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16)姗姗来迟的德语歌剧





如果说法语歌剧的发展比意大利迟了一步,那么德语歌剧就更是“晚熟”了。在意大利歌剧诞生将近两百年以后,德语歌剧才登堂入室。当然,在这之前也有用德语唱的歌剧,但那不过是意大利歌剧的翻版,并没有用上日耳曼民族自己的语言、音乐和文化风格。

德语歌剧姗姗来迟的原因,一是德语发音和意大利语大不一样,二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法语和意大利语虽然有差别,但毕竟都属于罗马语系;相比之下,德语和意大利语就差得太远了。德语重辅音,生硬铿锵,适合一字一音(one syllable per pitch)的唱法,不像意大利语圆润而适合拖腔、花腔。所以将意大利歌剧在德国本土化是一条死胡同,德语歌剧诞生的土壤必须是日耳曼的民族音乐和戏剧。况且,和意大利人相比,日耳曼民族显得非常严肃、理性。那时奥地利的精英们对意大利正歌剧的夸张和喜歌剧的“俗气”都不以为然;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用音乐戏剧教化民众,宣扬道德。

第一部有影响的德语歌剧是莫扎特在1782年作曲的《拯救后宫(Rescue from the Harem)》。在此之前,德国的民间音乐剧叫做“Singspiel”,是一种说唱结合的戏曲形式。莫扎特能点石成金,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说唱经过他的提升,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在欧洲舞台上为德语歌剧赢得了一席之地。他写的几部德语歌剧中,最有名的是《魔笛》。莫扎特是当之无愧的德语歌剧之父。(假如莫扎特生在现代中国的东北,没准能把二人转整成“国剧”呢!)

继莫扎特之后,德语歌剧由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 理查德.瓦格纳、理查德.斯特劳斯等人继续创新和发展,成为西洋歌剧的一个强大流派;叫她“迟开的花朵”应该不过分。

《魔笛》(1791年)

莫扎特逝世前两个月,《魔笛》在维也纳一个中下层民众看戏的剧场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乐队,写脚本的席卡内德(Emanuel Schikaneder)饰演剧中的小人物帕帕盖诺(Papagano)。这出歌剧从一开始就受到观众的喜爱,至今仍然经常上演。
剧本作者席卡内德亲自扮演鸟人

Singspiel一样,《魔笛》也是说唱的形式。没有宣叙调,人物对话直接对白,当然台词比口语更戏剧化。咏叹调比意大利歌剧的短,歌词多为一字一音,旋律直接了当,朗朗上口,重复运用,类似于我们中国歌喜欢用同样的旋律唱第一段、第二段甚至第三段。《魔笛》演出后,它的音乐很快就成了“流行乐”,可见老百姓对它的喜闻乐见。

《魔笛》的故事情节半是神话,半是道德课。莫扎特和席卡内德都是共济会的成员 (Masonic brothers) ,剧中隐喻着共济会接受新会员的过程和仪式。

戏一开场,外国王子塔米诺(Tamino)在森林里迷了路,又被大蟒蛇追赶,箭都射完了,急得晕了过去。这时夜女王派了三个侍女,杀了大蟒,救了王子。王子醒来,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忽然听到有人来,急忙闪开。

上场的是个“鸟人”,穿着一身羽毛衣,拿着鸟笼,吹着口哨捕鸟。他就是帕帕盖诺:

我叫帕帕盖诺,
捉鸟是我拿手的活儿。
放好诱饵,看好目标,
我的口哨引鸟入套。
我自个儿过日子,
快乐又逍遥,
因为我拥有所有的鸟。
假如对女人也能下圈套,
那我非得逮一打,
抓住她们的卷毛。

我叫帕帕盖诺,
捉鸟是我拿手的活儿。
一旦逮到肥嫩的鸟儿,
我要去换回大块糖果。
糖果送给我心爱的女人,
诱她直到她属于我。
我们依偎在我的窝,
哼着催眠曲摇啊摇。

国内:拍成电影的《魔笛》全剧: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3MTkxNzYw.html

这段唱腔很有民歌味,和帕帕盖诺这个喜剧人物非常相配。帕帕盖诺代表了底层民众,有一份手艺,想讨个老婆,生一群孩子,快快活活地过日子。

夜女王让王子看自己女儿帕米娜(Pamina)的画像,让王子对帕米娜一见钟情。不过帕米娜已被太阳神祭司萨拉斯特罗(Sarastro)掠走,夜女王让王子去救她,又给了他魔笛护身。帕帕盖诺也被夜女王逼着和王子同去。
1815年演出场景:夜女王出场

王子满怀正义去找萨拉斯特罗,却发现他其实是个贤明伟大的祭司,而夜女王才是真正的邪恶。王子于是弃暗投明,申请加入萨拉斯特罗的兄弟会。可兄弟会不是那么容易参加的,王子必须经过严峻的考验,穿火山,过冰海,千难万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如愿。王子和帕米娜的感情也要经受误会、绝望的曲折。两个人凭着勇气、爱情、和魔笛的帮助,最终得到批准,加入兄弟会,王子也成了品格出众的君主,娶了帕米娜当王后。


王子和帕米娜穿过火山

帕帕盖诺没有远大理想,也不肯为了王子的理想去受罪。他在旅途中屡屡犯规,该沉默的时候唧唧呱呱,该上路的时候吃吃喝喝,碰到危险的时候先逃命,没有危险的时候吹大牛。不过萨拉斯特罗对他也没有太高的期望,看他单纯又有悔改之意,也就成全了他,让他和“女鸟人”帕帕盖娜(Papagena)结为夫妻,生了一群小帕帕盖诺和小帕帕盖娜,享受热炕头。


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

《魔笛》的道德说教是很明显的。王子作为贵族,担当着治国的使命,必须把自己锤炼成真正的男子汉;而一般老百姓,就像帕帕盖诺,要安分守己,从自己的过错中接受教训,也能称心如意地过日子。不论是经历考验(trial),还是通过犯错(error),都可以把自己变得更好。

从《魔笛》里也可以看出当时奥地利对女性的要求。帕米娜美丽善良,不像她邪恶的母亲。她爱情专一,和王子共患难,是个好女子的典型。而帕帕盖娜爱丈夫,生孩子,也不错。

无论是不是说教,一个人的成长确实要经过考验和犯错(trial and error),这大概是古今中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有“魔笛”相伴,也许这旅程会多些乐趣?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