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是江苏省最北端濒临黄海的一个县份,原为阜宁县的一部,盐碱土,位于废黄河以北,本是一片莽原,尽长盐蒿草、黄蒿草。解放后,在这里推行过军垦,有若干规模甚大的农场,东直农场是其中的一个。东直,是华东军区直属的简称。之后,改为劳改农场,是劳改犯聚押之地。一九五八年初,改为劳教农场,但所有的管理人员、规则和设施,悉依旧章,都是劳改农场的一套。”——
摘自父亲的回忆录
百度百科对东直农场的介绍在“黄海农场”的词条之下:
农场的由来
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央决定将国民党的一些高级战俘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三野的“高级军官训练团”(对内简称“战俘团”),即华东三野教导团,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当时,在如何对待战俘问题上,党采取了“改造战俘”和“给出路”的政策,这也就是新中国劳改事业的肇始;
1951年,华东三野教导三团改为军法处四科;
1952年,成立华东局军政委员会新人农场(黄海农场前身),军法处四科集体转业到农场织犯人进行劳动改造。劳改干部带领犯人一寸一寸、一亩一亩的开垦盐碱地,进行开荒、割草、挖河、修路、打海堤等劳动;
1962年9月至1963年底,南京、淮阴、苏州、无锡知青2303人到洪泽湖农场(含南京下放职工56人);
1965年11月,为了国家边防安全的需要,防止劳改犯和国民党集团里应外合,党中央决定,把大有附近的五个劳改农场与洪泽湖农场成建制对迁。就是把五个农场的劳改犯都搬到洪泽湖农场来,原洪泽湖农场的所有人员和物资都搬到黄海农场去;
1966年1月10日,国家将大有、民生、东直、新荡、潮河五个农场合并为黄海农场,黄海农场正式宣告成立。原来的五个农场分别用其原名,成为五个分场,如黄海农场新荡分场;同年响水县成立。
1966年至1969年6月,先后有南京、涟水、灌南、沛县、新沂、徐州、丰县、泗洪、宿迁、淮安、苏州等地知青10510人来场;
1969年11月,黄海农场以民生河为界,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七团和第八团。这就是后来七团、八团名称的由来。兵团期间,连云港、盐城、阜宁、陈港、南京、灌东盐场先后迁来知青2057人;
1975年8月,建设兵团撤消,七团更名大有农场,八团更名黄海农场。兵团撤消后,响水及灌东盐场仍有知青陆续来场;
1976年末统计,两场知青总数为7357人;
1978年底开始,知青大批返城;
1980年1月,大有、黄海两农场合并,称江苏省国营黄海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总公司;
......
朋友您注意没,这里头只字未提1958-1962年几千名右派在那里劳教的事儿,后来我受赠的一本《黄海农场场志》中也一样。显然右派分子们远不如战俘们重要,也绝对比不上下放知青的声势。因为改造国民党高级战俘是党的宽大政策,而知青接受再教育是最高指示,二者放在场史里都属名正言顺。唯有反右这个曾经席卷中国,把五十五万知识分子从精神或肉体上消灭的运动,却在1979年被中共中央作为“扩大化”定性,除了十几个“真正的右派”以外,其他活着的都被“改正”,回归“人民”的队伍。没能活到改正的,有不少就死在黄海农场的前身。也许因为这一段场史说好也不是,说坏也不行,暧昧尴尬,所以干脆就免提了。
父亲在回忆录中写到三个地方:大有舍的东直农场场部,他所在的四大队二中队,还有黄河故道中山河入海口的黄海海滩。大有舍如今是响水县大有镇,也是黄海农场的场部所在,这个好找;不过那里能看到什么呢?父亲当年只是经过,并没有停留。四大队,按父亲的描写,在大有北面大约三十里的地方,步行得三个小时。但经过六十年的变迁,GPS也好,百度地图也好,都搜不到,找起来恐怕不会顺利;能不能找到,说实话我一点也不乐观。只有中山河的入海口明白无误地标在了地图上,而且有公路可通。我查了一下天气预报,第二天有雨。于是我们决定赶在大雨之前先去入海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