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20)俄国歌剧





俄罗斯民族歌剧直到1830年代才开始兴起,比德语歌剧还要晚。尽管古代俄国在绘画、雕塑领域颇有成就,它在戏剧音乐方面却落后很多,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俄语的不精致。就像人们公认的歌德提升了德语的文学性,在俄国,是普希金提升了俄语的文学性。普希金的诗作和剧作,有四部被改编成歌剧: “尤根.奥涅金” 、“黑桃皇后”、“鲍里斯.戈东诺夫”、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知识界受欧洲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侵俄失败等一连串历史事件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他们希望保存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华,包括民间音乐。当时的俄国,音乐家不是个正经职业。当音乐家的大多是外国人,意大利人啦,法国人啦,俄国人自己是不去作曲的。所以早期的俄国作曲家都是业余的。他们有的是公职人员,有的是军官,有的是医生,只是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下海”去搞创作。彼得堡是俄国音乐兴起的中心。

格林卡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1842年)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被誉为俄国“音乐之父”。他20岁开始在彼得堡交通部任职,和普希金成了朋友。从1830年到1834年,他到意大利和德国学习音乐和作曲。《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他根据普希金的长诗改编的。格林卡的原意是请普希金来写歌剧的脚本,但是普希金和人决斗身亡,格林卡只好自己执笔,又请了几个帮忙的,结果剧本东拼西凑,不受好评。但是格林卡的音乐写得极其出色,后来柴可夫斯基称他为“奇才”。歌剧采用了大量的民族音乐素材和适合俄语演唱的节拍,在当时是很有创新意义的。


格林卡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开场时,基辅的大公正在大宴宾客,给他的爱女柳德米拉选婿。求婚的有三个年轻人,一个是骑士鲁斯兰,一个是东方的王子,还有一个是叫法拉夫。鲁斯兰被选上,大家正在祝贺新人,歌颂爱神,忽然天昏地暗,雷鸣电闪。柳德米拉在黑暗中被恶魔劫走,大公要三个求婚者去救柳德米拉,答应谁救成就把女儿嫁给谁。接下去就写柳德米拉如何得救。

在网上找到基辅歌剧团在彼得堡演出该剧的全部视频,很精彩。女主角年轻漂亮,唱做俱佳;其他演员也很出色;服装布景色彩华美,还有大段的舞蹈,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自己欣赏(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NzY5NTA4.html)。这里只专门介绍几个片段。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很有能量、而且旋律优美,是音乐会上常常演奏的曲目:http://www.youtube.com/watch?v=rPLvAv166q0&p=1201645501190B7C

在柳德米拉被劫走之前,是一段众人的齐唱。这段唱的节奏是2/4 3/4拼成的,“重----|----|…, 听上去很不对称。这是因为俄语的不对称节奏,而格林卡是在歌剧中使用这种节奏的第一人。这段唱没有和声,连乐队也用同样的旋律,这是格林卡有意为之,展示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音乐。歌词预示着后面的剧情。

请听合唱:
国内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NzY5NTA4.html(从第37分钟开始)

歌词大意:
哦,神奇、美妙的爱之神灵!
你将欢欣注入我们的心;
我们以你的权威和力量为荣,
普天之下都由你掌控!
哦,爱之神灵!爱之神灵!
你把我们悲哀的世界
变成充满幸福的天堂。
在那黝黑的深夜,
你带我们穿过灾难和恐怖,
领我们来到富丽安适的床。
你让我们的灵魂充满激情,
你把微笑送上我们的嘴唇。
哦,爱之神灵,爱之神灵!
但是你这神奇的爱神
也是嫉妒之神!
你给我们浇上复仇的烈焰,
当那罪犯毫无防备地躺在疲软的床上,
你把他交给了他的敌人。
你让快乐与悲伤相抵,
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神明之力。
哦,爱之神灵!
你教给我们一切的伟大,一切的罪行!
你驱使我们走上可怕的战场,
去保卫我们的土地,
却像是带我们去享受一场盛宴。
你给幸存者带上荣誉的花环,
而为故土战死的遇难者们,
你为他们预备了守夜。
哦,神奇、美妙的爱之神灵!
你将欢欣注入我们的心!


1911年柳德米拉剧照

在鲁斯兰寻找柳德米拉的时候,另一个求婚者法拉夫却遇到了女巫纳依娜(Naina)。女巫说她会把柳德米拉送到法拉夫的家里,让他成为大公爵的女婿。法拉夫得意洋洋,唱了下面这一段回旋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usnC4XKQNoo&NR=1
国内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NzY5NTA4.html (第66-70分钟)

歌词大意:
我凯旋的时刻将要来临,
那可恨的对手将要远离我们。
哦,骑士,你寻找公主只会徒费气力,
巫婆的魔力不会让你得逞!

柳德米拉,你的眼泪和呻吟也是白搭,
你徒然地等待心上人!
你再怎么嚎哭也没用!
向巫婆投降吧,公主!

我凯旋的时刻将要来临,

鲁斯兰:忘记柳德米拉。
柳德米拉:忘记你的情人。
想到能占有公主,
我就欣喜若狂,
开始感受复仇和爱的甜蜜。

我凯旋的时刻将要来临,

我勇敢的对手啊,
你满世界地流浪,
在阵痛中,痛苦,厌恶,伤心!
去打仗,去攻城!

而我安坐在祖传的城堡中,
用不着奔忙,也用不着操心,
只需等待纳依娜的命令,
我想要的日子就会来临。
那爱欲和欢欣的一天自会来临!

