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让我们有人性》(2): 狼、狗、猫



(本图转自互联网)

十三年以前,科学家们才发现狗和狼的基因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人类“引狼入室”,狗被驯养,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通了“人性”。自从有了这个发现,人们对于狼和狗之间的相似性一直很感兴趣。

说到狼,就会想到“狼群”。一般人都以为狼是群居的:有一只“带头狼”,只有带头狼有“配偶”,等等。但这只是对人工集中放养的、互相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狼群所作的观察,并不符合野生狼的习性。

有一位名叫David Mesh的博士,在加拿大西北部的一个岛上花了十三年时间,研究野生的狼。他的发现完全推翻了以往的说法。根据他的观察,狼生活的方式很像人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通常看到的狼群,实际上是狼爸爸、狼妈妈、和狼崽子组成的,也可以包括其它的“亲戚”如狼姑姑。狼妈妈比较顺从狼爸爸,狼崽子则顺从爸爸妈妈;狼妈妈带着很小的狼崽时,狼爸爸会对她很谦让。野狼出去猎食时,往往是全家出动。一家的狼通常也不会互相打架。但是在吃食的时候,却是互不相让的:该我的我吃,该你的你吃,谁也不让谁,无论“男女长幼”。

人们有时也能见到“孤狼”;那是小狼长大,离开父母去寻找伴侣的时候,也就是它们的“单身”阶段。

“狼、狗一家亲”,狗是从狼驯养而来的。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狗的驯养过程,使它们的发育停止在一个阶段而不再继续长成狼。不同种的狗,所保留的狼性也不一样。有人把狼性总结成十二条,用来衡量每种狗和狼的相似程度;结果最多的保留了十二条,最少的一条都没有保留住。一个比较容易鉴别的方法是:如果一种狗长得越像狼,那么它的习性也越像狼。

这十二条狼性中,有六条与狼的顺从有关。如果一种狗完全失去了狼的顺从性,那么这种狗群居起来就很难,不太容易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社会秩序,它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所以一般人在家养狗,不宜超过两只。 

(本图转自互联网)

驯猫必须依靠“物质奖励”,驯狗却可以只用“精神鼓励”。如果狗听主人的话做了什么,主人很高兴,那么狗就能领会到主人的高兴,它自己也就“高兴”了,下次还会再做。

狗需要人是一定的;那它需不需要别的狗呢?在自然环境中,狗也喜欢和别的狗一起玩。可是今天的狗,已经不像二、三十年前那么自由了。在1986-1994年间,狗咬人的事件增长了36%,而狗的总数只增加了2%。是不是因为如今的狗失去了太多的自由,从而引起它们的“反叛”呢?狗如果整天有人做伴,应该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整天把狗关起来,不给它社交活动的机会,那样的狗会“心情不佳”呢!

所以,在决定要不要养狗时,人们应该考虑一下,养了狗是把它当囚犯,还是把它当伴侣。如果不能为狗提供一个精神健康的环境,还不如不要养。(我的孩子们小时候一直央告,说能不能养只狗。不过我们整天不在家,养了狗也要关起来,人也麻烦,狗也不开心,所以还是决定不养。)

狗的“社交教育”:

小狗在5-13周期间最需要培养它的社交习惯。应该多让它和孩子及其它的狗、猫在一起玩。过了这个时段就不太容易教了。

狗一般在9个月时性成熟,但是心智的成熟在18-26个月之间。这一段过渡时期,就像十几岁的青少年,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狗,精力充沛,总想冲破规矩,需要主人多多关心,最好让它有一个成年的狗朋友,教它如何做好狗,度过“青春期的躁动”,呵呵!

不论养的是哪种狗,都要训练它的耐心和韧性。怎么训练呢?得让它经受一些挫折,不要一帆风顺。比如它吃饭的时候把它的饭拿走,再给,再拿;最后再让它吃。它如果发了火,就要训练它“等一等”,“不要动”。这样训练出来的狗,就不会轻易地生气了。

(训练小孩子大概也是一样吧。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大,没有韧性,哈哈!)

