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让我们有人性》(2): 狼、狗、猫



(本图转自互联网)

十三年以前,科学家们才发现狗和狼的基因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人类“引狼入室”,狗被驯养,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通了“人性”。自从有了这个发现,人们对于狼和狗之间的相似性一直很感兴趣。

说到狼,就会想到“狼群”。一般人都以为狼是群居的:有一只“带头狼”,只有带头狼有“配偶”,等等。但这只是对人工集中放养的、互相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狼群所作的观察,并不符合野生狼的习性。

有一位名叫David Mesh的博士,在加拿大西北部的一个岛上花了十三年时间,研究野生的狼。他的发现完全推翻了以往的说法。根据他的观察,狼生活的方式很像人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通常看到的狼群,实际上是狼爸爸、狼妈妈、和狼崽子组成的,也可以包括其它的“亲戚”如狼姑姑。狼妈妈比较顺从狼爸爸,狼崽子则顺从爸爸妈妈;狼妈妈带着很小的狼崽时,狼爸爸会对她很谦让。野狼出去猎食时,往往是全家出动。一家的狼通常也不会互相打架。但是在吃食的时候,却是互不相让的:该我的我吃,该你的你吃,谁也不让谁,无论“男女长幼”。

人们有时也能见到“孤狼”;那是小狼长大,离开父母去寻找伴侣的时候,也就是它们的“单身”阶段。

“狼、狗一家亲”,狗是从狼驯养而来的。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狗的驯养过程,使它们的发育停止在一个阶段而不再继续长成狼。不同种的狗,所保留的狼性也不一样。有人把狼性总结成十二条,用来衡量每种狗和狼的相似程度;结果最多的保留了十二条,最少的一条都没有保留住。一个比较容易鉴别的方法是:如果一种狗长得越像狼,那么它的习性也越像狼。

这十二条狼性中,有六条与狼的顺从有关。如果一种狗完全失去了狼的顺从性,那么这种狗群居起来就很难,不太容易在它们之间建立起社会秩序,它们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打架。所以一般人在家养狗,不宜超过两只。 

(本图转自互联网)

驯猫必须依靠“物质奖励”,驯狗却可以只用“精神鼓励”。如果狗听主人的话做了什么,主人很高兴,那么狗就能领会到主人的高兴,它自己也就“高兴”了,下次还会再做。

狗需要人是一定的;那它需不需要别的狗呢?在自然环境中,狗也喜欢和别的狗一起玩。可是今天的狗,已经不像二、三十年前那么自由了。在1986-1994年间,狗咬人的事件增长了36%,而狗的总数只增加了2%。是不是因为如今的狗失去了太多的自由,从而引起它们的“反叛”呢?狗如果整天有人做伴,应该是很开心的;但是如果整天把狗关起来,不给它社交活动的机会,那样的狗会“心情不佳”呢!

所以,在决定要不要养狗时,人们应该考虑一下,养了狗是把它当囚犯,还是把它当伴侣。如果不能为狗提供一个精神健康的环境,还不如不要养。(我的孩子们小时候一直央告,说能不能养只狗。不过我们整天不在家,养了狗也要关起来,人也麻烦,狗也不开心,所以还是决定不养。)

狗的“社交教育”:

小狗在5-13周期间最需要培养它的社交习惯。应该多让它和孩子及其它的狗、猫在一起玩。过了这个时段就不太容易教了。

狗一般在9个月时性成熟,但是心智的成熟在18-26个月之间。这一段过渡时期,就像十几岁的青少年,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狗,精力充沛,总想冲破规矩,需要主人多多关心,最好让它有一个成年的狗朋友,教它如何做好狗,度过“青春期的躁动”,呵呵!

不论养的是哪种狗,都要训练它的耐心和韧性。怎么训练呢?得让它经受一些挫折,不要一帆风顺。比如它吃饭的时候把它的饭拿走,再给,再拿;最后再让它吃。它如果发了火,就要训练它“等一等”,“不要动”。这样训练出来的狗,就不会轻易地生气了。

(训练小孩子大概也是一样吧。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大,没有韧性,哈哈!)

