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成长要有空间

本图转自互联网

植物的生长,是需要空间的。在石缝中受着挤压而艰难生长的树,也许合适供人观赏,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人和植物一样,也需要成长的空间。

去年读过美国一个机构所作的调查报告,跟踪高中生们日后在社会上是否“成功”。调查的结果很有意思:在高中非常亮眼、出人头地的学生,到了社会上虽然不乏出类拔萃者,但其总体的表现却是平平;另一方面,被人看不起、受到同学歧视的学生,到了社会上一般也处于劣势,无所作为;反倒是平平常常、不起眼的孩子们, 到了社会上能够发挥潜能,颇有成就。这个结果令人跌破眼镜,值得教育者和家长们深思。【注】

主持调查的专家们认为,是宽松的环境给了“中不溜”的孩子们特殊的成长优势。

为什么在学校很亮眼的孩子们到了社会上常常不能保持他们的优势呢?其中的原因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也许是太顺利的孩子经不起现实中的挫折,或是他们感到更高的期待而压力太大,或是经历了被人追捧以后觉得不过如此、不再有动力... 外界对他们的期许成了约束他们成长的无形的“石缝”。 

而在中学被同学歧视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容易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也很难得到自由发展。这些孩子的负面经历,同样给他们筑起了心墙,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

“中不溜”的孩子们,没人时时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没人苛求他们,来自外界的压力最小。他们的缺点往往得到宽容,优点则可能受到鼓励,因而有更多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更会选择探索和实验,不怕犯些小错误,从中得到了锻炼。他们到了社会上,反而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后发制人”,或者说是“有后劲”。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必须提供各种发展机会,使各种人才都可能成功。在这样的社会里,“输在起跑线上”不一定意味着“输在终点”。

为什么选择高中生来作跟踪,而不是更早呢?我的看法是高中阶段是绝大多数孩子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段,高中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立志与自我定位。
由此看来,孩子在中学优秀与否,并不能“定终身”。作为家长,要看长远一些,鼓励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假以时日和栽培,不起眼的“中不溜”是能长成栋梁之材的。


【注】此文发出以后,有几位朋友指出中国几年前也有类似的调查,结论是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群体更成功。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更有意思了。国内的调查,是看学习成绩的,以分数来划分,不包括学生的其他素质如领导能力、情 商等。而美国高中亮眼的学生,一般是很活跃、高情商的,也大都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即使是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后的表现也不如中不溜的学生,耐人寻味

也读《新别离》





孤陋寡闻的我,最近读了资中筠『黄遵宪的《新别离》诗』,才知道黄遵宪这个人。他是晚清的“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几度出洋,包括东洋、西洋、南洋,是著名的维新派成员,倡导立宪和民主(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8714.htm)。他的诗作,极受梁启超的推崇。
资中筠介绍的这一首《新别离》,写的是他出使美国前与夫人的别离。据说黄遵宪的诗作大气磅礴,只有这一首写夫妇眷恋之情。诗从妻子的角度写来,极有新意;文字又近于白话,流畅易读。我从网上找到,抄录于下,边读边议论:

