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4)宣叙调,咏叹调




早期的意大利歌剧如蒙特维尔第的《奥菲欧》,把台词配上音乐唱起来,用的是现在时态,表达人物当时当地的想法和行动,叫做“宣叙调”(recitative)。和牧歌一样,那时宣叙调的音乐得跟着歌词走:词是“地狱”,就唱成低音;词是“太阳”,就唱成高音;词是“长”,就拖一个长调;词是鸟叫,就甩一个花腔专家们把这叫做“描词(word painting)”。在我看来,这和江青“指导”京剧改革,让人唱到“毛主席”的时候就用“东方红”的调子差不多;江青的水平大概不超过早期意大利歌剧的水平吧。宣叙调所表达的是歌词表面的意思,没有什么反思内容,没法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
大约在1640 年,出现了“咏叹调”(aria)。戏演到一定的时候,某个人物要发一点感想,剧作家就把时间停下来,让她(他)唱一大段咏叹调,抒发胸臆。这样一来,作曲家就有了更大的空间用音乐来描述人物的情绪。这情绪可能很复杂,很矛盾,很开朗,或者很隐晦,可以用多层次的音乐来表达、渲染、和暗示。有了咏叹调,音乐就可以表达歌词以外的东西,变得和词一样地重要。
咏叹调也给演员们一个展示歌喉的机会,就像中国的京剧有大段唱腔一样。演员们花了那么多的心血练出了好嗓子,巴不得作曲家为他们量身订做地写出漂亮的咏叹调,唱的时候再加上“花腔”和即兴的“华彩”段,博得一片叫好声,唱的人和看的人才都满意。
有了咏叹调,宣叙调的作用就降级了,成了咏叹调之间的衔接过渡。咏叹调有全乐队伴奏,而宣叙调往往只用竖琴轻轻地拨一下,就算伴奏了。有了咏叹调,宣叙调更象对话,再也没有蒙特维尔第的宣叙调那么好听,那么优美。宣叙调在蒙特维尔第的歌剧里达到顶峰,真的是“后无来者”。
本文第一节中介绍的几段经典唱腔都是咏叹调。音乐会上演唱的歌剧选段,一般也是咏叹调。可以说没有咏叹调也就没有了西洋歌剧。

最近在国内网站上找到了相应的视频,链接如下。
《杜兰朵》今夜无眠,帕瓦罗蒂演唱: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xMTU1ODA4.html

《塞尔维亚的理发师》费加罗咏叹调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zMjYwMjg=.html

《卡门》全剧,有中文字幕: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0NTY3NTM2.html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
 (未完待续)

歌剧欣赏(3)四百年前的杰作是啥样?



1607年在意大利上演的《奥菲欧》(L’Orfeo),是歌剧史上的第一部杰作。它的作曲家是堪称大师的克劳蒂亚.蒙特维尔第(Claudio Monteverdi),剧本则是阿利三德罗.斯特里吉欧(Alessandro Striggio)根据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
1609年出版的《奥菲欧》乐谱封面

奥菲欧的父亲是太阳神阿波罗,母亲是诗神。他善于歌唱,能用优美的旋律打动人心。奥菲欧倾心爱慕着美丽的少女尤莉迪(Euridici) ,使劲向她求爱,终于得到她的芳心。谁知婚礼之前,尤莉迪琪去採野花为自己编织花环,却不幸被毒蛇咬死。奥菲欧得到消息痛不欲生,下决心要到阴间去把爱人找回来。

在阴阳交界的冥河渡口,奥菲欧唱了一首又一首歌,想打动守渡的船夫卡戎(Charon),让他过河。卡戎是个没有灵魂的家伙,更没有怜悯心,根本不为歌声所动,却听着歌声睡着了。奥菲欧绕过他,自己渡河找到地府的阎王普鲁特(Pluto),求他让尤莉迪琪起死回生。阎王看他心诚,许他把尤莉迪琪带回阳世;但是有一个条件:在回到地上以前,奥菲欧不能回头看尤莉迪琪;只要看一眼,尤莉迪琪就又要被拘回地府。

