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大水漓江


第四天:多云到晴。我们终于上了桂林到阳朔的船,一路顺水下漓江。
这一段航程,是我盼望已久的。从网上看到漓江春景的照片,那清澈、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翠绿的山峰,细细长长的竹筏上,站着撑篙的渔人和他的鱼鹰,让人爱得眼睛都挪不开。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定是天底下第一件爽心悦目的事!
谁知这满腹的期盼,却被漓江上游连日的大雨给浇灭了。清澈变成了浑浊,绿水变成了黄河;虽然沿途的山峰依然秀丽,却因少了它们的另一半而花容失色,令人好不遗憾!
不过,比起前几天不得不放弃这段旅程的游客来,我们又算是幸运的了。不看水,总还能抬头看山,而且那是什么样的山!像婴儿的手指,像少女的乳峰,像墨客的笔架,像壮士的盔甲,一座座拔地而起,随情恣意,它们是怎么“长”成这样的?
因为水大,江中小小的绿洲都没入水中,只露出半截高的树木。漓江两岸,是一片片浓密的凤尾竹,据说那是1960年代,按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栽种的。记得文革中有一首歌唱到凤尾竹,属于那时屈指可数的好听的曲子。因为那曲调的婉转,我一直把凤尾竹想象得细而长而弯。如今真的见到它:一丛丛,一蓬蓬,柔而有骨,用来比喻美人的腰肢是再合适不过了。
为了把积压了几天的客人运到阳朔,旅游公司调动了大批的船,搅得江面倒影全没了。拍出来的照片,都留下了黄黄的水色,让我心有不甘。挑了一张转成黑白的,水不黄了,可是山也不青了,失去了生气,不如彩色的原版。对比一下:


午饭在船上供应,除了份内的盒饭,也可以另买河鲜。江面上间或可见穿梭的小船,是渔民们在给游船送去新鲜的鱼虾。这能干的女人,独自操作着小船运送鱼虾,在我们的船前急急地驶过:








有名的“九马画山”石,你能看出上面“画”了几匹马?


这里的民居,有徽州建筑的特色,据说是古代徽州的移民带来的。山坡上有农民的田地,种起来一定很辛苦。






迤逦的凤尾竹:






当地人说,只要上游三天不下雨,漓江就会恢复她的澄清。假如没有时间的限制,我愿等!等它的清纯,等它的平静,等它的晨雾,等它的月夜
等得起,那是最奢侈的旅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