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10)启蒙运动和“喜歌剧”



18世纪初,欧洲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方兴未艾。启蒙运动的人文、人道精神,推动了社会各个领域“眼睛向下”,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境况。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被称为法国大革命之父。卢梭认为,歌剧是政治的一部分,意大利正歌剧在政治上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为它从题材到表现形式都是为贵族服务的,属于腐朽的艺术;他主张音乐应该反映平民的生活和情感。他赞赏新兴的意大利歌剧体裁“喜歌剧”(opera buffa),说它预示着“革命”。卢梭甚至自己执笔写了一部法国喜歌剧。

喜歌剧最早在意大利的拿坡里产生,可以说是源于民间。比较而言,正歌剧由宫廷贵族资助,喜歌剧由民间大众出资;正歌剧取材于神话和帝王的故事,喜歌剧取材于老百姓的生活;正歌剧规模庞大,喜歌剧小巧精干;正歌剧程式死板,喜歌剧灵活多变;正歌剧多为严肃的悲剧,喜歌剧多为轻松的喜剧。由于喜歌剧的风行,意大利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有歌剧演出可看,歌剧成了真正的“大众艺术”。喜歌剧领导了意大利音乐的主流,而正歌剧只在一些大城市上演。


喜歌剧的剧本生活化,音乐也生活化,去除了正歌剧的层层包装,直截了当地和听众交流。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对少年凯鲁比诺(Cherubino)唱的一段。凯鲁比诺是个13岁的少年,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被每一个女人所吸引,像蝴蝶一样到处拈花,结果被他的主人伯爵发现,惩罚他去当兵。费加罗把他调侃、教训了一番。这首咏叹调叫做“从军歌——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歌词大意如下:
 
现在你再不要去做情郎,
如今你论年纪也不算小。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当兵,
再不要一天天谈爱情。
再不要梳油头、洒香水,
再不要满脑袋风流艳事。
小夜曲、写情书都要忘掉,
红绒帽、花围巾也都扔掉。
你是未来勇敢的战士,
身体强壮,满脸胡须,
腰挎军刀,肩扛火枪,
抬起头来,挺起胸膛,
全身盔甲你威风凛凛,
军饷虽少但是很光荣。
虽然不能再去跳舞,
但是将要万里行军。
翻山越岭跨过草原,
没有音乐为你伴奏,
只有军号声音嘹亮,
枪林弹雨炮声隆隆,
一声令下勇往直前你就冲!
现在你虽受到惩罚,
但对过去不必惋惜。
凯鲁比诺你很勇敢,
你的前途很远大!

(这一段翻译从网上抄来,致谢原译者!)




《费加罗的婚礼》上演以后,这段曲子不胫而走,风靡欧洲,还被英国的宫廷卫队拿去做他们的进行曲。直到如今,英国皇家卫队换岗时,还在演奏这首脍炙人口的曲子。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歌剧欣赏(9)莫扎特:《伊多美纽》(1780)



莫扎特的天才没人比得上。无论是哪种音乐体裁,经由他的手,都会点石成金。他短暂的一生,除了大量的器乐作品外,还给我们留下了22部歌剧,其中包括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德国民族歌剧等等。正歌剧中,以《伊多美纽(Idomeneo)》、《唐·乔望尼(Don Giovanni)》、和《狄托的仁慈(La Clemenza Tito)》最为出色。


莫扎特(1756-1791

《伊多美纽》被称为“超越正歌剧”(opera seria transcendent ),它不但在艺术水平上超越了其它的正歌剧,剧中人物的深度也超出了他们的生活原型;它对人性的理解和刻画都是独特的。莫扎特当时24岁,不过正如青峰教授所说,我们得把莫扎特的年龄加上20岁才合乎常理。他以不可思议的才华,用六个星期写完了这部歌剧。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一个人就是抄谱子也抄不完,更不用说创作全新的乐谱了。


莫扎特《伊多美纽》的乐谱手稿,可见删除部分。

《伊多美纽》的剧情取材于古希腊荷马史中的一个故事。背景是希腊的克里特岛,在希腊攻下特洛伊十年以后。伊多美纽是克里特岛国的国王,他在从特洛伊回去的海上遇上了风暴;为了求生,他向海神许下诺言,要把上岸以后看到的第一个人作为祭品献给海神。海神答应了,把他送上克里特的沙滩。谁知,当伊多美纽从的沙滩上站起来,第一眼看到的竟是自己离别多年的儿子伊达曼泰(Idamante)。父子相认后,国王深怕自己会杀了儿子,要他远离自己。王子不懂自己哪里冒犯了父亲,以为父亲厌恶自己,内心很痛苦。而父亲一面深爱着儿子,另一面又时刻担心海神要他杀子祭海,受着煎熬。这是父子之间的一条主线。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三角恋”,而且又是“敌我恋”:特洛伊国的公主伊莉娅(Ilia),战败后沦为奴隶,被运到克里特岛。她途中翻了船,被年轻的王子伊达曼泰救活,俩人坠入情网。她知道希腊是她的敌国,王子是她的仇人,爱上王子就对不起被希腊人杀掉的父母、灭掉的祖国;可是感情上又不能自制地爱着王子;这让伊莉娅十分矛盾,充满了负罪感,不肯接受王子的爱。