不相识的狗到一起有可能会打架,尤其是当它们面面相对的时候。所以一开始不要让它们面对面,而是让它们肩并肩地走一走,跑一跑,这样它们会比较快地成为朋友。(这点可是和人类不同呢!)

人对狗也是一样。如果你觉得那只狗有危险,那就不要面朝着它走过去,更不要和它四目相对。灵长类动物如人、猴,喜欢互相看着,而狗不喜欢,除非你是它的朋友。

人类驯狗、培育狗种已经有至少十万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驯狗的目的都是让他们听主人的话。但是,现在也有非法驯狗的集团,专门培育咬人的狗。

Pit Bull 是一种专门和其它的狗打架的狗种,但是它们从不咬人。在培育 Pit Bull 的过程中,咬人的狗是要处死的,以免基因流传。不过近年来,有人专门培育出咬人的 Pit Bull,非常凶恶。买小狗的时候,一般也看不出来,等咬了人就晚了。所以挑选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有一个简单的试验,可以帮你挑脾气好的狗:轻轻地把狗翻个身,让它躺在地上,肚子朝天。然后用手按它的肚子,不要太用力,让它不能动就可以。然后放开狗,同时观察它的反应。如果这狗翻过身来,狠狠地“钉”你一眼,再也不肯靠近你,那就不是好脾气的狗。如果这狗很紧张,很怕你,那也不行。最好是不把这当回事的狗,只当你跟它玩呢,那就是好脾气了。

猫和狗最大的不一样,在于猫和人之间的“社交往来”没有狗和人那么多。猫不太会看主人的眼色,主人对它的奖赏只能是物质的,不能是精神的,因为它不在乎精神奖励。但是猫也并不喜欢孤独。它们也有社交的需求,只是人类对它们的精神需求了解还不多。

猫被家养的历史并不长,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家猫生活在大约9500年前。和狼不同,野猫本来就生活在人们群居地的附近,所以一旦被家养,很容易与人和平共处,因而驯化的需要也不是很强烈。直到如今,家猫和野猫的长相几乎一样。家猫如果被放回到野生的环境,一般还能自己谋生;不像狗,离开了人类就活不成了。

猫耍老鼠(本图转自互联网)

狗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而猫和人类是“互利”的关系。有人住的地方常有老鼠,猫捉老鼠对人、对猫都有利,所以人类乐意养猫,如此而已。狗呢,就不一样了。狗靠着人生存,同时人也依赖狗帮助打猎、看守。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有好狗的人生活的来源要充裕一些,有着传宗接代的优势。所以人类与狗的关系很密切。

猫还有一点和狗、马、牛都不一样: 你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驯猫,只能用奖赏。猫的野性比较强,如果惩罚它,它就想逃跑或反抗。哪怕是从小养大的猫,也会离家出走,到待遇更好的地方去。而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主人的。
狼、狗的习性与人类的共同之处,比猫与人之间的要多。狼的生活像人一样以家庭为单位;狼和狼的交流有很多是通过视觉的;狼的脸部表情也很丰富。狗因为驯化的关系,能够发出主人听得懂的各种声音,也能读懂人的表情。

而猫不一样。猫的脸部没有表情,让人捉摸不透。要想解读猫的情绪,从它的脸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反过来,猫也不会看人的表情,还容易认错人。但是猫的肢体语言很丰富,它也用各种气味来传递信息,不过人类还没有读懂它的气味(当然,当猫在家具上撒尿的时候谁都能闻得出来)。猫的嗅觉非常灵敏,基本上和狗一样;它们的嗅觉都比人类要敏感几千倍。猫的脚掌和脸都能散发气味,用来和它的同类交流信息;但那是人类闻不出来的气味。猫用脚爪扒拉的时候,用脑袋磨蹭的时候,都会留下这些气味,只是我们不懂它想说什么而已。

