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了房


昨晚上邻居打电话来说,“你家小儿子在房顶上弹琴唱歌,好可爱啊!”
“什么?”这我可没想到。儿子天天在他的房间里自弹自唱,可上房顶唱还是第一遭。
“儿子,你在屋顶上唱歌了?”
“是的,妈妈。”
 “怎么上的屋顶啊?”
“从哥哥房间的窗户爬出去的。”—— 外面是车库的屋顶。
“啥时候的事?”
“下午我出去散了步,天那么好,我就坐在屋顶唱了一会儿。”
哦——儿子,听到这儿,我的心柔软得都快化了。
小儿子不到十八岁,在读高四。他从小就喜欢音乐,五岁开始学钢琴。可他小时候简直像多动症,根本坐不住,弹几分钟就去玩,玩了一会自己又回来弹琴,没人强迫他,他就是喜欢。钢琴老师说他乐感很好,虽然技术不怎么样,可挺有感情,有表现力。十三岁那年,他参加了本地的“少年音乐家表演”节目,和专业乐团合演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一个乐章。对他来说,长了经验,学了知识,收益不小。到现在钢琴还是他的最爱。
上中学以后,儿子又迷上了唱歌。在学校参加了三个合唱团,一个“普及”的,一个“提高”的,还有一个“无伴奏”的。每天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练唱,我和老公也只好跟着早起开车送他去。整个变声期,儿子都是唱着歌度过的;如今在高音部当领唱。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合唱?他说是喜欢那个和声的好听;每个人的声音被别人的融合、对比、衬托,他喜欢那个感觉!
只要和音乐有关,小儿子都有兴趣。他参加学校的军乐队,每年从暑假到秋天,天天几个小时在操场上训练,晒得跟非洲人似的;周末到处去比赛,乐此不疲。军乐队有一些大型乐器和道具,都得装上货车运到比赛的地方,完了又得卸下来;家长们也都要出手帮忙,弄得我和老公周末也不得闲。儿子在军乐队学了几种乐器,缺哪样他就学哪样,成了“万金油”。
美国学校的音乐活动很多,常常有各种声乐、器乐的比赛。儿子是个大忙人,自己的节目不说,还要给别人伴奏,写和声,配器,当节目主持,参加慈善义演,有求必应。有一次,无伴奏合唱队来我家排练,他为大家写和声谱。那歌本来有现成的和声谱,可并不合适孩子们的嗓子。他一句句地反复试验,每一个音符都要既好听又能唱才算通过。我看着他们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工作,意识到儿子对音乐的投入已经“没治了”。
儿子越是喜欢音乐,我和老公就越担心。在美国,靠音乐谋生是一条艰辛的路;不但一辈子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而且饭碗很不好找,除非你是非常地出类拔萃,“万里挑一”。音乐作为业余爱好是很好,可别认真到要靠它谋生啊!所以,每次儿子说要参加这个参加那个,我们的条件就是其它功课的成绩不能受影响。儿子为了音乐,一口答应,而且各门功课也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没啥可挑剔的。
终于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儿子要考音乐学院。这可让我们犯了难。
“你知道吗,搞音乐的收入可不高啊,弄得不好饭也吃不上。”
“妈妈,我知道,但我不在乎,日子总能过的。”
—— 没有尝过苦日子的孩子,说着容易做着难哪!
最后达成的妥协,是他答应报考双专业;除了音乐,也还有另一个保着险。接着是报名,弹琴录音寄给学校,通过了第一关;又经过面试,现在就等学校的决定了。
上天给了我这个孩子,也给了他这样的秉性;喜欢音乐,喜欢说笑话,喜欢娱乐别人,喜欢表演。我相信,不管他是不是能进音乐学院,这个爱好都将是他终生的伴侣。我这个妈妈,除了支持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想想坐在屋顶上弹琴唱歌的儿子,当妈妈的只能投降了

“知人善用” + “知己善用”



二十多年前,我刚进公司不久,部门的主管请了外面的人来给大家做培训,内容是“了解自己”。那会儿在美国大公司里,这是个挺流行的培训项目。

我们每人拿到一份问卷,有几十个问题,说是不要思索太多,按你的第一反应去回答。问的都是个人喜好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你是否喜欢:

安慰受害或者不安的人?
把别人组织得井井有条?
有了事情马上处理掉?