新别离
— 黄遵宪作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以上这段,资中筠称为“送别”。妻子将丈夫送上远洋轮,想到的是这种送别远不如古时候长亭送客的“人道”。到时到点,必须上船,不能逗留。汽笛拉响,起锚远行,容不得亲人缠绵别离。送的人还没回到家,船上的那一个已经到了天尽头,无情也!
虽然无情,却是快捷。妻子于是想到夫君归来之时,愿他乘着更加快捷的轻气球,速速团聚。
想到我当年第一次出国,丈夫、父母、公婆一起将我送到上海机场。母亲的泪眼,父亲的笑脸,我都不忍心看。那时没有安检,但是出了海关家人就不能再送,当然更没有“一亭又一亭”的流连。父母在机场外面仰望天空,猜测着哪一架飞机里有我,直到过了起飞的时间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上面这节,资中筠题为“接电报”,写的是妻子收到报平安的电报,又欢喜、又悲叹的心情。喜的是夫君平安,叹的是电报陌生又简略,还是经过数次转译的,怎比得夫君手书,传情达意?看那电文的墨迹,倒像泪痕,更加思念夫君。恨不得化作闪电,一瞬间和他团圆!
我当年连这报平安的电报也没打。贴了“航空”标签的信,要一个星期才能到家。我每星期至少寄一封,三、四页纸是常态。我先生没我勤快,两周一封,而且“惜墨如金”。父母的信,常是二人共写;父亲开头,密密麻麻的字有两页;母亲结尾,松松散散的字也有两页。
后来先生家里装了电话,我们试着通话。先在信上约好了时间,早几天就开始盼着。可惜的是,他家住在城郊,线路不好。尽管我们大着嗓门喊,对方也听不清。那时中美之间的话费每分钟要几块美元,我们喊了两分钟,除了“喂”,啥也没说成。这样试过两次,只好放弃了,仍然依靠书信传情。“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真是传神之笔!
我的学长中,有人想出妙法:录一段音在磁带上,剪下来放在信封里寄回家;另一头的人,把这录着千言万语的磁带接起来,再放出来。虽然不是“互动”,却比书信的容量大多了。
如今通讯发达,电邮、电话、视频、音频,岂止是报平安,报啥都行。不过黄遵宪“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的理想,还是没有实现。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上面这节,资中筠题为“见小照”。妻子见到夫君的照片,先是欣赏一番,然后揽镜自照。再把照片放在镜子旁,想象夫妻并肩的情景;可想象毕竟是想象,“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啊!
拍照片、寄照片,那时是我们留学生的大事。寄给父母、妻子、丈夫、孩子,万里之外,聊慰相思。尽管生活中有挫折,有辛苦,照片上一定是眉开眼笑,“报喜不报忧”。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牵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最后这一节,资中筠题为“梦寻”。妻子在梦中飘洋过海去寻夫君,却因为时差,没有见到他。一边的夜,是另一边的白昼;“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尽管如此,相思爱恋之情,深得连海水也量不尽!
这首至情至性的诗,道尽相思,却无伤感之词。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真切、感人,让我为之心动!

2012624

做几天“孝顺女儿”

得知我要回家探望父母,远在新西兰的好友打趣说,“这几天不来干扰你了,你先做一个孝顺女儿”,她的体贴令我莞尔。

以前发的《爸爸》一文,让善良的博友“爱城悟空”叹气,说感到结尾“欠欠”。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故事是一个悲剧,不过后来的结尾却比主角们预期的要好得多。我父亲在“右派改正”以后与母亲第三次结婚,二老相伴至今,都已八十多岁了。咱也就像那年春晚唱的,“常回家看看”。

父亲身体尚好。他开玩笑说,别人见到他总有几句恭维:某老,你红光满面!(皮肤过敏的结果。) 你牙齿很好!(都是假牙。)你声音洪亮!(听力不佳,所以说话大嗓门。)不过父亲依旧才思敏捷,却是真的。孝顺他最好的办法是陪他聊天;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他的知识之广,记忆之好,让我自叹不如。

除了“演说”,他还总给我准备几本书,让我带回去读。今年有五本《资中筠自选集》和一本章诒和的《云山几盤,江流几湾》。我刚开卷读资中筠,很对胃口。知女莫如父也!

不但是书,父亲喜欢的美食,有不少也是我的最爱。外婆从前做了红烧猪脚,父亲和我是要抢着吃的;家乡的面条自然不必说了,他这次特地带我和小儿子去了一家“面文化展示馆”,连参观带吃面,花去若干大洋。昨天又自己去买了猪耳朵,伸筷子的基本上只有我们父女俩。人说“会吃的人才会做菜”,咱家平时是父亲做菜,母亲采购,各尽所能。

小儿子上次回国是两年以前。这次回来和外公下象棋,被外公称赞“棋艺大长了”。一盘棋下完,两个人都面红耳赤,外公险胜。又下一盘,外公大胜,高兴之余再教外孙几招。

我父母都是计算机盲,一辈子也没碰过键盘。去年我给母亲带了一个“苹果二”。她舍不得那价钱,连说不需要,让我带回美国退掉,被我一口回绝。母亲只好拿纸拿笔,仔仔细细记下每一步操作。到我离开的时候,勉强能够收邮件。

一年不到的功夫,母亲收电邮已经很纯熟,而且常来我的博客浏览。几乎每天都有老朋友寄来的各种文件,内容从国家大事到健康大事,应有尽有。母亲起得早,先看会儿“苹果二”,读到喜欢的文章再推荐给父亲;两人都读了,兴犹未尽,还要议论一番。母亲告诉我,自从有了“苹果二”,她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如今真是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母亲注意到我的几位博友:“小动物”、“什刹老人”、“竹临风”、“郑协群”、“邪妹”、“基辛格”、“清茶”、“紫竹”等,我就向她介绍了这几位。母亲读了“紫竹”关于艾灸的文章,已在认真考虑要不要去学艾灸。读了郑协群的博文,直说“这个老师不简单,经历那么坎坷,吃了那么多苦,还是那样乐观。”我教母亲如何点击访客的“脚印”去浏览他们的博客,这样我们就可以“母女共友”了,呵呵! 