俄国人喜欢低沉的男声,歌剧的男主角一般是男中音或男低音。鲁斯兰是男中音,但用的是中音偏低的音域,听上去和男低音类似。

当鲁斯兰历尽艰险找到柳德米拉的时候,她却已被恶魔施了咒语,昏迷不醒。鲁斯兰唱的这一段成为典型的俄国爱情咏叹调:
国内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2NzY5NTA4.html (第167-171分钟)

歌词大意:
哦爱人,我的生命,我的娇妻!
你真的听不到你至爱之人的呻吟?
但她的心还在颤动,
一丝微笑挂在她美丽的双唇。
无名的恐惧煎熬我的灵魂!
哦,朋友们!
有谁知道
她的微笑为我而存,
她的心脏为我而颤动?

当然,结果可想而知,柳德米拉最后会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在俄国之外已经很少上演,但是它对格林卡的后继者们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俄国音乐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歌剧欣赏(19)理查德.施特劳斯和《莎乐美》


 
理查德.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被人称为瓦格纳的继承人。他出生于音乐世家,父亲弗朗兹.施特劳斯是慕尼黑宫廷歌剧院有名的法国圆号演奏家。他从小接受了系统的古典音乐教育,天资聪颖,少年有成。所幸他的父亲没有把神童儿子拿出去招摇,让他得以像常人一样成长。


理查德.施特劳斯

弗朗兹对瓦格纳的浪漫派音乐很不以为然,还说他不懂如何为圆号作曲。那年头,浪漫派音乐就像现代的摇滚乐,是让古典音乐家们嗤之以鼻的。弗朗兹一心想让儿子继承古典音乐的传统,然而大失所望的是,儿子居然成了瓦格纳的追随者。不但追随,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瓦格纳还要前卫,还要现代。

理查德.施特劳斯先以他的交响诗(tone poem)著名,如《唐璜》《死与净化(Death and Transformation)》,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等。 交响诗通过交响音乐来讲故事,包括描写人物,重视用音符创造出视觉效果,可以说是“无言的歌剧”。他三十岁不到写歌剧时,对于用音乐表现人物戏剧已经非常娴熟,所以他的歌剧音乐有着很强的表现力。

《莎乐美》(Salome1905年)根据奥斯卡.王尔德的同名独幕话剧改编而成,由施特劳斯自己从德译版删改。这是一出有争议的戏,讲的是圣经里记载的故事。《新约全书》里说,在公元30年的古以色列,国王希律·安提帕斯(Herodes Antipas)休了自己的王后,娶了他的嫂子希罗底(Herodias)为妻。先知约翰(洗礼的创始人)指责他的婚姻不合法,到处痛骂西律王,被国王抓起来。希罗底和前夫所生的女儿莎乐美当时16岁。她被母亲教唆,要求继父杀了约翰。西律王满足了她的要求,将约翰斩首。

王尔德被这个故事激起灵感,在1892年添枝加叶写出了话剧《莎乐美》,却被英国禁演,理由是对先知不敬。结果这戏先是在法国巴黎上演,而在英国却被禁了40年,直到1931年才开禁。

施特劳斯改编的歌剧《莎乐美》于1905年在德国首演,立即遭到宗教界的反对,说它有伤风化。1907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只演了一场就被叫停。到了20世纪初,社会的理念和道德规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这部歌剧最终在世界上五十多个城市复制演出,为施特劳斯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节,让《莎乐美》如此有争议呢?

一开场,是西律王宫殿外的平台;士兵们守着一个地下蓄水池,里面传来约翰的诅咒。国王在宫里欢宴,公主莎乐美飘飘然来到平台上透气。她听到约翰对她母亲的咒骂和对耶稣出现的预言,感到好奇,一定要见见这个先知。谁知先知是个年轻的帅哥,莎乐美对他着了迷;先是誇他皮肤白,要摸他,被约翰拒绝;再赞美他的头发黑,要摸他,又被约翰拒绝;最后莎乐美赞美他的嘴唇红,要吻他,更是被约翰拒绝。莎乐美发誓:“我一定会吻你!我一定会吻你!”

喝得半醉的国王和王后也来到平台上。国王对这个绝顶漂亮的侄女垂涎已久,要她为自己跳舞,莎乐美不肯。国王允诺,只要她跳舞,无论她有什么要求,哪怕是半壁江山,都会满足她。莎乐美于是同意,跳起了“七层紗之舞”(Dance of the Seven Veils),边跳边脱去层层披纱,直至裸身。舞毕她要求国王割了约翰的头。国王不敢杀先知,但是已有承诺在先,不得已只好下令把约翰杀了。



约翰的头颅被一只银盘托着,献给了莎乐美。莎乐美对着约翰的头赞美着,吻着;又遗憾他听不到她的赞美,不能回应她的吻。一道电光闪过,照出莎乐美满嘴的鲜血,国王恐怖地叫喊:“她是个妖魔!”喝令士兵们杀死莎乐美。

1907年剧照(纽约大都会剧院)

如果说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是“爱入膏肓”,他们的爱情至少是激情加凄婉,令人同情;而莎乐美所表现的却是疯狂、病态、歇斯底里的情欲,实在没有美丽之处。和她的美貌相反,这个人物的内心十分可怕。施特劳斯对她的刻画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莎乐美的表演难度很大。施特劳斯要求的是戏剧女高音,但又要有十六岁少女的音质,还要善于舞蹈,因此演出时不乏由替身代舞的情况。

视频片段(儿童不宜):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