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游:“世内桃源”

第五天又是个晴朗的日子;可惜漓江水位还是太高,阳朔、兴坪和遇龙河的竹筏游都不开放,剩下的选项就不多了。我们被墙上的美景照片所吸引,决定跟团去看“世外桃源”。
本图转自:http://www.niceview.cn/_d274439680.htm

“世外桃源”在阳朔和桂林之间,离阳朔15公里。这是一处山水自然、建筑新成的景点,据说是一个台湾商人开发的,取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不过按我的印象,这个名字起得并不贴切。
首先是地点不对。陶渊明是江西九江附近的人,归隐时回到故里。史书上也没说他到广西旅游过。他的“桃花源”,据考应该在武陵源一带,和桂林阳朔差之千里,两地的地质地貌也不相同。硬要把陶公拽到阳朔安家,只有解释为“名人效应”了。不过,阳朔的山水已经很美,用得着再拿陶渊明来做广告吗?
其次,也许是因为那天别的景点不开放吧,到“世外桃源”的游客极多。大家挤在入口,排长队坐小船进去游湖。园内也是一派热闹景象,笙歌燕舞,如同赶集;即便是个“桃源”,也只能冠之以“世内”了!
不过这“世内桃源”也还有别致的地方。山水的清亮怡人是不必说了;园内的建筑据说是融合了侗族竹楼的式样,以黑色为主,白色勾勒,在青山绿水中永远鲜明。而揣摩着陶公的意思建造的“渊明山庄”,是参照了苏州和广西园林的风格而设计的,通透宽敞,又不太过精致,让我很喜欢(咱是个“粗线条”,喜爱大气、简洁的风格)。再加上园内展示的文房四宝传统工艺和少数民族的风俗,更添了几分情趣。
“百闻不如一见”,咱还是贴照片吧——
“我看青山多妩媚”:
 
 


“水乡侗寨”:造化人工皆天成




临水依山“绣球楼”:


“抛绣球”表演:楼下有一群人在等着“桃花运”。



没接到的话,不妨买只绣球给自己



少数民族表演织土布:织布机挂在腰间,手、脚、腰都要配合工作,远非一日之功!


纺车如今少见了,只有老奶奶们会用:



这姑娘在织有图案的花布,是高技术含量的活:



更高技术含量的:美丽精致的领带,竟是这样手工绣出来的。担心她的眼睛!


    

喜欢这土气的花样;是桌布吧?



“渊明山庄”一角:开窗有这样的美景,不思返也!





荷塘青山两相望:


人在画中留倩影:


   
“风雨廊桥”息风雨:



我匆匆游过,心有遗憾。幻想着在一个游人稀少、气候宜人的清静日子去,不跟团,不赶车,逍遥自在地感受这好山好水,那么“世外桃源”当会名副其实;且不枉陶公“被广告”一场了!

桂林游:骑行阳朔

我们歇脚的旅店,在阳朔最热闹的西街口;住进去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旅馆大堂的侧面就有个旅行社的柜台,一个美眉给我们介绍了附近的景点:大榕树、蝴蝶泉、月亮山、十里画廊。这几个都在阳朔西南的一条线上,可以骑自行车去,十块钱租一辆车。咱家的那三个都想去,唯独我心里打鼓。
说到骑车,咱有个情结。三十年前,我上班下班都得骑长长的一段路,还要经过一个大坡,坡底是个三岔路口。有次下坡,冲到底的时候对面来了一辆公共汽车左转,我瘁不及防猛刹一下,虽然没撞上汽车,却摔了个嘴啃地,新裤子也扯了个大窟窿。从那以后,咱是“一朝经蛇咬,十年怕井绳”,骑车就怕撞;可越怕撞着什么,我就越看着什么;越看着什么,还偏偏就撞上什么!
到美国以后,当学生时还骑过车,后来就“罢骑”了。那年小儿子小学毕业,学校组织他们到一个岛上玩,我也志愿去跟班帮忙。可孩子们决定骑车环岛游,这下我可犯了怵。要说我不敢骑车吧,还真不好意思。结果是同组的另一位家长“英雄救美”,自告奋勇地租了辆双人车,他管龙头,我只要使劲蹬就行了,这才免了被孩子们笑话。
言归正传。我先生和表姐见我犹豫,说没事,骑吧!一面就和旅行社的美眉订了车。我跟在他们后面,磨磨蹭蹭地到街对面的一家小院里拿了车骑上,连巷子都没出,就跌跌撞撞地倒下来了。(又一次验证我的名言“有自信才有成功”!)表姐笑说“原来是真的不会骑啊!”还好那租车的地方也提供向导服务;向导是个农妇,和我骑一辆双人车,我就安心地只蹬车不看路,悠哉游哉!
原以为这是一段“乡间小路”,没想到是热闹非凡的大马路。幸好有向导带着我们穿来穿去,走走玩玩歇歇,全程花了四个小时。