母亲的耳朵越来越不灵,十句话只能听到一句。每次回家,我都动员她去配助听器,每次都以我的失败告终。她固执地认为助听器戴着不舒服,没有用,不解决她的问题。我抬出“亲子交流”的大道理,她却说“不交流也没关系”,“听不见反而心静”,横竖不要助听器,叫我没辙,想孝顺也孝顺不起来啊!

父亲曾经耳朵很背,面对面讲话还能驴头不对马嘴,闹过许多笑话。有次他的老朋友来访,那朋友耳朵也不好;两人并排坐着,却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看上去是两个人聊天,其实风马牛不相及,看得我笑翻了。可是这几年,父亲的耳朵却越来越好,现在听力几乎正常了,打电话、谈天都不成问题。是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平时的保健品无非是我带回来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鱼油、蜂王浆,并没有什么贵重补药。

父母亲一个属龙,一个属蛇。咱不懂也不信命理,不知道这龙和蛇是什么样的缘分。他们一辈子分分合合,沟沟坎坎,到如今总算能够在一起颐养天年。只是我远在天边,一年也就只能做这几天的“孝顺女儿”了。

2012619



云南:人物印象


来美国的第一个暑假,打零工挣的钱刚好够买一只Pantex ME的相机。很大众化的相机,但对我来说足够了。那时无家无口,常常在周末起个大早,出去拍照。这只相机跟了我很多年,纪录了留学生活的点滴。

工作以后,每年的假期都喜欢出去跑。美国的国家公园精华多多,好景连连。从1999 年开始,每年回国也都留几天旅游。吸引我的,除了美丽的景色,还有多彩的风土人情。我先生拍录像,而我还是喜欢拍照片。一机在手,可以弥补一些不会画画的遗憾。

有了数码相机,对我这样照相技术平平的人来说方便多了,因为可以拍上一大堆,不费换胶卷之力。 拍多了,总有几张好一点的。 这里挑选一些与大家分享。2002年去了云南,从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虎跳峡。这些地方都是旅游胜地,网上精彩的照片不计其数。咱这十年前的傻瓜相机,无论如何是比不上如今的单反了,呵呵!挑几张不常见的照片晒晒吧。 

去昆明西山的那天清晨,大雾濛濛。从缆车上看下去,有几位“渔翁”晨钓,像极了一幅天然水墨画。

滇池晨钓

在昆明民族村见到的姑娘们,多么清纯可爱!
织女

绣姑

纳西族妇女以吃苦耐劳著称。在丽江城中心的四方街小广场,每天都有穿着簇新衣饰的老太太们聚集在那里晒太阳,到了钟点就唱歌,却很少见到她们的笑容,有意思。
丽江四方街纳西族老太太聊天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姑娘做的饼,比棉布还要薄的皮,包上草莓馅、香蕉馅。
丽江第一饼

挑战者征友

“东巴”是纳西人的宗教。地上画的是东巴文化中的天堂、人间和地狱,劝人行善。

戴眼镜的东巴神父

纳西族的妇女很能干,男人们很享福。平时没多少事儿, 晒晒太阳,唱唱歌,“琴棋书画”,消遣而已。这是在丽江扮演“马帮”的纳西男人。

纳西男人

吹青叶哨的纳西人

纳西古乐会馆

在这里听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精彩的演奏和更精彩的讲解。 演奏者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不知如今是否健在。  

纳西古乐,其实是保存下来的汉族古乐。朱元璋当皇帝以后,派兵驻守云南,随军也带去了乐队。由于云南的封闭,这些古乐得以保存,而在中国的其他地方却已经失传或演变。大研纳西古乐队曾多次赴海外演出,演员个个都是国宝级。七十多岁的讲解人宣科,学贯中西,以中、英文介绍,幽默,辛辣, 妙趣横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尼族姑娘从小就学会按摩
游洱海时,船上有几个爱尼族姑娘给游客们按摩。 这个姑娘和她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给我们讲了她们的故事。

