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行:婺源散拍


   周末,贴几张婺源的照片。不过婺源的美已经被人拍了无数,咱就贴点儿没那么美、却让我心动的吧。 


前年仲秋回国,和几位大学同窗一起去了江西,第一站歇在婺源县城。那时刚过国庆长假,婺源很冷清,不过咱要的就是那冷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婺源的质朴无华。婺源在古时候和安徽同属徽州,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

所到的几个村庄中,我最喜欢理坑,因为它至今仍然保持着质朴的外貌和民风。开车过去,一路上山迴水转,景色秀丽。不过若住在那里就成了“隐居”,出山不是那么方便。宋朝朱熹的家乡离理坑不远。据说那时因为战乱,中原地区的大族人家躲到徽州,带来了文化的种子。 

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村子,两岸是白墙黑瓦的老屋,河边是綄纱洗碗的女人们,间或有三两白鹅在水中嬉戏。导游的小姑娘带着我们在窄巷中穿梭,小小的店铺摆着手工艺品、茶叶、蜂蜜,家家的院子种着葱绿的蔬菜。

村子周围的农田已经收割,很遗憾没有看到金色的稻浪。每年二、三月间月,婺源的梯田开满了油菜花,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眼球,我们如今只能想象那盛况了。这里和江南一样,到处有水;不同的是周围的山。因为是山地,梯田随处可见,耕种也是很辛苦的。


印象理坑

忙得开心

晒谷
别睡,再吃点!

何年深巷?

桐油果熟了
多少辛苦多少甜?
村前的小河(李坑)
山墙上的“民间文学”

农家写生

处处晒场

理坑

闲了竹筏(李坑)

晚归(李坑)

路边的野花偏要採






女孩要读奥斯丁


简.奥斯丁(图来自互联网)

这个题目在我心里已经存了好久;每次下笔都犹豫不决,不知道我是不是太古老了。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肉欲横飞的社会,眼睛耳朵一面忍着“买处”、“嫖妓”、“二奶”、“小三”的熏,一面又受着“极品女人”、“气质教育”、“白富美”、“知性女子”的陶,真不知什么是真真切切、值得女孩子们引为精神榜样的女性典型。
我对“极品女人”的说法,很有一点反感。“极品”两字,好像在形容可买卖的商品如海参、燕窝之类,而不是人;这本身就缺乏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而且,许多人向往的“极品女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女人既然是人,就不会完美,即便修行千年万年,也不会完美。像白素贞那样,一喝了雄黄酒就露了原形。我觉得,与其空洞地赞美“极品女人”,不如鼓励女孩子们读一些好书,认识一些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可爱可敬而又有缺点的、活生生的女性人物。
书有两大类:一类是“务实”的,教人处理实际事务;另一类是“务虚”的,帮人陶冶思想情操。前一类咱就不说了,后一类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在塑造我们的人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对女人的“情操”大有影响。
咱们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的诗文里有足够的女性人物可以解读,包括可作为楷模的。比如花木兰,且不说是不是真有其人,就按那《木兰辞》里塑造出来的形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是足以对女孩子们给力了。不过我的感觉是,咱们文化里的女性人物,常常不是离我们太远,就是靠我们太近,作为精神楷模总有点欠缺。太远的缺乏细节,难以给人有血有肉的印象,难以“潜移默化”;太近的失去了距离美,不能略带仰视地去看她们,也就少了那种精神楷模的魅力。《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倒是不远不近,可惜她们的命运都那么不好,很难作为现代的女孩的榜样。
我之所以甘愿冒着“太古老”的嫌疑,向女孩子们推荐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 的作品,就是因为她的女主人公们,离我们恰恰是不远也不近的。
.奥斯丁,在英语文学中的声誉可比莎士比亚。(奥斯丁生平简介,可见:http://www.woyouxian.com/author/a01/janeausten_cnindex.html#intro )她出生于1775年,正当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中国清朝乾隆皇帝40年。那一年,也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离世12年以后,奥斯丁的女主角们,也就比林妹妹宝姐姐晚生了几十年。
虽然只晚生了几十年,奥斯丁的女主角们和大观园的女主角们却很不一样。她们大多是英国乡村绅士家庭,属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她们活动的场所范围和视野比中国的闺阁小姐们大得多,乡村的田野、海边的小路她们都去得;她们可以自由恋爱,也有很多的社交场合接触异性。不过,当时的英国女性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家产只能传给最亲近的男性子嗣,不能传给女儿和妻子。所以,对于女孩子们来说,婚姻是头等大事,要嫁得好;而嫁得好不好的世俗标准,是夫婿的财富和爱情。简.奥斯丁的女主角们,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却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不向世俗的婚姻观念妥协,追求真爱,也得到了真爱。
奥斯丁的作品不多,完整的小说有六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傲慢与偏见》。奥斯丁的人物,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来,栩栩如生,性格各异,读来如见其人。她的故事情节曲折,没有惊涛骇浪的跌宕,却常有柳暗花明的转折。她的文笔清新,没有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花哨和夸张,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于小市民的俗气,她用温柔的讽刺笔法写出来,极具喜剧效果,又让读者对他们心存同情。
我是奥斯丁的粉丝,喜欢她所有的作品,尤其是《爱玛》、《劝导》和《傲慢与偏见》。根据她的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我也都反复看过,甚至不止一个版本。我喜爱《爱玛》中爱玛的天真、善良、机敏、任性而又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劝导》中安妮的执着、忍耐和贤惠,《傲慢与偏见》中丽萃的直率、正义、勇敢和不惧权势。她们的出身有贫有富,教育程度有高有低,却有着共同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女性的魅力和智慧。我读着她们,亲近着她们,为她们的挫折而心疼,为她们的进步而欣喜。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她们高尚的美德与脱俗的情操却是我们能认同、接受、欣赏和作为楷模的。 她们离我们有点远,却又不太远,正好能让我们微微仰视。
除了着力塑造的这些女主角们,奥斯丁笔下还有令人难忘的众生相。乡绅贵族中,有正直高贵的,也有虚伪的、势利的、虚荣的、充满偏见的、自私自利的、长舌刻薄的,被她描写得入木三分。乡村的小人物们,他们的性格弱点和喜怒哀乐也被奥斯丁从侧面刻画得得生动真实。奥斯丁写出了女主人公们对周围人群的看法和态度;她们待人接物的真诚、谦卑和宽容,与她们的人格尊严一样地令人敬重。
“女孩要读奥斯丁”,并不是说男孩子就不该读。奥斯丁笔下的男主角们也是很有男子汉心胸气度、自强不息的人物,是西方女孩子们心仪的对象。2001年出的电影《布里吉.琼斯的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演绎的就是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其中的男主角,很得年轻女性的推崇呢!