不相识的狗到一起有可能会打架,尤其是当它们面面相对的时候。所以一开始不要让它们面对面,而是让它们肩并肩地走一走,跑一跑,这样它们会比较快地成为朋友。(这点可是和人类不同呢!)

人对狗也是一样。如果你觉得那只狗有危险,那就不要面朝着它走过去,更不要和它四目相对。灵长类动物如人、猴,喜欢互相看着,而狗不喜欢,除非你是它的朋友。

人类驯狗、培育狗种已经有至少十万年的历史。在这期间,驯狗的目的都是让他们听主人的话。但是,现在也有非法驯狗的集团,专门培育咬人的狗。

Pit Bull 是一种专门和其它的狗打架的狗种,但是它们从不咬人。在培育 Pit Bull 的过程中,咬人的狗是要处死的,以免基因流传。不过近年来,有人专门培育出咬人的 Pit Bull,非常凶恶。买小狗的时候,一般也看不出来,等咬了人就晚了。所以挑选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有一个简单的试验,可以帮你挑脾气好的狗:轻轻地把狗翻个身,让它躺在地上,肚子朝天。然后用手按它的肚子,不要太用力,让它不能动就可以。然后放开狗,同时观察它的反应。如果这狗翻过身来,狠狠地“钉”你一眼,再也不肯靠近你,那就不是好脾气的狗。如果这狗很紧张,很怕你,那也不行。最好是不把这当回事的狗,只当你跟它玩呢,那就是好脾气了。

猫和狗最大的不一样,在于猫和人之间的“社交往来”没有狗和人那么多。猫不太会看主人的眼色,主人对它的奖赏只能是物质的,不能是精神的,因为它不在乎精神奖励。但是猫也并不喜欢孤独。它们也有社交的需求,只是人类对它们的精神需求了解还不多。

猫被家养的历史并不长,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家猫生活在大约9500年前。和狼不同,野猫本来就生活在人们群居地的附近,所以一旦被家养,很容易与人和平共处,因而驯化的需要也不是很强烈。直到如今,家猫和野猫的长相几乎一样。家猫如果被放回到野生的环境,一般还能自己谋生;不像狗,离开了人类就活不成了。

猫耍老鼠(本图转自互联网)

狗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而猫和人类是“互利”的关系。有人住的地方常有老鼠,猫捉老鼠对人、对猫都有利,所以人类乐意养猫,如此而已。狗呢,就不一样了。狗靠着人生存,同时人也依赖狗帮助打猎、看守。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有好狗的人生活的来源要充裕一些,有着传宗接代的优势。所以人类与狗的关系很密切。

猫还有一点和狗、马、牛都不一样: 你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驯猫,只能用奖赏。猫的野性比较强,如果惩罚它,它就想逃跑或反抗。哪怕是从小养大的猫,也会离家出走,到待遇更好的地方去。而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主人的。
狼、狗的习性与人类的共同之处,比猫与人之间的要多。狼的生活像人一样以家庭为单位;狼和狼的交流有很多是通过视觉的;狼的脸部表情也很丰富。狗因为驯化的关系,能够发出主人听得懂的各种声音,也能读懂人的表情。

而猫不一样。猫的脸部没有表情,让人捉摸不透。要想解读猫的情绪,从它的脸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反过来,猫也不会看人的表情,还容易认错人。但是猫的肢体语言很丰富,它也用各种气味来传递信息,不过人类还没有读懂它的气味(当然,当猫在家具上撒尿的时候谁都能闻得出来)。猫的嗅觉非常灵敏,基本上和狗一样;它们的嗅觉都比人类要敏感几千倍。猫的脚掌和脸都能散发气味,用来和它的同类交流信息;但那是人类闻不出来的气味。猫用脚爪扒拉的时候,用脑袋磨蹭的时候,都会留下这些气味,只是我们不懂它想说什么而已。