爱尼族实行一夫多妻制。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是用唱歌来表达的。歌唱得好的,就会有几个姑娘愿意嫁给他;而不会唱歌的就会娶不到老婆。 这姐妹俩的爸爸很会唱歌,所以她们有三个妈妈。三个妈妈们和平共处,从来不吵架。家里的男人们是不做事的,只管唱歌,琴棋书画;事儿都是家里的女人们做。女孩子生下来,就要学习侍候家里的男人们,包括自己的兄弟。侍候他们也包括每天替他们按摩,所以这些女孩子们都有好手艺。地里的活也是妇女做,爱 尼族会唱歌的男人是很享福的。

如今旅游业发达,许多姑娘们就都外出打工。这两个上了旅游短训班,来船上按摩。 挣来的钱送回家里,养活男人们。自己省吃俭用,连家也不太回,为了节省路费。

爱尼族的妇女辛苦一辈子,直到自己成为家里最年长的女性,才能享受别人的侍候。

我问姑娘们她们将来愿意嫁给爱尼族的小伙子,还是外面的小伙子。姐姐说曾经有一个外国游客要和她好,不过家里不同意,就算了。她们的父母一辈,还是只信得过爱尼族的小伙子,因为是看着长大的;一般不愿意自己的女儿找外族的男人。

政府法律上不承认多妻制,所以只有第一个妻子有结婚证,后来的妻子们都没有法定身份;不过这对她们不是个问题,只要丈夫会唱歌就值得为他牺牲一辈子。

听得我半晌没话说。

赣东行:婺源散拍


   周末,贴几张婺源的照片。不过婺源的美已经被人拍了无数,咱就贴点儿没那么美、却让我心动的吧。 


前年仲秋回国,和几位大学同窗一起去了江西,第一站歇在婺源县城。那时刚过国庆长假,婺源很冷清,不过咱要的就是那冷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婺源的质朴无华。婺源在古时候和安徽同属徽州,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

所到的几个村庄中,我最喜欢理坑,因为它至今仍然保持着质朴的外貌和民风。开车过去,一路上山迴水转,景色秀丽。不过若住在那里就成了“隐居”,出山不是那么方便。宋朝朱熹的家乡离理坑不远。据说那时因为战乱,中原地区的大族人家躲到徽州,带来了文化的种子。 

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村子,两岸是白墙黑瓦的老屋,河边是綄纱洗碗的女人们,间或有三两白鹅在水中嬉戏。导游的小姑娘带着我们在窄巷中穿梭,小小的店铺摆着手工艺品、茶叶、蜂蜜,家家的院子种着葱绿的蔬菜。

村子周围的农田已经收割,很遗憾没有看到金色的稻浪。每年二、三月间月,婺源的梯田开满了油菜花,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眼球,我们如今只能想象那盛况了。这里和江南一样,到处有水;不同的是周围的山。因为是山地,梯田随处可见,耕种也是很辛苦的。


印象理坑

忙得开心

晒谷
别睡,再吃点!

何年深巷?

桐油果熟了
多少辛苦多少甜?
村前的小河(李坑)
山墙上的“民间文学”

农家写生

处处晒场

理坑

闲了竹筏(李坑)

晚归(李坑)

路边的野花偏要採






女孩要读奥斯丁


简.奥斯丁(图来自互联网)

