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不说“相见恨晚” . 合理的季节


闲言碎语,抛砖引玉。
  


不说“相见恨晚”

交到知心朋友,如棋逢对手,琴遇知音,是珍贵的人生体验。心里的感动难以言说,不禁有“相见恨晚”的慨叹。

可再一想,即使早就相识,其实也未必就能交上朋友;因为从前的我并不是今天的我,更不要说客观环境的变迁了。

人的成长,不止于童年、少年,甚至不止于青年。我们的一生,都在随着新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断成熟,走向睿智。年少时,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理解力都有限;今天能解的人和文,那时是雾里看花,不甚了了;今天认定的观点理念,那时还没有进入思维;今天具有的宽容幽默,那时以为是世故圆滑;今天所积累的见识经验,就更是那时所欠缺的了。陶渊明的“觉今是而昨非”,是我常有的感叹;由此也引伸出“觉明是而今非”:今天看到的,也许还是片面的、相对的、有待完善的。

年轻夫妻能一起成长,是极幸运的事。他们相遇之时,是彼此合适的,不然不会走到一块儿;而后来的几十年中,还能继续合适彼此,却并非寻常。英语中对夫妻离异,常用“they grew apart”来形容,意思是两人各自的变化,让他们最终分手;也许不是谁的错,只是成长的轨迹分了岔。这也算是一种“成长之痛”吧?

不说“相见恨晚”,只愿来日方长。


 合理的季节

因为住在北方,对漫长的冬天常感不耐,向往着加州四季如春的神仙日子。

不料有一天,一位在加州长大的人告诉我:他更喜欢四季分明的地方,因为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好,他不愿错失。这大大地颠覆了我的观念。想想也是,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合理性。没有冬天的休眠,就没有春天的峺醒;没有夏天的成长,就没有秋天的果实。枯荣交替,周而复始,才有了这纷纭多彩的大自然。

从此我更加细致地观察身边的季节变化。这几日天气转暖,院里的水仙开了,枫树露出了细小的花串,路边的迎春也金灿灿地连成了片。一眨眼,大地就脱去了冬装。早晨开车上班,看到这久违的春,感动莫名,咽喉堵塞,眼眶湿润。

假如没有那一冬天漫长的期盼,春还会这样让我心动吗?


“伴你高飞”





我先生和我的兴趣很不同,喜欢的电影也不一样;比如说他喜欢动作片,而我不喜欢那种打来打去的热闹。当然,偶尔我们也有“交集”:年初他看了电影《伴你高飞》(“Fly Away Home”, 又译为《返家十万里》),推荐给我,我看了也很喜欢。也许是因为某些经历的共鸣,这部美丽的电影让我很感动,一直想着推荐给朋友们。

先讲故事吧。

十三岁的艾米,和她的艺术家母亲在新西兰生活。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和妈妈出了车祸;艾米醒来时,妈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病床前,是她陌生的父亲。父亲也是个搞艺术的,当年妈妈带着小艾米离开他,其间艾米没见过他一面;她认定是爸爸抛弃了自己和妈妈。伤好后,艾米不情不愿地跟着爸爸飞越大洋,来到加拿大的安大略省。

爸爸的家在一片田野和山林中,家里乱糟糟的,人也是不修边幅。除了做雕塑,他还喜欢搞发明,研究恐龙化石、飞行器什么的。爸爸还有一个女友,艾米对她有着本能的排斥,尽管她对艾米真诚地关心着。来到这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艾米格外想念妈妈。她不愿在家里待着,独自一人在山野流连。




黄昏,艾米看到地产开发商用机器推倒了一片树林。在倒下的枝桠间,她发现了一窝散落的大雁蛋。


雁妈妈受惊飞走了,这些蛋也成了“孤儿”,和自己一样。艾米小心翼翼地把鸟蛋捧回家。



她在自己的柜子抽屉里给鸟蛋做了一个“窝”,从爸爸的工具间找来一盏灯,用它悄悄地孵蛋。

小雁一只只破壳而出,艾米觉得它们真可爱!



朋友,您有没有见过小鸡小鸭跟在它们的妈妈后面,走哪儿跟哪儿?这是因为它们出壳后见到的第一个会动的东西就是妈妈。假如它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你,那它们也会一直跟着你。科学家们把这叫做“打印效应(Imprinting)”。有个生物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群刚刚人工孵化出来的小鹅看他的靴子,结果那些鹅就一直跟着他走,很逗呢!

大雁也有这种“打印效应”,所以艾米的小雁就把她当成了妈妈,一步也不离地跟着她。爸爸看到艾米喜欢,也支持她养小雁。艾米高兴极了,从此她有了伴。



清晨、黄昏,艾米带着小雁“散步”,带它们下河。





大雁是候鸟,秋天得飞去南方,才能继续生存。可是小雁需要雁妈妈带领,才能学会高飞,也学会认路,第二年开春才能再飞回到北方的老家。艾米和爸爸下决心要教会它们飞。



小雁们长成了大雁,可还是只能飞十几米。艾米很着急;这样怎么能飞几千里路去南方啊?



爸爸看在眼里,和艾米一样地着急。可他毕竟是个发明家,很快有了一个主意:造一架超轻型飞机,他驾着飞机带大雁上天!