研究猫的科学家说,猫基本上有两大类:胆大的和胆小的。如果养了一只害羞的猫,家里来了生人就躲起来,一点也不友好。养猫,最好选一只天生友好的猫。

虽说“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或小鸟)就是好猫”,不过研究表明,全黑的猫比较友好大方,适合做人类的朋友。黑色的皮毛是遗传的,而且一定要双亲都是全黑,生出来的猫宝宝才会全黑。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黑猫在品种上是很纯的。当然,每只猫都不一样,还是要“因猫而异”地观察以后才能确定它的脾性。

猫在躁动、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会到处撒尿,目的是把它的势力范围“圈”出来。有一个女士,她养的猫突然在她睡觉的时候对她的头、衣服撒尿。原来是她的男友搬去和她同住,猫感到不安,撒尿让她知道她是属于它的。兽医让这只猫吃了药,它才情绪安定,不再捣蛋了。人们一直以为猫的这种行为是调皮的表现,直到最近才知道是猫的情绪出了问题。

猫很“恋屋”,不愿意离开住了很久的地方,有时随主人搬走了也还会回老家,流连忘返。猫也喜欢“物质刺激”,跟猫交朋友给它喂食是很有效的。

猫在猎食时总是单独行动。这不是因为它们喜欢独来独往,而是因为它们捕食的是小动物,只够自己吃的;如果合作伙伴多了就分不过来了。

如果给猫自由,那它们就会成群。但是猫群中一般并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生活在粮库的猫群,猫与猫之间还会互相帮助;有母猫互相助产的,也有母猫当“奶妈”替别的母猫喂奶的。猫群中的公猫们也不会为了母猫打架。如果有几只公猫都要和同一只母猫交欢,它们会耐心地排队,挨个行事。它们只有面对外来的猫时才会诉诸武力。

猫是社交动物,喜欢有朋友。如果您要养猫,家里白天没人或是你没时间和猫玩,那最好养两只猫让它们自己做伴。一窝生的两只小猫,或者是母猫和小猫,是最佳搭档。猫的择友很苛刻,一家的猫比较合得来,呵呵!

不过,很多白天独自在家的猫也并没有行为上的问题。猫是夜间动物,白天要睡几个小时大觉。等你下班,正好可以跟它玩;各得其所。

猫的攻击性很强。它们的身体天生就是用来捕捉食物的。母猫在小猫5周大的时候就开始教它们捕食。猫妈妈会把抓到的活物带回给小猫,让它们练习。很多人都见过猫把捉来的猎物耍来耍去,但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种猜想是,猫捉到比较大的活物以后,要把它耍到精疲力尽,没法反抗才吃。

猫的模仿性很强。如果有一只猫做“示范”,那在旁边看着的猫学起来就更快。常常听说有猫上了树下不来了。猫上树是它的本能,不用学就会。但是从树上下来就不是本能了;它必须倒退着下来,因为它的爪子是有方向性的。这个技能需要猫妈妈教。可是现在大多数猫在学会以前就离开了妈妈,所以这个“下树”的技能就没传给它。养在粮仓的猫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下不来树的都是家养的猫。因为粮仓里的小猫一般都跟妈妈在一起,学到了妈妈所有的功夫。

有一位女士养的猫居然跟人学会了用抽水马桶,只是没有学会放水冲马桶。

想让猫有“精神健康”,主要是避免让它们感到恐惧和不安,同时尽量让它们有机会“探索”和玩耍,这样猫会很快乐,也给主人带来快乐。猫喜欢会动的玩具,也喜欢不断尝新。驯猫的时候,记住不要用惩罚的方法,而要用食物奖励的方法。因为猫读不懂人的脸部表情,最好的驯猫工具是“带响”的,现今市场上有各种选择。

(未完待续)

《动物使我们有人性》(1): 不寻常的作者



几天前美国东部的一个小学遭到袭击,二十名儿童、六名教师被冷血的凶手枪杀,震惊了全美国。虽然对这个血案的调查还在进行中,目前已经知道:二十岁的凶手从小患有自闭型智障,英语叫做autism;他很聪明,但是没有和人交往的能力,也不具有正常人的情感。上中学时,他是学校关注的对象;不是因为他可能伤害别人,而是因为他可能被别人欺负、成为受害者。不幸的是,这种病人的行为很难预测;更不幸的是,他有一个喜欢收藏枪支、喜欢射击的母亲,常常带他去打靶。精准的枪法加上智障的大脑,是个致命的组合啊!

