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我考大学的人


我曾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敢前行。
————————————————————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我在念中学。学校有个医务室,就在大门的右首。小小的两间屋子,外间看诊,里间有一张床,医生需要摸肚子的时候用。校医室只有王医师一个人,看病、护理都是他。他给我们上过一次生理课,说起话来轻声慢语,耐心很好,和蔼可亲。
我偶尔去医务室,总看见一屋子的学生,其中有不少是想让王校医给开病假条的。王校医摸一摸他们的额头,看一看他们的喉咙,说“你没有病,不要调皮。”学生们却不走,在那儿缠着他;他也不发火,等到上课铃响了,他就催着他们快回教室。
知道王校医的故事,却是在中学毕业以后。那时我常去化学老师家,零零星星地从他那里听说,王校医年轻的时候是国民党部队的军医。他在驻地认识了一个姑娘,两个人相爱,但是姑娘的父母不肯把女儿嫁给军队上的人。于是两个人私奔,结为夫妻。但是年轻的妻子很快因为难产去世,只留下一个孩子。王医师后来又结了婚,有五个孩子。文革时他和妻子都被斗得很厉害,夫妻终于离异,孩子们都跟着他。他对儿女们很好,觉得每一个都很可爱,是个慈父。
骨子里,王校医是个浪漫的“性情中人”。他喜欢文学,古今中外的都喜欢。有一次在化学老师家,他给我们讲述刚刚读完的一个印度爱情故事。我不记得情节了,但是还记得他讲到男女主角为了爱情而双双死去的结尾时,眼睛里闪着的泪花。
一九七七年底,全国高校宣布恢复招生, 我们省先要初试。当时我在工厂当学徒,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在抽空自学微积分。我周围的许多朋友都在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而我却无心应试。原因是我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多年,我从小就在各方面受到牵连,自认上大学的机会几乎为零;“与其让自己失望,还不如不寄希望”,是我当时的真实心态。
那天下班,我在路上遇到王校医。他关心地问我有没有报考,我只得如实相告。他听了,耐心地劝导我不要放弃希望。他告诉我上大学不但能增长知识,而且会开拓眼界,让我千万不要错失机会。寒风里,我们站在街头谈了半个小时。他对我说:“好孩子,听我的话,你一定要争取去上大学。”我被他真诚的关心所感动,答应下来,第二天就去报了名。
这个决定让我跨进了大学的门槛,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也改变了我的人生态度。我开始懂得,成事或许在天,谋事却还在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失去希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正如多年以后我听到的一首美国歌曲所唱,“如果你没有梦,又怎能让梦想成真?”
王校医在两年前过世了。我常常想起他:他风中的白发,他慈祥的面容,他谆谆的教诲,至今犹在眼前耳边。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他为我指了路,令我感激终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