还是晒照片吧 ——
“大榕树景区”,一池池的荷花待放;如今荷花不出奇,难得的是背景:




大榕树用栏杆围着不让人亲近,咱就远远地拍张全景吧:



一条大河经过这里,两座青山夹道迎送:



好热的天,人和马都要凉快凉快:



这母女俩花钱租衣拍照,难得小女孩也能找到合适尺寸的“戏装”。大热的天,穿戴成这样热不热?照相的业主赶紧说:“不热不热,这衣服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为了保护隐私,咱只好让美女的脸蛋受点委屈了。)



浅浅的一汪水,竟能装下这么多的倒影:



老牛想是退休了,陪主人接待游客。荷塘依翠竹,悠然见南山



向导带我们到月亮山景区的背面,说是这一面不要门票尽着看:



在“蝴蝶泉”没见着泉,却喜欢这两山之间的索桥:



“蝴蝶泉”半山腰观景:


到得太晚,只赶上歌舞表演的尾巴;若和演员合影,每个演员要价十块钱一张:


遇龙河上的“工农桥”,是竹筏漂流的一个上岸码头:




十里画廊就这么游过。难得骑车,别的都行,就是颠得“后座子”痛。想着回去以后得弄辆自行车练练,争取告别“恐车症”,呵呵!

(待续)

教育视点:有自信才有成功

在美国,最重视教育的族群是犹太裔、华裔和印度裔。撇开犹太裔不谈(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咱的不同),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东方古国的教育理念是挺相近的。咱老中鼓励孩子在功课上“争上游”,那老印家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乘法口诀,咱们教孩子背到99,而老印是背到2020。咱们的孩子去课后的数学“加强班”,老印送孩子去“超加强班”还不够,据说在家开派对也让孩子们比赛做算术。凡是华裔和印裔学生多的学校,课业上名列前茅的大多是他们。美国的老师们,本来就以鼓励为主;这些学业不错的孩子们,当然更是信心满满。
我的一个印度同事有次和我聊天,谈起孩子的教育。他说,“我儿子自以为他什么都能做,真让我担心。”他儿子当时在上高中。
我说,“好啊,有自信是好事啊!”
他摇摇头,苦笑一下:“嗨,那是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美国老师给他太多的鼓励;可我知道他的真实能力。”
我听他讲完,笑说:“你不用担心,现实会修正他对自己的估计。他将来走进社会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了。气可鼓而不可泄啊!”同事莞尔。

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相信。我认为,人有了自信才可能成功。无论做什么,假如没有自信,那是未战先败,更不用说“愈挫愈勇”了。
不信的话,看一看得了忧郁症的人就知道了。我曾经亲眼见到能力很强的人,因为得了忧郁症,对自己顿生怀疑;昨天还能做得很好的事,今天忽然觉得做不了;因为觉得做不了,就不去做,也就真的做不了啦。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朋友,在您自己的经历中,是否曾经因为信心不足而放弃机会?或是因为信心不足而功亏一篑?
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孩子的后盾,支持他们的理想,鼓励他们的自信。如果他们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到了实践中会碰钉子,会遇到外界的压力;他们也许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挫折下丧失勇气。这时,我们更是他们的城堡,是他们疗伤的地方,恢复信心的地方,修改计划、重整旗鼓的地方。他们需要理解和鼓励,需要睿智的顾问,而不是泼冷水、吹冷风的父母。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我那位印度同事类似。父母总怕孩子过分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将来遇到现实会受到挫折。这个担心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总是给孩子泼冷水,使他们失去自信,不敢去尝试没做过的事,那是对他们人生的极大限制。
其实,“有自信”和“过分自信”是两码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强项和弱点,找到克服的方法或是扬长避短的策略。这要求我们了解孩子,看到他们的潜力,做他们的朋友和老师,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一步一步地增强自信心。我们对孩子的鼓励,不应该停留在空泛的“你是个好孩子”上,而应该具体、实事求是、有分寸。比如肯定孩子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具备的某种能力,并且告诉他们好在哪里。
“有自信”和“自大”也是两回事。前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后者是不相信别人也有能力。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自信却不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卑不亢”。想让孩子避免“自大”,就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别人也有能力,有长处,甚至有可以弥补自己短处的长处。不过,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家长首先要尊重别人的孩子,指出他们的优点,鼓励孩子们互相学习。假如我们这样做了,孩子们也会互相尊重的。反过来,处处拿自己孩子炫耀的家长,其实是在助长孩子的“自大”。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许您的孩子在学校不出色、没人注意,但这不应妨碍您对孩子的爱和信心。相信他,他也就会相信自己。这世界上让孩子们失去信心的因素很多,但不应该是身为家长的我们!