我要介绍的,是另一位智障患者,一位不寻常的女性。她叫坦普.葛兰丁(Temple Grandin),1947年出生在美国的波士顿,四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因为她那时还不会说话,也不要任何人触碰她。医生断言:这孩子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说话,更不能像正常的儿童那样成长;开出的处方是“永久性居住精神病院”。

坦普的母亲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她不相信女儿的病不能治好,费尽了心血教女儿说话,送女儿上学。因为和人相处会让她神经紧张以致失控,坦普不知在学校里经受过多少次冲突和挫折。在高中寄宿学习时,教科学课的老师发现坦普有着惊人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她的记忆是“照相式”的,看一眼就永远不忘。在老师的引导下,坦普爱上了科学。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实验,对任何问题都要执着地追根寻源。老师对她说:“坦普,你可以去上大学。去学你热爱的动物科学吧!别怕,每一扇门都通向一个新的世界!”

上大学前的暑假,坦普去了西部姨妈家的牧场。她在牧场干活,和牛、马朝夕相处,感到安心、平静。她发现自己和牛很像:每逢神经紧张、快要失控的时候,只要把自己关在一种关牛的“栅栏”里,四周紧紧地围着木框,仿佛被拥抱住,就会镇定下来,然后又可以去面对人类。她给自己做了一个“拥抱器”,靠着它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又接着做了硕士、博士的科研。她去牧场、斗牛场、屠宰场,观察动物的习性、研究动物和人类的互动;她发现在美国的畜牧业、屠宰业中,有很多不懂动物习性、非人道的行为,不但给动物带来了恐惧和痛苦,而且造成不必要的事故、伤害和经济损失。她说:“大自然是残酷的,但是我们人类不必残酷地对待动物。人类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饲养动物,那么,尊重动物吧”,因为那也是尊重人类自己。

坦普设计的将牛引向屠宰场的通道
窄窄的弯道使牛镇静、放松,避免了事故。
(本图转自互联网)

坦普是美国畜牧业人道化饲养动物的推动者。她设计了屠宰场,让牛不受惊吓地走完最后一段路;她研究牛的心理,让牧牛人用不带威胁性的方法放牛,减少了牛群的踩踏事故;她写文章、写书,讲解动物的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性”,每本书都受到读者好评。她设计的“拥抱器”,帮助其他的自闭症患者找到内心的平静…。坦普如今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教授,经常在各地演讲,帮助人们了解动物,也用她自己的经历帮助人们了解自闭症患者。


坦普.葛兰丁2010年在TED讲坛演讲
(本图转自互联网)
她在2010TED讲坛演讲的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MzNjM4NDEy.html?f=17933691

坦普是一位超人的女性。天生的智障,成了她理解动物心理的天赋,让我这没有残障的人敬佩!

(本图转自互联网)

2009年,坦普.葛兰丁出版了她的《Animals Make Us Human》(姑且译为“动物使我们有人性”)。这本书进了《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十名,让我很是好奇:一个智残的人写的畅销书是什么样的?好在哪里?

假如您和我一样好奇,请听我在这里略作译介吧。

**********************

1994年以前,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很少有金钱豹能产仔的。养豹的人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办法让雌豹和雄豹交配,都是“强扭的瓜不甜”,两公母就是不干。 直到1994年,有人发表了一篇在非洲研究野生金钱豹的报告,说在自然环境中,雌豹和雄豹是不“同居”的。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受到启发,也让它们分居,这才使雌豹和雄豹之间产生了吸引力,成功地生儿育女。

《动物让我们有人性》这本书, 写的是许多鲜为人知的动物的情感和习性。原来,动物和人类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作者的目的,是让人们对于动物的“精神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从而知道如何善待动物,包括动物园的动物,农场的动物,以及家养的宠物。

动物和人类的大脑有着同样的基本情感系统,这个系统在大脑的最下方。这些基本情感是什么呢?