等等。答完了以后算分,最后会有四个方面的评估:

  1. 你的能量主要从哪里来?是从与很多人的互动获得(比如你是个“人来疯”),还是从自己独处获得?
  2. 你如何接受信息?是需要详细的数据来形成看法,还是依据直觉来形成?
  3. 你根据什么做决定?是理智,还是情感?
  4. 你如何组织自己的生活?是松散随意、不受时限,还是计划处理、有条不紊?
我答完了,算好了,自己挺满意。四个方面我都不极端;特别是第三条,恰恰坐在中间,很平衡。我心里有点得意,把结果拿去给培训师解读;没想到她说“你会活得很辛苦。”

见到我诧异的样子,她解释说:我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会既考虑感情,又想遵循理智;如果感情和理智相矛盾,我的内心会很挣扎,这也不是,那也不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是不是这样呢?” 我一想,还真是。可咱们的祖宗就是这么教导的,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冷漠无情不是?假如我不是个善感的人,那没问题;再假如我不是很理性,也没问题;恰恰我两者都是,可不是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吗?

部门的大老板问我有何感想。我说看到了自己的短处,以后还要完善自己。他笑着说:“很有意思。是完善自己呢,还是发挥自己的长处?”问得我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回答,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思维角度。

接下去的培训课,是仔细分析每一类性格的人有什么特点,擅长做什么样的工作,和他/她合作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发挥这人的长处。比如,与内向的人合作,别指望他在会上积极发言,得单独向他征求意见。对于不喜欢限期完成任务的人,最好让他去做时间范围比较宽的工作。整个培训过程中,对所有的性格类型都没有任何负面的评论;只有“特点”,没有“缺点”。到最后,每个人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性格类型,互相了解,学习如何更好地合作。

那次培训,对我的影响很大。它教我如何不去“裁判”别人,而是了解别人。人没有绝对的长处或短处;同样一个特点,用对了地方就是长处,用错了地方就是短处。不要老想着改变别人,而要多考虑怎么发挥别人的特长。人也要接纳自己的短处,不要追求面面俱到的完美,而要学会与别人合作,用自己的长处,也用别人的长处。

孩子们进了中学以后,有很多选修课要他们自己定。学校会让学生回答类似的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将来从事的各种职业。孩子们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可以为自己设计未来,选择相关的课程。尽管他们还在成长还会变,每个人深层的性格大概是基因决定的吧,不易改变。

和我们中华文化强调完善个人的传统相比,美国文化更注重完善团队和制度。前阵子读了《乔布斯传》,乔布斯的个性是有很大缺陷的。他冷酷无情、固执己见、翻云覆雨、抢功饰过,但是他为什么能成功地创立和发展了苹果公司?那是因为他的团队对他的了解、补充、和约束,让他的长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冷酷,造成的伤害有人替他补窟窿;他固执,错了的时候有人和他顶着干;他动辄改变主意,有人学会了不理他太快的变卦;他抢功劳,又有人不计功名地与他合作我想,如果没有一群死心塌地跟着他、取他之长、补他之短的骨干,他一个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乔布斯死后,很多人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其实,中国不缺乔布斯那样的人,缺的是对他的容忍和让他发挥长处、与他配合、必要时也能约束他的环境。

“中庸之道”,固然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社会需要一些实行中庸的人,才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然而,“中庸”=“不偏不倚”+“平常”;如果一个社会全是中庸之人,四平八稳,瞻前顾后,容不下标新立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那么创新何来?进步何来?“乔布斯”之流何来?我们太要求个人的完善,对性格“极端”的人指责摒弃,岂不是社会的用人不当? —— 扯远了,呵呵。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鼓励“知人善任”;但那是对统治者、领导者的要求。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了解自己和周围人的性格特点,学习“知人善用”。在工作中,可以与同事合作得更好;在家里,可以和家人相处得更好;为人父母导师,对孩子们的教育引导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就是对自己,也要“知己善用”,免去过分追求完善的挣扎,做喜欢做的事,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人生更有成效、更快乐。

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相声”,讲笑话的是个女演员。“结婚的时候,我妈告诉我,‘别指望改变你的男人;用他的长处吧。你看你爸会梦游,我就没叫他改;他梦游的时候啊,我就把吸尘器塞到他手里’”这可是大智慧啊!可惜咱学得不好,哈哈!

