材施教”是可能的;但如今的学校,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要学的科目和知识也比以前翻了N倍,而且学生年年换,老师们就是三头六臂,也难以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啊!能给特别拔尖和特别有困难的学生加点小灶,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老师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普及“因材施教”呢?我们不妨来看“量体裁衣”的例子:
每个人的身材是不一样的,合适他/她穿的衣服自然也有讲究。在工业化以前,裁缝要为每个人细细地量好身体各部位的尺寸,宽窄长短,削肩挺腹,都了然于胸,再下手裁衣。做出来的衣服,那人穿了自然合身。可是请裁缝是要花钱的;请不起的,只好简单点穿衣;我怀疑,中式裤子的“噼啪腰”(很大的腰,左一折右一折,再拿根裤带系住),那么简单又那么不合身,也许就有这个原因,呵呵!
工业化以后,有人想出了办法,用不着一件件地量体裁衣。这办法就是建立衣服的号码系统,让多数人买到基本上合身的成衣。而且这号码也越分越细;比如女童、少女、熟女、胖妈妈,她们的身体曲线很不一样,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号码系统。不知道自己的号码?没问题,到店里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么着,大多数人都买成衣了,裁缝只为那些特别讲究或是身材很特殊的人做衣服。
从这个意义上说,“量体裁衣”的实现,不再仅仅依赖于裁缝;那些设计号码系统、研制标准尺码衣服的人,为“量体裁衣”完成了“普及化”,让多数人的衣服既合体又买得起。
西方新娘们的婚纱,可算是对尺寸要求最高的服装了。您要是个准新娘,到店里去挑婚纱,通常可以找到大致合适您身材的“半成品”。您穿上身,店里的裁缝再给您这儿收一点,那儿放一点,细细地修改;等您拿到手,那婚纱就像是用您的模子做出来的了。
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量体裁衣”的普及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是从个性中找到共性,根据身材的数据建立服装号码系统,让大多数人都能有合适自己的成衣;第二步是在共性的基础上找个性;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由裁缝进行“微调”,达到完美。
“因材施教”的普及,也是一样的道理。
首先是分“号码”。已经做的是分年级,依据是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心智的发育程度比较接近,可以在一起上课。不过这个划分比较粗糙,有很多孩子发育比较早或比较迟,每个人的禀赋、兴趣爱好、大脑运作的方法也不一样,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并不能兼顾这种差别。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这“号码”还可以分得更细,尤其是可以和学生自己的选择相结合。前篇拙文《做自己的“百分之十”》,曾经介绍过美国孩子在8年级时参加的一个测试,通过回答“职业规划”的问卷来帮助他们做选择。这类测试的原理是这样的:
首先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归纳出人的性格、能力的各种特点;比如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喜欢动手还是动脑、喜欢做领头人还是做追随者、关注社会公正还是个人发展、喜欢考虑全盘还是分析细节,等等。然后设计出问卷,让孩子们按自己的直觉来回答,答案由计算机进行分类。通过这样的测试,学生对自己的特点就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对各种职业进行分析,找出它们各自对从业者的性格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比如说,做科研的人,需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坐得住,喜欢思考或动手实验,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而社会工作者一般有强烈的社会公正理想,喜欢和人打交道,等等。
有了这样的分析归类,就可以像做媒一样把学生和职业对上号了。通常,每个学生可能有多个合适的“对口领域”,他们可以一边成长一边挑选,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不但如此,高中的课程“号码”也分得很细;比如一个学校可以开设不同深度的数学课,为准备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服务。在美国,人们不认为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微积分,也不认为人人都得去考“奥数”;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可以选不同的课,穿不同号码的衣服,不强求一律。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向合适自己的方向发展。
再来看第二步。这样的“分号码”并非十全十美。学生们应该有足够的自由和时间去尝试,在尝试中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路。因为有了第一步的细分,老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个别指导学生,给他们开“小灶”,而不至于负担过重。就像那做婚纱的裁缝,不必从头量尺寸,只需做一些修正就行啦。
这种“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性。正如买衣服,自己去试穿了才知道喜不喜欢,学生也要自己去试验、探索,才能发现自己最合适什么。这种“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课程的设置、教育的体制也需要配合。
前阵子读到《时代》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一个名叫Salman Khan(萨尔曼.康)的印度裔美国人对教育界作出的挑战。Khan是一个对冲基金的经理人,从没教过书,但是他很善于讲解各科的知识,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他自己做了三千多段教学视频放到网上,全世界的孩子(或大人)都可以免费看他的讲解,迄今已被观看了180835794次。他认为每个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学习的方法和进度也不一样;有人学得慢,跟不上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人学得快,听老师一遍遍地讲解很没味儿。可老师只能按平均水平去讲课,照顾不到两头的学生。他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自己看视频学习,可快可慢,一遍不懂再看一遍,看懂了为止;然后到课堂由老师回答问题、辅导解题、做作业。所以他把这个方法叫做“颠倒式学习法”:学生晚上自己看视频,白天去学校交流、讨论、做作业、做实验,等等。
我出生得太早,无缘受惠于这种“颠倒式”的教育。不过,想象中它应该能促进“因材施教”的普及。世界上的创新很多,就看谁能走出传统的束缚啦!
——————————
说了一大套,也许有朋友要问:你说的这些都不是我们个人能够改变的。当家长的能做什么呢?
我想,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空间发现自己,别给他们安排太满的“必修课”。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应该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们要把眼光放长,不必太在乎孩子一时的成败。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孩子接触各种领域,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找自己的“最爱”。
假如您有兴趣,不妨自己测试孩子。比如说,您的孩子喜欢数学。您可以问问他,喜欢数学的什么?是喜欢它的逻辑推理?还是喜欢它的挑战性?假如是前者,可能他也会喜欢当律师或侦探;如果是后者,可能他也会喜欢其它有挑战性的职业。他的将来,不一定限于数学。
假如您是个创业者,也许能在中国开办“因材施教”的学校,或提供“因材施教”的咨询服务。相关的书和资料,在国外可以找到,咱不知道是否有中文译本。需要提醒的是,问卷中有些内容和语言、文化有关,如果移植到中国去,应该因地制宜地作些修改。
假如您有心,也许可以帮助家长们组织起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代表家长们和学校、老师对话沟通,争得社会的赞助,为学生提供“择业规划”,做他们的义务“教练”、“咨询师”
可做的事很多,祝有心的朋友们心想事成!

参考链接:
 Career Cruising” (职业规划)公司目前为北美15000个学校和图书馆提供职业规划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它的网址是:http://public.careercruising.com/us/en
Khan教学视频网站:http://www.khanacademy.or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