1. 寻找、探索: 找食,找“敌人”,找原因,好奇,都属于这一类;
2. 愤怒:从被捕捉后想要挣脱的本能进化而来;
3. 恐惧:肉体的,精神的,社交往来的恐惧;
4. 惊慌:婴儿离开母亲时的恐慌和幼兽离开母兽时的惊慌是一样的;
5. 活力:性欲;
6. 母爱
7. 玩耍

这“七情”,在动物和人类的大脑中都由同样的部位控制着。假如把治疗人的忧郁症的药给动物吃,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1960年,英国政府出钱找专家们就“Intensive Animal Production”写了一个报告。“Intensive Animal Production”的意思是大规模地在非自然环境中饲养动物,供肉食、蛋食之用。这个报告提出了5条动物应有的待遇:

1. 不饥不渴;
2. 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3. 没有疼痛,不受伤,不生病;
4. 可以自由地表达正常的行为;
5. 没有恐惧,不紧张。

(我看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连人类的待遇还没有达到这几条呢。)

这五条当中,前三条是生理的,后两条是精神的。生理的比较直截了当,精神的就复杂了。比如,什么是“正常的行为”呢?什么因素会让动物紧张呢?如果人类不了解动物,那就没法做到了。

比如母鸡生蛋时,为什么要躲到一个窝里?在热热闹闹的地方给她一个窝生蛋是不是就满足她的需求了?研究表明,母鸡生蛋的时候,怕她的天敌把蛋抢走,所以要躲起来。因此,要想让母鸡安心生蛋,就要给她一个清静的地方悄悄地生。这样不但是善待了母鸡,也让养鸡人的收获更多;何乐而不为呢?

(未完待续)

少坐一小时,多活21分钟


(本图转自互联网)

电脑一族,上班总是坐的时候多;在美国更是如此:上班坐着,开车也是坐着,加起来还不得每天坐十个小时以上?近来常有医学研究的新闻,说坐多了对健康不好,而且即使每天锻炼也无济于事。今年十月发表的一篇澳洲的研究论文,甚至把久坐的坏处和吸烟相比,说人到25岁以后,每坐一小时,寿命平均减少21.8分钟;而每吸一支烟,寿命平均只减少11分钟(英语报道原文: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2/10/17/get-up-get-out-dont-sit/)。

这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俗话说:“人老腿先衰”,也是有道理的哦!说实话,我倒并不在乎寿命减少些,可是不喜欢老年得病。我的理想是健健康康地度过老年,能旅行,能思考,还能写博。是不是有点贪?

既然有这理想,咱总得为它贡献一点力量哈!所以从年初开始,我每天上班都会站几个小时。公司的电脑桌子是可升降的;调到最高,我就能站在桌前打键盘了。站累了,再坐一会儿。一开始是每次站个把小时,现在每次可以站两三个小时,讲两节课或是站半天柜台应该没问题了。这样算下来,每天比坐着办公多消耗了三、四百个大卡的能量!
周末和晚上,却是另一回事儿,经常在电脑前一坐两三个小时呢。看来家里也需要一张可以站着用的电脑桌。买吧,至少200美元,不值;万一过些日子又有研究说坐着健康,那岂不白花银子了。还是自己动手做一个吧。
风铃做菜不咋地,做工还行。多年前和老公一起自己装修地下室,木工电工泥瓦匠管道工的活都是我俩自己来,家里的工具也是一应俱全。今天休假,咱说干就干。
从半成品开始:花10美元从宜家买了个小方桌;太高了点,得改装一下,桌面最好改成斜的,前后高度差得有5寸。

IKEA Lack Side Table401.042.70 本图来自宜家网站)

量身定做,得锯掉这么多:
前腿
后腿
 桌腿的材料不太皮实,不能用电锯,还是手锯吧。这个锯子可以设定斜角:

把桌腿固定好,一会儿就锯断了:
拿砂纸磨光:

四条腿都锯好了,装到桌面上。锯下来的废料,咱做两个小木片:
用双面胶粘到桌面上,防止计算机下滑:
双面胶

都做好了,架到普通的桌面上:
一个小时以后,我有了站立电脑桌,比我写这篇码字的时间还短! 
朋友,每天少坐一小时,寿命延长21分钟。祝您健康!