研究猫的科学家说,猫基本上有两大类:胆大的和胆小的。如果养了一只害羞的猫,家里来了生人就躲起来,一点也不友好。养猫,最好选一只天生友好的猫。

虽说“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或小鸟)就是好猫”,不过研究表明,全黑的猫比较友好大方,适合做人类的朋友。黑色的皮毛是遗传的,而且一定要双亲都是全黑,生出来的猫宝宝才会全黑。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黑猫在品种上是很纯的。当然,每只猫都不一样,还是要“因猫而异”地观察以后才能确定它的脾性。

猫在躁动、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会到处撒尿,目的是把它的势力范围“圈”出来。有一个女士,她养的猫突然在她睡觉的时候对她的头、衣服撒尿。原来是她的男友搬去和她同住,猫感到不安,撒尿让她知道她是属于它的。兽医让这只猫吃了药,它才情绪安定,不再捣蛋了。人们一直以为猫的这种行为是调皮的表现,直到最近才知道是猫的情绪出了问题。

猫很“恋屋”,不愿意离开住了很久的地方,有时随主人搬走了也还会回老家,流连忘返。猫也喜欢“物质刺激”,跟猫交朋友给它喂食是很有效的。

猫在猎食时总是单独行动。这不是因为它们喜欢独来独往,而是因为它们捕食的是小动物,只够自己吃的;如果合作伙伴多了就分不过来了。

如果给猫自由,那它们就会成群。但是猫群中一般并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生活在粮库的猫群,猫与猫之间还会互相帮助;有母猫互相助产的,也有母猫当“奶妈”替别的母猫喂奶的。猫群中的公猫们也不会为了母猫打架。如果有几只公猫都要和同一只母猫交欢,它们会耐心地排队,挨个行事。它们只有面对外来的猫时才会诉诸武力。

猫是社交动物,喜欢有朋友。如果您要养猫,家里白天没人或是你没时间和猫玩,那最好养两只猫让它们自己做伴。一窝生的两只小猫,或者是母猫和小猫,是最佳搭档。猫的择友很苛刻,一家的猫比较合得来,呵呵!

不过,很多白天独自在家的猫也并没有行为上的问题。猫是夜间动物,白天要睡几个小时大觉。等你下班,正好可以跟它玩;各得其所。

猫的攻击性很强。它们的身体天生就是用来捕捉食物的。母猫在小猫5周大的时候就开始教它们捕食。猫妈妈会把抓到的活物带回给小猫,让它们练习。很多人都见过猫把捉来的猎物耍来耍去,但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种猜想是,猫捉到比较大的活物以后,要把它耍到精疲力尽,没法反抗才吃。

猫的模仿性很强。如果有一只猫做“示范”,那在旁边看着的猫学起来就更快。常常听说有猫上了树下不来了。猫上树是它的本能,不用学就会。但是从树上下来就不是本能了;它必须倒退着下来,因为它的爪子是有方向性的。这个技能需要猫妈妈教。可是现在大多数猫在学会以前就离开了妈妈,所以这个“下树”的技能就没传给它。养在粮仓的猫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下不来树的都是家养的猫。因为粮仓里的小猫一般都跟妈妈在一起,学到了妈妈所有的功夫。

有一位女士养的猫居然跟人学会了用抽水马桶,只是没有学会放水冲马桶。

想让猫有“精神健康”,主要是避免让它们感到恐惧和不安,同时尽量让它们有机会“探索”和玩耍,这样猫会很快乐,也给主人带来快乐。猫喜欢会动的玩具,也喜欢不断尝新。驯猫的时候,记住不要用惩罚的方法,而要用食物奖励的方法。因为猫读不懂人的脸部表情,最好的驯猫工具是“带响”的,现今市场上有各种选择。

(未完待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