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8)黄金时代,黑暗时代



早期的意大利歌剧都是在宫廷里为贵族演出的;从1630年代开始,歌剧走出了宫廷,开始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

1747年罗马Teatro Argentina歌剧院场景(现藏于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1640年到1760年,在欧洲是巴洛克(baroque)文化时代。这期间科学、哲学、文学、建筑、美术、音乐等各领域都有重大的发展。器乐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大大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钢琴就是这时发明的。著名的作曲家有巴赫、维尔瓦底(Vivaldi),亨德尔(Handel),都是古典音乐的大师。

120年内,意大利歌剧经历了她的黄金时代。在大城市如威尼斯、弗罗伦萨、罗马,每年有三个歌剧演季,剧目层出不穷。仅在威尼斯,1640-1700年就出了四百多出歌剧。老百姓花点小钱看歌剧,就像现代人看电影。歌剧院越造越堂皇,布景服装越做越精致,道具机关越做越巧妙,演员们的唱功也越来越高超。有钱人订好一年的包厢,边看戏边请客;没钱的边看戏边聊天;那情景大概和老北京的天桥剧场里磕瓜子扔手巾把子是差不多的。到意大利的游客,怎么着也得去看场歌剧,不然就算白游了。

当时的歌剧,叫做“正歌剧”或“严肃歌剧”(Opera Seria),题材大多是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和历代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在1720年代,有一个名作家梅达斯塔修(Metastasio)把正歌剧作了规范化:开头是三个乐章的序曲,从快到慢再回到快;然后是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进行。主要人物每一幕必有一到两首咏叹调,次要人物全剧有一到两首咏叹调。偶尔有一首二重唱,合唱几乎不用了。咏叹调有5种形式,每一种有其特定的用处。歌剧一般有三幕,接着是尾声高潮,全体演员谢幕,梅达斯塔修自己写的剧本也都严格地遵守这个程式。

这样规范化了的正歌剧,很快就落入陈套。写的人照章办理,观众也预知下文,不会有意外;题材陈旧,和老百姓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因为写得太多太快,剧本越来越粗制滥造,丧失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交替,被人比作“放炮”: 宣叙调装炮弹,装满了让咏叹调来开炮。台上演员耍尽花腔,哗众取宠;台下观众喝酒聊天,拿音乐当背景。所以说正歌剧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歌剧艺术的黑暗时代;这120年间没有一部传世之作就是证明。

这种多而滥的正歌剧,直到1762年才被一个杰出的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加以改革。在他的歌剧《奥菲欧与尤莉迪琪》中,格鲁克打破常规,经常采用连贯的音乐,又重新启用了合唱,增加了重唱,使正歌剧的面目焕然一新。

格鲁克的这一创新,被莫扎特继承发扬,写出了《伊多美纽(Idomeneo)》那样的巨作。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