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装旧酒”,这是鲁迅先生用过的比喻。他的原意是,新的形式可能包含着旧的内容;好比换汤不换药,遮人耳目而已。
前两篇“教育视点”的拙文发出以后,有不少朋友在评论中指出体制的缺失。我同意这些朋友的意见,不过我也认为,任何制度都是人建立的;制度要靠人去改进,更要靠人去维持和运作。体制的改变,离不开人的观念的改变。没有观念的改变,新的体制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很快就会蜕变,逃不脱“新瓶装旧酒”的命运。
撇开如何建立新体制不谈,咱们不妨假设,N年以后,国家和教育都有了更好的体制。问题是:我们的观念能够支持新的体制吗?
比如说,在新的体制里,学校由纳税人直接监管。作为纳税人的我们,用什么标准去评判学校领导的优劣、衡量学生的成功、教师的水平?我们如何选择校长?愿意花多少税款去办教育?如何监督学校的运行?会给教师讲课多大的自由度?会允许学校对学生作什么样的惩罚和奖励?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作为家长的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能不能尊重孩子?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信?会教育孩子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样的人?分数不再是第一,那么,什么是重要的?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简言之,我们如何做父母?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学校不再有“升学率”的压力。身为教师的我们,会如何对待学生?我们能不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我们如何选择教材、课题,让孩子们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如何尊重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自尊和高尚品格的人?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社会对下一代的教育成长有更大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肯不肯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让孩子们到我们工作的场所去实习、教他们学习实际的知识、帮他们了解我们的职场、给他们的球队做教练、带他们参加慈善活动,等等等等,而且是对不相识的、别人家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任何好制度的运行,都需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假如没有公民的人格、尊严、自信心、诚信做基础,还有什么好制度能够持久地运行呢?我们历史上“新瓶装旧酒”的例子是太多了!
酿“新酒”需要时间。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1940年代就发明了。可是它的大规模应用却在几十年以后。互联网的发明在1960年代,而直到一代人以后才有全面的推广。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观念改变得没那么快。新技术的创新者往往是年轻人,而新技术的推广者却往往是中年人。年轻人接受了新理念、新技术,当他们到了中年,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时,才有那个能量推动潮流,改变行业。
科学技术上的进步是如此,社会的进步也是如此。所以观念、文化的变革,不能落后于体制的变革,而应该超前。这可不是我的观点,智慧的前辈们早就说过了。
朋友们,在打造“新瓶”的同时,让我们开始酿“新酒”,从改变我们的观念做起,为孩子们铺路。也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努力。但我相信“新瓶”是会有的,“新酒”也是会有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