这飞机很简易,有一个发动机,用金属拉杆操作,速度和大雁飞行的速度差不多。爸爸试来试去,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设计。他把飞机“画”成了一只巨大的雁,飞上了天。



大雁们被艾米赶着起飞了…


可是,大雁们只认艾米当“妈”,飞了一会儿就下来找艾米。父女俩意识到这些大雁不可能跟着父亲的飞机去南方。

艾米暗下决心,悄悄地自己开动了飞机,没飞多远就重重地摔了下来。爸爸心疼极了,可倔强的女儿一定要自己去带大雁飞翔。又一个计划在爸爸心里形成:让艾米学会开飞机,带上大雁,他自己开另一架飞机护航。

爸爸把着手教,艾米学会了开飞机。


大雁终于跟着艾米上了天。


父女俩经过各种曲折,飞行五天,将大雁成功地带到了美国南方的侯鸟保护地。



艾米也在父亲的信任和关爱中消除了对他的误解和隔阂,从失去妈妈的阴影中走出来,找到了温馨的家和自己成长的道路。


第二年春天,所有的大雁都自己飞回到艾米身边…


电影的结尾说,这是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故事。这让我很好奇,于是去找那个“真人”。谷歌搜索几番,找到了“爸爸”的原型:比尔.里希曼(Bill Lishman)。

比尔.里希曼是一个加拿大雕塑家、发明家,他还热衷于自造和自驾滑翔机、超轻型飞机,热心于鸟类的保护。1993年,他开着飞机带领一群大雁从加拿大安大略省飞到美国南方的佛吉尼亚州,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他建立了一个公益组织,叫做“Operation Migration(迁徙行动)”, 从1999年开始,他们应美国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邀请,帮助训练一种濒临消亡的仙鹤在美国南部安家。他还写了一本书《Father Goose (雁爸爸)》,记录了这些经历。

 
“雁爸爸”带鹤南飞

风铃“以己之心,度编剧之腹”:这雁爸爸的故事虽然新奇,主题却比较窄,分量不够。于是,“父女情”被加进去成为主线,再添上环保的副线、“反恐”的误会,...,这电影就很丰满了。

艾米的人物是虚构的,但她因为父母离异而来的“成长之痛”却非常真实、典型。饰演艾米的安娜.帕奎因(Anna Paquin),是奥斯卡史上年龄最小的最佳女配角,曾在电影《钢琴师》中饰演女儿的角色;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也不俗,把一个身心俱伤、和父亲从陌生到理解、信赖的女孩子演得准确、自然、感人。

除了精湛的演技,《伴你高飞》的镜头拍得也很美,加上可爱的小雁大雁配合,妙趣横生,老少咸宜,是一部温馨励志的“家庭电影”。

(本文图片均来自电影截屏。)
——————————————————————

注:电影《Fly Away Home》,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96年拍摄,中文译名《返家十万里》,或《伴我高飞》。导演是老资格的Carroll Ballard,曾导演经典影片《Black Stallion (黑马)》。 带中文字幕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找到。


【闲言碎语】平视 . 惯性


闲言碎语,抛砖引玉


平视

(本图转自互联网)

喜欢《简爱》的故事。简爱的性格中,有一种人格的底气。她对罗彻斯特的爱,建立在这种平等的人格上;而罗彻斯特爱上她这个家庭教师,也是因为她卑微的社会地位并没有让她在人格上有丝毫的卑微。因了他们精神上的平等,没有情感的施舍,才有真正的爱。

简爱的底气从何而来?在书中,她是孤儿,童年受舅舅舅妈的虐待、歧视,到了孤儿院又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简爱,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具有倔强的性格和追求平等的精神,让人觉得她的不平凡;人格,是可以历练的。

我们人类,太容易把自身的价值和拥有的能力、财富、社会地位连在一起。对于“更有价值”的人,我们容易自卑,容易“仰视”对方,容易盲从、屈从;而对于“价值”低于我们的人,我们容易自大,容易“俯视”对方、伤害对方。我们是多么热衷于分出高下;老祖宗给我们立下了尊尊卑卑的规矩,至今还被制度巩固着;就连和实际利益不相干的新浪博客,也不可免俗地制造出各种花样的等级标签。

俯视,是上帝的专权;仰视,是宠物的习惯;人与人之间,让我们平视!


惯性

和一位朋友笔聊,他指出我博文里有个错字,“一炷心香”写成了“一柱心香”。我一看,果真如此;并不是粗心,而是提笔忘字的结果。谢了朋友,顺手把错字改过来。

友:你改得可真快呀!
我:这是个“知错难、改错易”的错。还有的错,是“知错易、改错难”呢!
友:很有哲理。

再想,其实算不上哲理,只是人生的矛盾而已。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错,却不能改,不肯改,或不愿改。

除去“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不能改之外,人们能够自己控制的,也不见得就会去控制。思维的“惯性”往往是最大的阻力。看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这种“明知故犯”的错误。不过,改错的孰难孰易,又是因人而异的;也许这和我们的基因、经历有关?也许这就是各人的局限性?

人的“天敌”是自己。能改不易改之错的,是内心强大的人。不过另一方面,知道自己的局限,不强求的,也不能不说是智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