我相信,无论什么年纪的女人,都有一个单纯浪漫的女孩藏在心里;只是也许尘封已久,连自己都忘了她的存在。读奥斯丁的书,或许,或许能把那个深藏的女孩唤出来,让我们的目光重新清澈,让我们的皱纹得以舒展,让我们的心地坦荡而善良,让我们的微笑成熟而灿烂





读奥斯丁的小说,原著当然最好。任何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会走样的。这个网站有中文版和部分英文原版,朋友们可以自己选择:http://www.woyouxian.com/author/a01/janeausten_cnindex.html


在线观看电视剧(英国BBC电视台拍摄):

电动汽车的前景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汽车。但是汽车的能耗和排气污染都面临很大的问题。目前,它的主要燃料是石油产品,可世界石油的产量差不多到顶了,需求量却在逐年增加,价格也在整体上涨。几十年后还有没有石油?这是个大问号。汽车又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气源。虽然二氧化碳本身并没有毒,但却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温室气体。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能让太阳光射进来,却阻挡反射后的阳光离开地球;于是,更多的热量被留在地球上,造成了所谓“全球暖化”。从环保的角度来说,人类必须尽快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要为汽车找到替代能源。
三年前,我以为汽车发展的方向是电动:用电比用汽油“干净”,开车无污染;发电也不用石油,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假如电动汽车的价格不是太高,应该是更环保的选择。
上学期修了一门课,才知道电动汽车的前景并不那么乐观。这门课叫做“全球能源挑战”,讲的是如何用经济学的原理去考虑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性问题。也许是因为欧洲在能源公共政策方面做得比美国成功,这门课由瑞典的Chalmers大学讲授。
首先,电动汽车是不是真能减少污染?这要看它用的是什么电。假如是用核能、风能、太阳能或水能发电,那么发电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少,是“低污染电”。可是假如这电是用煤来发的,那烧煤的时候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假如这些二氧化碳排到了大气中,而没有深埋地下,那就是“高污染电”了。用高污染电来驱动汽车,造成的污染比用汽油的车还要多!

其次,电动汽车能不能占领市场,归根结底要看它价格上有没有竞争力。电动汽车的成本高,高在电池和充电设施。这种电池的化学原理,和手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用的电池是类似的;可是因为汽车的运行环境和手机、计算机很不一样,对它的安全、可靠性的标准又很高,这电池现在很贵。按粗略的估计,电池的价格需要再降三分之二,电动汽车才能有市场竞争力。电动车运行的成本还有一个“瓶颈”,那就是充电设施的建立。这一点,目前基本是空白。开短途还好,每天晚上充满就行了;可一旦超出了电池的容量,比如开长途,就要求公路系统配备充电装置了,那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啊!
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生化汽油”车。“生化汽油”,是用植物提炼的燃油。比如说,麦秸、稻草、玉米秸、边角木材、生物垃圾,还有一些生长很快的树、草,都可以经过发酵来提炼燃油。用生化汽油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循环二氧化碳。植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油使用时,又放出二氧化碳。算下来,它产生的污染比用汽油要低。目前,这种“第二代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下一步就要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生化汽油还有一个好处,是储存和运输的方便,现有的加油设施就可以用。而汽车内燃发动机技术,稍作改动就可以很有效地使用生化汽油。

将来的汽车,是电动?还是生化?亦或二者并存?结论将取决于它们的价格和污染度。政府的优惠政策只能是一时的,市场最终还是会“择优录取”。现在把赌注下到一家,恐怕不是理性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