注:台式电脑,屏幕和键盘是分开的,尺寸可以参考下图:
(本图转自互联网)



儿子学中文



(本图转自互联网)


读了加拿大博友“爱城悟空”写她辅导两个女儿学中文的故事,真让我汗颜。她咋那么有办法,让孩子们学得乐呵呵的;文学妈妈的才华,被两个文学丫丫继承,多美多浪漫!

对比之下,我对孩子们学中文简直是“放羊”啦:鼓励当然有,强迫从来无;爱学我帮助,不学自承受。有的华人家庭要求孩子在家必须说中文,可我一直狠不下心来立这条规矩;因为我相信“亲子交流”重于“说中文”;假如一定要他们用中文和父母说话,孩子说不出来,干脆不和我们交流了,如何是好?比较下来,我宁愿他们和我“无障碍”地交流;中文说不了,咱退而求其次,用英语也成啊。虽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此失望,可也只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啦。

本地有几个中文学校,一个台湾移民办的、教繁体字,两个大陆移民办的、教简体字。我家两个小子,从小就送去学简体字;每个周末上半天课,用的是国内专为外国人学中文出版的教材,老师也是从本地华人中聘请的,大多有教书的经验。若干年下来,放弃了多少周六的懒觉,孩子们的中文还是说得荒腔走调,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而且“狗熊掰棒子”,边学边丢。进了高二,大儿子就不肯再去中文学校,说是浪费时间。好吧,那可是你自己的决定,咱不勉强,也勉强不来。

谁知上了大学以后,大儿子倒是对学中文有了兴趣。我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时学了,还可以省点学费!”他笑说:“妈妈,你知道的,我总要自己经历过才会得到教训。”命中注定有这样的儿子,还说什么呢?

今年大四,儿子选了中文课。大学课程毕竟比那中文学校的正规、严格,看他花了很多时间,也有了点儿进步。上星期儿子寄来了一篇作文草稿,让我帮他看看有没有语法错误。我一看,忍不住大笑。改了几个错别字,照抄如下:

宝玉和黛玉的故事虽然很老,可是它跟现在的情侣仍然有关。这个故事有三个重要的典型:宝玉,黛玉,和宝钗。宝玉或者要选一个他很爱的女孩(黛玉),或者要选一个社会更接受的女孩(宝钗)。很多现代的爱情故事也有差不多的前提,比如很多好莱坞的电影。这个故事也跟我自己的生活有关,因为我觉得我女朋友有一点像黛玉。她不但很聪明和漂亮,而且也很敏感。她跟黛玉还有一点相似:她们都不爱钱,觉得人生有更重要的东西。

可是她跟黛玉也有区别。我觉得黛玉有点无用。在故事里面,黛玉看到宝玉被打的时候,她没办法帮助他,只在他床边哭。再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女朋友更像宝钗,因为她很会想办法帮助我。比如说,有时候我想不到怎么写一封电子邮件,她很会选择恰当的字让我表达自己。
我的女朋友也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她不但不需要我的帮助完成她自己的任务,而且她经常能帮助我。比如说,我们在一起做编程的项目的时候,有很多次我不懂的东西,她可以教我。这也是她像宝钗的一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像宝钗的女孩比像黛玉的女孩是越来越多了。



我问儿子能不能发到我的博客上?

“哈哈!可以啊,不过写得不太好,只得了85分。”

儿子,写得不好没关系,我开心的是看到你居然知道《红楼梦》,还有一个在你心目中既是黛玉、又是宝钗的女朋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