桂林游:大水漓江


第四天:多云到晴。我们终于上了桂林到阳朔的船,一路顺水下漓江。
这一段航程,是我盼望已久的。从网上看到漓江春景的照片,那清澈、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翠绿的山峰,细细长长的竹筏上,站着撑篙的渔人和他的鱼鹰,让人爱得眼睛都挪不开。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之间,定是天底下第一件爽心悦目的事!
谁知这满腹的期盼,却被漓江上游连日的大雨给浇灭了。清澈变成了浑浊,绿水变成了黄河;虽然沿途的山峰依然秀丽,却因少了它们的另一半而花容失色,令人好不遗憾!
不过,比起前几天不得不放弃这段旅程的游客来,我们又算是幸运的了。不看水,总还能抬头看山,而且那是什么样的山!像婴儿的手指,像少女的乳峰,像墨客的笔架,像壮士的盔甲,一座座拔地而起,随情恣意,它们是怎么“长”成这样的?
因为水大,江中小小的绿洲都没入水中,只露出半截高的树木。漓江两岸,是一片片浓密的凤尾竹,据说那是1960年代,按周恩来总理的建议栽种的。记得文革中有一首歌唱到凤尾竹,属于那时屈指可数的好听的曲子。因为那曲调的婉转,我一直把凤尾竹想象得细而长而弯。如今真的见到它:一丛丛,一蓬蓬,柔而有骨,用来比喻美人的腰肢是再合适不过了。
为了把积压了几天的客人运到阳朔,旅游公司调动了大批的船,搅得江面倒影全没了。拍出来的照片,都留下了黄黄的水色,让我心有不甘。挑了一张转成黑白的,水不黄了,可是山也不青了,失去了生气,不如彩色的原版。对比一下:


午饭在船上供应,除了份内的盒饭,也可以另买河鲜。江面上间或可见穿梭的小船,是渔民们在给游船送去新鲜的鱼虾。这能干的女人,独自操作着小船运送鱼虾,在我们的船前急急地驶过:








有名的“九马画山”石,你能看出上面“画”了几匹马?


这里的民居,有徽州建筑的特色,据说是古代徽州的移民带来的。山坡上有农民的田地,种起来一定很辛苦。






迤逦的凤尾竹:






当地人说,只要上游三天不下雨,漓江就会恢复她的澄清。假如没有时间的限制,我愿等!等它的清纯,等它的平静,等它的晨雾,等它的月夜
等得起,那是最奢侈的旅游。

教育视点:假如有了新瓶…


“新瓶装旧酒”,这是鲁迅先生用过的比喻。他的原意是,新的形式可能包含着旧的内容;好比换汤不换药,遮人耳目而已。
前两篇“教育视点”的拙文发出以后,有不少朋友在评论中指出体制的缺失。我同意这些朋友的意见,不过我也认为,任何制度都是人建立的;制度要靠人去改进,更要靠人去维持和运作。体制的改变,离不开人的观念的改变。没有观念的改变,新的体制不但不能发挥作用,而且很快就会蜕变,逃不脱“新瓶装旧酒”的命运。
撇开如何建立新体制不谈,咱们不妨假设,N年以后,国家和教育都有了更好的体制。问题是:我们的观念能够支持新的体制吗?
比如说,在新的体制里,学校由纳税人直接监管。作为纳税人的我们,用什么标准去评判学校领导的优劣、衡量学生的成功、教师的水平?我们如何选择校长?愿意花多少税款去办教育?如何监督学校的运行?会给教师讲课多大的自由度?会允许学校对学生作什么样的惩罚和奖励?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作为家长的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能不能尊重孩子?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和自信?会教育孩子学什么、怎样学、做什么样的人?分数不再是第一,那么,什么是重要的?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简言之,我们如何做父母?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学校不再有“升学率”的压力。身为教师的我们,会如何对待学生?我们能不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我们如何选择教材、课题,让孩子们有学习的兴趣?我们如何尊重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自尊和高尚品格的人?
假设在新的体制里,社会对下一代的教育成长有更大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肯不肯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让孩子们到我们工作的场所去实习、教他们学习实际的知识、帮他们了解我们的职场、给他们的球队做教练、带他们参加慈善活动,等等等等,而且是对不相识的、别人家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任何好制度的运行,都需要以社会公德为基础。假如没有公民的人格、尊严、自信心、诚信做基础,还有什么好制度能够持久地运行呢?我们历史上“新瓶装旧酒”的例子是太多了!
酿“新酒”需要时间。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1940年代就发明了。可是它的大规模应用却在几十年以后。互联网的发明在1960年代,而直到一代人以后才有全面的推广。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观念改变得没那么快。新技术的创新者往往是年轻人,而新技术的推广者却往往是中年人。年轻人接受了新理念、新技术,当他们到了中年,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和中坚力量时,才有那个能量推动潮流,改变行业。
科学技术上的进步是如此,社会的进步也是如此。所以观念、文化的变革,不能落后于体制的变革,而应该超前。这可不是我的观点,智慧的前辈们早就说过了。
朋友们,在打造“新瓶”的同时,让我们开始酿“新酒”,从改变我们的观念做起,为孩子们铺路。也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努力。但我相信“新瓶”是会有的,“新酒”也是会有的!

桂林游:七色芦笛


第三天大早,雨停了,太阳像捉迷藏似的忽隐忽现。按计划,我们要乘船去阳朔。一切准备就绪,却接到旅游公司的电话,说漓江水位超过了警戒线,所有的游船都停了航;什么时候恢复还不知道。
好在我们可以等。既然不能“玩水”,那就去“游山”吧。桂林周边的岩洞多多,都从广告册子上向我们招手。芦笛岩,七星岩,冠岩,…各有各的特色;最终选了芦笛岩。它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被人发现了,可算是溶洞的经典。就像去北京一定要去长城,来桂林不去芦笛岩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我看过一些不同的溶洞,包括号称世界最长的猛犸溶洞(Mammoth Cave,美国肯塔基州)和挂满仍在生长的紫水晶的卢瑞溶洞(Luray Caverns,美国佛吉尼亚州)。有趣的是,中、外在如何展示溶洞上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来说,美国的溶洞里尽量用接近自然的照明光,以显示岩石的本色,好比素面朝天、不加修饰的农家闺女;而中国的溶洞,则大都用多色彩光来营造缤纷的景象,像是浓妆重彩、衣着鲜艳的京剧花旦。一个是写实主义,另一个是浪漫主义,哪一种效果好呢?大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青菜,各人各爱吧。我想,用彩光更能显示想象出的一些形象,更有戏剧性,但是对灯光设计的艺术性也要求更高。况且每一处的景色都要根据那里的岩石形状来定,别需匠心,不能千篇一律。配色也很重要,比如大红配大绿未免太乡气,而且有眼花缭乱的感觉;配得恰到好处并非易事。
芦笛岩的灯光配色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尤其是那些以蓝色为主调的场景,比较柔和。随着导游的讲解,不同的灯依次亮起来,然后又熄灭了。咱拍照片的速度跟不上导游的讲解,拍着拍着就黑了。好在我们是“散客”,不必跟着大部队赶路;原地等下一拨的游客过来,就又可以拍一轮照片。
咱不是行家;这里用自己看着是否“顺眼”为标准,贴几张照片让大家评头品足:
沿着走道是浅浅的地下湖,让游人置身于梦幻之中:

向下游的金鱼唯妙唯俏,尽显彩色灯光的妙用:

倒挂的莲花座,全靠灯光来定义:

数丈高的石幔,打上大红的色彩,像舞台的帷幕,很有戏剧性:

蓝色的主调,柔和养眼:

顶天立地的“龙柱”,像是雕满了故事的图腾:

如果打成深深浅浅的绿色,也许更像桂林的山水?



这倒是接近原色的,更利于欣赏钟乳石的质地:

这样的大红大绿,看多了必定视觉疲劳;还好绿色用得简约,不至于眼花缭乱:

结束以前,有雄狮送客;假如是单色,就不太容易看出形状了:

出了溶洞,是洗净铅华的青山绿水:



附:贴两张美国溶洞的照片作对比:

猛犸溶洞一景(转自互联网)



卢瑞溶洞一景(转自互联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