而带领希腊灭掉特洛伊的阿伽门农(Agamemnon),有一个女儿伊莱克特拉(Electra)正在克里特避难。阿伽门农征服特洛伊以后回到家,却被他的妻子、海伦的姐姐给杀了;而后伊莱克特拉的哥哥又把母亲杀死,自己也疯掉了。伊莱克特拉也不可救药地热爱着王子伊达曼泰,却得不到王子的回应,差不多也快发狂了。她嫉恨着伊莉娅;得不到王子,她宁愿去死!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和感情,面对着事与愿违的形势。这给莫扎特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他灵活地运用独唱、重唱、合唱,调动交响乐队,以多层次的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伊多美纽》里重要的片段都是一气呵成,音乐连贯跌宕,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不再有间隙。如青峰教授所说,只有交响乐大师才能写出这样声乐、器乐水乳交融的歌剧。

《伊多美纽》共有三幕,青峰教授着重介绍了第二幕。为了解除国王的忧虑,他的谋臣建议他派王子坐船护送伊莱克特拉去希腊本土,帮助伊莱克特拉恢复王位;这样一来,王子就可以远离克里特,躲过海神要他偿命的灾难。国王听从了谋臣的计策,命令王子照办;伊莱克特拉高兴极了,以为自己有机会把王子从伊莉娅那里夺过来,但王子却不愿离开伊莉娅,只是父命不得不从。他们在码头告别、众人相送时,忽然海上风云突变,海神派了怪物来兴风作浪,索要命债。众人问“是谁冒犯了海神?”国王挺身承认是他没有履行诺言,也不能履行这诺言;一人做事一人当,宁愿让海神惩罚他。


海边送行


海怪来讨债


多明戈饰演国王伊多美纽
(男星中,多明戈的扮相是数一数二的!)

如前所述,王子在这出戏里是“小生”的角色,由女高音演唱,女扮男装。

请各位欣赏这两段:
三人道别时的重唱,“各表其情”:国王内疚,催王子快走;王子留恋伊莉娅,伊莱克特拉则满怀希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3MKciy7nug


国内链接:《伊多美纽》全剧(1983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实况,帕瓦罗蒂演国王伊多美纽):
第二幕从第59分钟开始。三重唱:93-98分钟,风云突变98-101分钟。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歌剧欣赏(8)黄金时代,黑暗时代



早期的意大利歌剧都是在宫廷里为贵族演出的;从1630年代开始,歌剧走出了宫廷,开始成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

1747年罗马Teatro Argentina歌剧院场景(现藏于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1640年到1760年,在欧洲是巴洛克(baroque)文化时代。这期间科学、哲学、文学、建筑、美术、音乐等各领域都有重大的发展。器乐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大大提升了音乐的表现力,钢琴就是这时发明的。著名的作曲家有巴赫、维尔瓦底(Vivaldi),亨德尔(Handel),都是古典音乐的大师。

120年内,意大利歌剧经历了她的黄金时代。在大城市如威尼斯、弗罗伦萨、罗马,每年有三个歌剧演季,剧目层出不穷。仅在威尼斯,1640-1700年就出了四百多出歌剧。老百姓花点小钱看歌剧,就像现代人看电影。歌剧院越造越堂皇,布景服装越做越精致,道具机关越做越巧妙,演员们的唱功也越来越高超。有钱人订好一年的包厢,边看戏边请客;没钱的边看戏边聊天;那情景大概和老北京的天桥剧场里磕瓜子扔手巾把子是差不多的。到意大利的游客,怎么着也得去看场歌剧,不然就算白游了。

当时的歌剧,叫做“正歌剧”或“严肃歌剧”(Opera Seria),题材大多是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和历代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在1720年代,有一个名作家梅达斯塔修(Metastasio)把正歌剧作了规范化:开头是三个乐章的序曲,从快到慢再回到快;然后是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进行。主要人物每一幕必有一到两首咏叹调,次要人物全剧有一到两首咏叹调。偶尔有一首二重唱,合唱几乎不用了。咏叹调有5种形式,每一种有其特定的用处。歌剧一般有三幕,接着是尾声高潮,全体演员谢幕,梅达斯塔修自己写的剧本也都严格地遵守这个程式。

这样规范化了的正歌剧,很快就落入陈套。写的人照章办理,观众也预知下文,不会有意外;题材陈旧,和老百姓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而且因为写得太多太快,剧本越来越粗制滥造,丧失了思想性和艺术性。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交替,被人比作“放炮”: 宣叙调装炮弹,装满了让咏叹调来开炮。台上演员耍尽花腔,哗众取宠;台下观众喝酒聊天,拿音乐当背景。所以说正歌剧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歌剧艺术的黑暗时代;这120年间没有一部传世之作就是证明。

这种多而滥的正歌剧,直到1762年才被一个杰出的作曲家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加以改革。在他的歌剧《奥菲欧与尤莉迪琪》中,格鲁克打破常规,经常采用连贯的音乐,又重新启用了合唱,增加了重唱,使正歌剧的面目焕然一新。

格鲁克的这一创新,被莫扎特继承发扬,写出了《伊多美纽(Idomeneo)》那样的巨作。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