“道听途说”



上班的日子,每天早晨盼着的第一件事,是和书的“约会”。吃了简单的早餐,冲一杯咖啡带着上车,打开音响,就开始放我的CD书。无论是人物传记、回忆录、科普知识,还是历史小说、音乐讲座,我都听得津津有味;心情像轻车熟路上迎面而来的朝阳,明亮舒展。

不由得想到“道听途说”的成语 —— 讲书的是“途说”,我是“道听”,十分贴切;中文真是一种非常柔性的语言,时时可以拿来赋予新意。



开始这种样的“约会”,是源于我的性急。本地居住分散,我每天要花一个半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总觉得这时间太浪费了;如果遇到塞车,就更加耐不住。后来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去公共图书馆借CD书(books on CD)来“道听”。从此不太在意塞车,而且一年年下来,居然听了许多书。
我的读书听书,和吃饭一样,属于广谱杂食。内容大多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只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文笔不错就行。也许上一本是癌症研究的进展,下一本是金融危机的解读,再下一本是罗马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记。年轻时喜欢小说散文;随着年龄渐长,对虚构的故事兴趣大减,倒是写实性、知识性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我觉得《纽约时报》优秀书籍排行榜上的,都值得一读;不过要找到CD版。
幸好,我住的城市有很不错的公共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印刷出版物,还收藏了大量的音响书、电子书和DVD。许多经典文学名著都有CD版;还有著名学者教课的音响CD,包括音乐、历史、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数学、哲学、宗教、生物学等等,包罗万象。只要不是冷门的书,一般都能找到。即便图书馆没有的,也可以从别的图书馆调来。图书馆的经费,是本市居民缴纳的房产税的一部分。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可惜?
选择CD书,不但要写得好,而且要说得好,听着才带劲。幸运的是,绝大多数的朗读者都是高手。他们对原著的理解透彻,又善于表达,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类似中国的“说书”。听他们“途说”,实在是一种享受。况且 “近朱者赤”,我暗地里还抱着一线希望,想让自己的英语能跟着受惠,少一点荒腔走调。
书海无涯,正如人类智慧的无涯。想到还有不知多少书没有读过,令我感叹人生的有限。而这有限的人生,也因为有了书而更加丰富多彩。
——————————
读了好书,自然想和朋友们分享。一直想在博客里介绍我喜欢的书,不过评介英文书籍不免要作一些翻译,比较费时;所以只能挑一些大家很想了解的来介绍。 对于已经或即将有中译本的好书如《乔布斯传》,我这里就跳过了。下面是我觉得值得介绍、且没有中文版的几本,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您对哪些更有兴趣:

