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大洋做实验


本图转自互联网

这学期修的课程是《电机驱动》,由瑞典的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授课。(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003211.htm?fromId=89080

和密西根大学的研究生课程相比,查尔姆斯显得“精致”多了: 比方说,密大上大课,一班总有80个学生或者更多,全职的和在职的混合,却只配一个助教;许多作业和测验由计算机批改;而查尔姆斯都是小班,这门课只有16个学生,都是在职的,总共给配了4个助教:两个带实验,第三个改作业,第四个上答疑课。 密大远程教学的网上设施很棒,基本上和在课堂上差不多,查尔姆斯设施略逊一筹,教授的课讲得比较死板,“照本宣读”,也许和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有关吧?

开学时,教授说这门课要做四次实验,其中两次是实际操作,还有两次是计算机仿真。我听了直纳闷,咱这远程学习,做仿真可以,一网通天下;可这实际操作的实验咋做呢?咱的手再长,也够不着瑞典哪!

呵呵,咱今天就做了第一次实验。这手嘛,原来是“接龙”:这头咱事先想好怎么做,那头助教在实验室现场,大家通过WebEx开视频会议;我们说这么着那么着,他就在那边把线接好、电表插好。我们说错了的,他当场讲解、纠正。有些实验教授已经事先做好,录下来让咱们读数据、计算结果。两个小时的实验,进行得很顺利。

这样做实验的效果如何呢?我的感觉是,有效率大于90%。主要是事前的准备很充分,根据实验室设备的照片想象出实验的每一步。就好象运动员上场前,要在脑子里预演一样。人的大脑很神奇,可以“感同身受”;从视频看仪表和真的看仪表,差别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呢!

最近美国在讨论教育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如何做好远程教育,降低成本,更大规模地普及知识。远程教育有很多优点,当然如果做得不好也会放大缺点。一个可能的前景是:教育会向两极发展:一方面是大规模的网上课程,优秀的教师会受到世界各地学生的欢迎,低成本;如今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就是一例。另一方面是仍然有学生需要小规模的课堂教学,讨论、解疑、辅导,成本也相对比较高。在这两个“市场”都没有竞争力的学校,可能就会逐渐地被淘汰了。

科学技术的进展,能引起重大的社会变革。相信互联网对教育在全球的普及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实验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