这个题目在我心里已经存了好久;每次下笔都犹豫不决,不知道我是不是太古老了。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肉欲横飞的社会,眼睛耳朵一面忍着“买处”、“嫖妓”、“二奶”、“小三”的熏,一面又受着“极品女人”、“气质教育”、“白富美”、“知性女子”的陶,真不知什么是真真切切、值得女孩子们引为精神榜样的女性典型。
我对“极品女人”的说法,很有一点反感。“极品”两字,好像在形容可买卖的商品如海参、燕窝之类,而不是人;这本身就缺乏了对女性人格的尊重。而且,许多人向往的“极品女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女人既然是人,就不会完美,即便修行千年万年,也不会完美。像白素贞那样,一喝了雄黄酒就露了原形。我觉得,与其空洞地赞美“极品女人”,不如鼓励女孩子们读一些好书,认识一些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可爱可敬而又有缺点的、活生生的女性人物。
书有两大类:一类是“务实”的,教人处理实际事务;另一类是“务虚”的,帮人陶冶思想情操。前一类咱就不说了,后一类看似可有可无,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在塑造我们的人生。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对女人的“情操”大有影响。
咱们中国文化,从古至今的诗文里有足够的女性人物可以解读,包括可作为楷模的。比如花木兰,且不说是不是真有其人,就按那《木兰辞》里塑造出来的形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是足以对女孩子们给力了。不过我的感觉是,咱们文化里的女性人物,常常不是离我们太远,就是靠我们太近,作为精神楷模总有点欠缺。太远的缺乏细节,难以给人有血有肉的印象,难以“潜移默化”;太近的失去了距离美,不能略带仰视地去看她们,也就少了那种精神楷模的魅力。《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倒是不远不近,可惜她们的命运都那么不好,很难作为现代的女孩的榜样。
我之所以甘愿冒着“太古老”的嫌疑,向女孩子们推荐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 的作品,就是因为她的女主人公们,离我们恰恰是不远也不近的。
.奥斯丁,在英语文学中的声誉可比莎士比亚。(奥斯丁生平简介,可见:http://www.woyouxian.com/author/a01/janeausten_cnindex.html#intro )她出生于1775年,正当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中国清朝乾隆皇帝40年。那一年,也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离世12年以后,奥斯丁的女主角们,也就比林妹妹宝姐姐晚生了几十年。
虽然只晚生了几十年,奥斯丁的女主角们和大观园的女主角们却很不一样。她们大多是英国乡村绅士家庭,属于当时的中产阶级;她们活动的场所范围和视野比中国的闺阁小姐们大得多,乡村的田野、海边的小路她们都去得;她们可以自由恋爱,也有很多的社交场合接触异性。不过,当时的英国女性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家产只能传给最亲近的男性子嗣,不能传给女儿和妻子。所以,对于女孩子们来说,婚姻是头等大事,要嫁得好;而嫁得好不好的世俗标准,是夫婿的财富和爱情。简.奥斯丁的女主角们,生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却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不向世俗的婚姻观念妥协,追求真爱,也得到了真爱。
奥斯丁的作品不多,完整的小说有六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傲慢与偏见》。奥斯丁的人物,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来,栩栩如生,性格各异,读来如见其人。她的故事情节曲折,没有惊涛骇浪的跌宕,却常有柳暗花明的转折。她的文笔清新,没有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花哨和夸张,娓娓道来,幽默机智。对于小市民的俗气,她用温柔的讽刺笔法写出来,极具喜剧效果,又让读者对他们心存同情。
我是奥斯丁的粉丝,喜欢她所有的作品,尤其是《爱玛》、《劝导》和《傲慢与偏见》。根据她的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我也都反复看过,甚至不止一个版本。我喜爱《爱玛》中爱玛的天真、善良、机敏、任性而又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劝导》中安妮的执着、忍耐和贤惠,《傲慢与偏见》中丽萃的直率、正义、勇敢和不惧权势。她们的出身有贫有富,教育程度有高有低,却有着共同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女性的魅力和智慧。我读着她们,亲近着她们,为她们的挫折而心疼,为她们的进步而欣喜。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她们高尚的美德与脱俗的情操却是我们能认同、接受、欣赏和作为楷模的。 她们离我们有点远,却又不太远,正好能让我们微微仰视。
除了着力塑造的这些女主角们,奥斯丁笔下还有令人难忘的众生相。乡绅贵族中,有正直高贵的,也有虚伪的、势利的、虚荣的、充满偏见的、自私自利的、长舌刻薄的,被她描写得入木三分。乡村的小人物们,他们的性格弱点和喜怒哀乐也被奥斯丁从侧面刻画得得生动真实。奥斯丁写出了女主人公们对周围人群的看法和态度;她们待人接物的真诚、谦卑和宽容,与她们的人格尊严一样地令人敬重。
“女孩要读奥斯丁”,并不是说男孩子就不该读。奥斯丁笔下的男主角们也是很有男子汉心胸气度、自强不息的人物,是西方女孩子们心仪的对象。2001年出的电影《布里吉.琼斯的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演绎的就是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其中的男主角,很得年轻女性的推崇呢!

我相信,无论什么年纪的女人,都有一个单纯浪漫的女孩藏在心里;只是也许尘封已久,连自己都忘了她的存在。读奥斯丁的书,或许,或许能把那个深藏的女孩唤出来,让我们的目光重新清澈,让我们的皱纹得以舒展,让我们的心地坦荡而善良,让我们的微笑成熟而灿烂





读奥斯丁的小说,原著当然最好。任何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会走样的。这个网站有中文版和部分英文原版,朋友们可以自己选择:http://www.woyouxian.com/author/a01/janeausten_cnindex.html


在线观看电视剧(英国BBC电视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