  1. 《回旋镖:在“新第三世界”旅行》Boomerang : travels in the new Third World / Michael Lewis )作者对金融投资系统的运作有深刻的了解。这本书以游记的形式写成,帮助读者了解欧洲目前的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危机以及应对策略,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书中提供了冰岛、希腊、爱尔兰、德国、及美国加州几面镜子,值得中国也照一照自己。
  2. 《家:回忆我的早年》Home : a memoir of my early years / Julie Andrews)作者是电影《音乐之声》女主角的扮演者朱莉.安德鲁斯。这是一本很感人的回忆录,记叙了她坎坷的成长经历和不寻常的家,且从侧面写了百老汇歌舞剧的历史
  3. 《你在乎别人怎么想?》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further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 Richard P. Feynman )作者是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已故的理查德.费曼教授。本书包括他的半自传式的回忆文章,和他对科学、教育的看法
  4. 《永生的细胞》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 / Rebecca Skloot)本书介绍的是癌症研究史上一位鲜为人知、但又做出了很大贡献的黑人女性。她的癌症细胞在试管内成为“不朽”,为全世界无数的实验室提供了试验样品。但是她的后人,居然对此一无所知,直到一位坚持不懈的女作者解开了谜底。这个曲折的故事,折射了美国种族矛盾的历史,和近年来医学伦理的发展
  5. 《坚不可摧:二次大战中幸存、坚韧、和救赎的故事》 Unbroken: a World War II story of survival, resilience, and redemption / Laura Hillenbrand)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传记。主人公曾经被看好能在奥运会夺冠;美国参战时,他成了飞行员。在一次任务中,飞机失事,他和同伴靠着简陋的救生艇,在海上幸存了两个月,居然从夏威夷漂到日本;被日军俘虏后,他经受了更加非人的残酷待遇。战后,他经过种种挫折,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宽恕了他的仇敌,参加了慈善事业。
  6. 《发明同义词/反义词词典的人》The man who made lists: love, death, madness, and the creation of Roget's Thesaurus / Joshua Kendall)。罗杰(1779-1869)是个多才多艺的英国人,一生有许多发明创造。不过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英文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如果您用英文写作,就会知道这样的词典多么实用。如今,这词典已经被微软放到了WORD软件里。罗杰的生平,读来很有意思。
  7. 《精神病的诊断问卷:审视“疯狂业”》The psychopath test: a journey through the madness industry / Jon Ronson作者是一个记者,对如何诊断精神病很有兴趣。精神病不像其它疾病,不是验血、拍片子就能确诊的,基本上 没有客观的指标可以衡量。尤其是有一些“反社会”的精神病人,平时很正常,发病的时候却能杀人。目前的诊断方法,是由权威机构列出几十条症状,根据对病人 的观察或病人的言行,看这几十条症状中有多少符合。若总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算确诊。作者认识了一些自认没病的精神病人,发现这种诊断工具容易误诊。记者又 找到了一些符合多条症状的“正常人”,他们可能在掌管着大公司,或是在华尔街做投资。这些人的冷酷无情,几近于“反社会”精神病人。“正常”与“疯狂”的 界限,真的可以用这些“诊断问卷”来确定吗?

思念



她三十几岁时,终于决定要做母亲。 

她和丈夫两地生活已经多年,先是在不同的城市留学读学位,后来她又到
D城工作,劳燕分飞,聚少散多。那一年觉得生儿育女的事不能再拖延了,一心准备当妈妈。几个月以后,化验单证实了“做人”的成功,夫妇俩的喜悦是不言而喻了。他们满怀憧憬,期待着一个小生命的到来。 

工作需要,她常常出差去工厂。这次虽然怀孕,她也没当回事,还是照样去了。可是回到家,却有了流产先兆。医生嘱咐她在家休息两个星期。渐渐地,流产先兆消失,孕期也过了三个月,她的心踏实了,就又回去上班。谁知赶上办公室搬家,装箱、整理,忙了一通。第二天一早,她发现自己流产了。 

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朋友开车把她送到医院急诊室,她怀着一线希望,期盼着医生告诉她“孩子还有救”。可听到的却是:“很抱歉,胎儿已经死了。”她的眼泪无声地浸湿了枕头。  

医生安慰她:流产往往是因为胎儿发育不健全,属于自然淘汰;这和她出差、装箱都没有关系。她懂;但是她固执地相信,是自己不小心失去了这个小生命,这个得来不易的小生命。  

她给丈夫打电话,告诉他这个不幸的消息。“要我来陪你吗?”他问。“不用了。”她太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坚强。  

那一年的早春,下了一场又一场雨。窗外,滴滴嗒嗒,无边无际。窗内,她的泪水像雨一样,流了擦,擦了流。她思念着遥远的家乡,思念着那个转瞬即逝的小生命。 

 ……

多少年过去了。每年的母亲节,除了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一天,她也还思念着那个无缘相见的孩子。

孩子,虽然无缘相见,你却给了她珍贵的礼物。  

你教给她母爱。看到无论谁家的孩子,都会触动她心里一块柔软的地方。她和天下所有母亲的心相通着,尤其是曾经失去孩子的母亲们。每天、每年,战争、天灾、暴力、饥饿,都在夺走无数的生命。她首先想到的是这些生命的母亲们:失去孩子的母亲们。她为她们心痛,为她们祈祷。  

你教给她坚韧。失去你的悲哀,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去;渐渐地,她知道周围有许多母亲都曾经流过产。生活不因死亡而停顿。人说“女人头上长着一个忘字”,女人们会放下这样的痛苦,心甘情愿地继续“做人”。  

你教给她惜福。因为你,她见到了生命的脆弱。孩子是上天的恩赐,陪伴孩子们长大是缘分。你教她为别人孩子的成长高兴而不是嫉妒,你教她不去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相比而不满足。  

