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19)理查德.施特劳斯和《莎乐美》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被人称为瓦格纳的继承人。他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弗朗兹.施特劳斯是慕尼黑宫廷歌剧院有名的法国圆号演奏家。他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古典音乐教育,天资聪颖,少年有成。所幸他的父亲没有把神童儿子拿出去招摇,让他得以像常人一样成长。


理查德.施特劳斯

弗朗兹对瓦格纳的浪漫派音乐很不以为然,还说他不懂如何为圆号作曲。那年头,浪漫派音乐就像现代的摇滚乐,是让古典音乐家们嗤之以鼻的。弗朗兹一心想让儿子继承古典音乐的传统,然而大失所望的是,儿子居然成了瓦格纳的追随者。不但追随,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瓦格纳还要前卫,还要现代。

理查德.施特劳斯先以他的交响诗(tone poem)著名,如《唐璜》《死与净化(Death and Transformation)》,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等。 交响诗通过交响音乐来讲故事,包括描写人物,重视用音符创造出视觉效果,可以说是“无言的歌剧”。他三十岁不到写歌剧时,对于用音乐表现人物戏剧已经非常娴熟,所以他的歌剧音乐有着很强的表现力。

《莎乐美》(Salome1905年)根据奥斯卡.王尔德的同名独幕话剧改编而成,由施特劳斯自己从德译版删改。这是一出有争议的戏,讲的是圣经里记载的故事。《新约全书》里说,在公元30年的古以色列,国王希律·安提帕斯(Herodes Antipas)休了自己的王后,娶了他的嫂子希罗底(Herodias)为妻。先知约翰(洗礼的创始人)指责他的婚姻不合法,到处痛骂西律王,被国王抓起来。希罗底和前夫所生的女儿莎乐美当时16岁。她被母亲教唆,要求继父杀了约翰。西律王满足了她的要求,将约翰斩首。

王尔德被这个故事激起灵感,在1892年添枝加叶写出了话剧《莎乐美》,却被英国禁演,理由是对先知不敬。结果这戏先是在法国巴黎上演,而在英国却被禁了40年,直到1931年才开禁。

施特劳斯改编的歌剧《莎乐美》于1905年在德国首演,立即遭到宗教界的反对,说它有伤风化。1907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只演了一场就被叫停。到了20世纪初,社会的理念和道德规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部歌剧最终在世界上五十多个城市复制演出,为施特劳斯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节,让《莎乐美》如此有争议呢?

一开场,是西律王宫殿外的平台;士兵们守着一个地下蓄水池,里面传来约翰的诅咒。国王在宫里欢宴,公主莎乐美飘飘然来到平台上透气。她听到约翰对她母亲的咒骂和对耶稣出现的预言,感到好奇,一定要见见这个先知。谁知先知是个年轻的帅哥,莎乐美对他着了迷;先是誇他皮肤白,要摸他,被约翰拒绝;再赞美他的头发黑,要摸他,又被约翰拒绝;最后莎乐美赞美他的嘴唇红,要吻他,更是被约翰拒绝。莎乐美发誓:“我一定会吻你!我一定会吻你!”

喝得半醉的国王和王后也来到平台上。国王对这个绝顶漂亮的侄女垂涎已久,要她为自己跳舞,莎乐美不肯。国王允诺,只要她跳舞,无论她有什么要求,哪怕是半壁江山,都会满足她。莎乐美于是同意,跳起了“七层紗之舞”(Dance of the Seven Veils),边跳边脱去层层披纱,直至裸身。舞毕她要求国王割了约翰的头。国王不敢杀先知,但是已有承诺在先,不得已只好下令把约翰杀了。



约翰的头颅被一只银盘托着,献给了莎乐美。莎乐美对着约翰的头赞美着,吻着;又遗憾他听不到她的赞美,不能回应她的吻。一道电光闪过,照出莎乐美满嘴的鲜血,国王恐怖地叫喊:“她是个妖魔!”喝令士兵们杀死莎乐美。

1907年剧照(纽约大都会剧院)

如果说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是“爱入膏肓”,他们的爱情至少是激情加凄婉,令人同情;而莎乐美所表现的却是疯狂、病态、歇斯底里的情欲,实在没有美丽之处。和她的美貌相反,这个人物的内心十分可怕。施特劳斯对她的刻画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莎乐美的表演难度很大。施特劳斯要求的是戏剧女高音,但又要有十六岁少女的音质,还要善于舞蹈,因此演出时不乏由替身代舞的情况。

视频片段(儿童不宜):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