孩子,你让她成为更好的母亲。



& & & & & & & & & & & & & &

题外:

去年读到《纽约时报》上一位女外科医生写的文章。她怀孕两个月时,给一位重病人做肝脏移植手术。手术进行到一半,她忽然有了流产症状。因为肝脏移植的刻不容缓,她坚持着把手术做完。她的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胎儿保住了,7个月以后,她生下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女儿。

我很钦佩这位医生。在权衡医生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时,她内心的矛盾是可想而知的。一个很坚强、很敬业的人才能作出她的选择。



暖冬



今年这里是暖冬。

往常一连几个月都化不了的雪,今年缩成吝啬的几寸,草地也没能盖住几天;往常零下几十度的寒冷,今年却像没耐心的孩子,打了几个照面就不见踪影了。坐在对面的同事说,她家院里的枫树,上个星期就开始滴枫糖汁,提前了一个月,让她措手不及,赶紧着在树干上钻洞收集枫糖;我呢,一直担心几棵宝贝梨树别开花太早,万一寒流再来,今年就结不成果了。天暖得让人不能信任,“冬就这么过了?别捉弄人哈!”

气候不寻常地暖,让我们这北国之城的居民们喜忧掺半。细菌、害虫、病毒,原本该在严冬死去,这下开春后的病虫害大概不会少。密西根的N个滑雪场,一定是严重亏本;而喜欢滑雪的人,也大失所望了;省了铲雪的劳作,腰背不灵的人一定松了口气;可学校没放过“雪假”,又不免让孩子们少了那份额外假期的兴奋。

我隔壁的办公桌,自从两年前搬来,一直是空着的;昨天来了一个小伙子短期工作,帮我们写计算机程序。他刚从印度一个温暖的地方来,从没见过雪。巧的是,今天上午忽然刮风下雪,窗外一片白茫茫。我对他说:“你瞧,这是为你下的呢!”主管也走过来,建议他出去转转,扔几个雪球;他只微笑着不作声。小伙子害羞,新来乍到,大概吃不准我们是调侃还是当真,呵呵!

以往,难得在冬天赶上暖和的日子,我们会说,“趁着暖和,享受吧!”

今年,难得赶上冷日子,我说,“趁着冷,享受吧!”逗得同事们大笑...



珍贵的纪念

几年前,我们班的大学同窗在母校聚会,纪念入学三十周年。正式聚会的那天,就在母校的宾馆吃饭;除了从各地赶到的昔日同窗们,还请了当年给我们上课的几位老师。  

老师当中的一位姓冷,教过我们“电机原理”。他在几位教授中算是最年轻的,高个子,四方脸,浓眉大眼,到现在走路还是挺直着腰板。冷老师见到我们,高兴地握着手,爽朗的笑声一如从前。  

大家寒暄以后,冷教授从包里拿出三个牛皮纸信封,说“给你们带了点礼物”;其中的一封是给我的。我好奇地打开,仔细一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信封里,是我当年写的一份实验报告,装订得整整齐齐;平整完好的纸页上,是我三十年前的笔迹。  

冷老师解释说,他当年留了这几份报告,是为了给后来的学生们当“范本”,让他们学我们的认真。后来他退了休,用不着了,就一直保存着,想等有机会还给我们。冷老师笑说,“完璧归赵,还给你们作纪念吧!”  

我这许多年,搬家无数次,行李减了又减,大学时代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我完全不记得有这样一份报告,更没想到冷老师会替我保存着,如今成了那难忘岁月的唯一纪念物。我心里充满了感动,他的这份礼物,对于远在海外的我,是多么珍贵!  

另外的两封,属于两个男同学,如今也在美国。其中的一位缺席,由我带回转寄给他。他收到以后,笑说“我们那时太土了,图都是手画的;现在女儿上大学,用计算机画的图,不知强多少倍了!”  

虽然“土”,这是咱大学时代的见证;更何况被老师细心地保存了那么多年,其中的心意,远非如今用计算机画的图可比啊!  

谢谢您,冷老师!
——————————————

写到这里,想拍两张“老报告”的照片来晒晒,却怎么也找不着了;不知被我藏到了哪里,等找到了再补吧。—— 早知如此,那会儿该留在老师那儿,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