结果可想而知:奥菲欧怕爱人没跟上他,忍不住回头一望,铸成了千古之恨。这故事的教训是:人类必须克服自己的弱点,才能有所成就。

1609年乐谱中的一页

这个很哲学很戏剧的神话,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编成歌剧上演。而蒙特维尔第作曲的《奥菲欧》,以它前无古人的艺术水平,成为意大利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青峰教授花了四节课来评介这部歌剧,我想是为了建立一个参照系,让听众更能领会歌剧后来的发展。

1607年《奥菲欧》首次上演的剧场
意大利,Palazzo Ducale a Mantova

那时候,距离古典音乐的鼻祖巴赫出生还有将近80年;钢琴还没发明,提琴、木管、铜管等乐器还处在初级阶段。蒙特维尔第是威尼斯圣迈克教堂合唱团的导演,有着全面的音乐天才。他能把当时的各种声乐、器乐的技巧信手拈来,为他的歌剧服务。他的手笔很大,打破常规,为《奥菲欧》谱出了前所未有的气势,绘出了丰富的音乐色彩。就说乐队,在Peri的第一部歌剧里,只用了四件乐器伴奏;而《奥菲欧》却用了四十多件乐器,在当时是极其庞大的。他综合应用了不同音域的独唱、对唱、重唱、合唱、舞曲等多种形式,根据故事的情节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1609年乐谱中列出的伴奏乐器单

《奥菲欧》一共有五幕。在网上找到Nikolaus Harnoncourt1978年导演指挥的《奥菲欧》全剧视频,分成12节,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这四百年前的歌剧。这台歌剧,尽量采用和四百年前相近的乐器和服装场景。您可以听出来音乐和如今的交响乐不一样,更接近室内音乐;是“仿古剧”没错。

从序幕的前奏曲,就可以听出这歌剧和以往的不同。由于乐队很大,序曲很“造势”,主题是“音乐的力量”。这个主题还将在后面多次重复。序曲完毕,由音乐女神出来宣布故事的开始,告诉大家奥菲欧的歌声有感动神灵的力量,让小鸟不要鼓噪,海浪不要喧嚣;和我们现在放电影前让人别讲话差不多。

第一幕开头,众人得知尤莉迪琪终于接受奥菲欧的求婚,为他们祝福和庆祝,这里的乐曲节奏欢快。意大利人崇拜太阳,在合唱中祈求太阳让这对新人多子多福。

接着新人对唱,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奥菲欧赞美他的新娘像“天上的玫瑰,人间的光明”(Rosa del Ciel),第一幕以众人感谢上苍结束。

请欣赏序幕和第一幕:

第二幕是剧情的转折点。上半段继续庆祝,把欢乐推向高潮,和即将到来的悲伤形成反差。中间尤莉迪琪的女伴上场报告噩耗,音乐如风云突变,悲哀沉痛。奥菲欧的歌声如诉如泣,他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在悲痛中下决心要把尤莉迪琪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众人长歌当哭,哀怨老天不公,让美人香消玉殒。听着这一段合唱,让我想到莫扎特后来写的《安魂曲》的气势。


第三幕:铜管乐器奏出了地府的音乐,希望女神领着身带小竖琴的奥菲欧,来到冥河边。她到此不能再向前,因为过河的人必须“放弃一切希望”。船夫卡戎用男低音吼出一段黑暗的唱腔:“年轻人,只有死人才能过河,你来捣什么蛋?”奥菲欧急中生智,鼓起勇气,先把船夫恭维了一番:您是万能的精灵,有着高尚的情操 —— 这可是卡戎从来没听过的赞美。接着奥菲欧动之以情,诉说自己多么悲伤;“我心已随爱人逝去,我只是个死人而已”。两只竖琴奏出缠绵的间奏,象征着两个人的爱情。奥菲欧再请求船夫给他一点希望,渡他进地府去寻找尤莉迪琪。这一段是《奥菲欧》里最精彩的唱段*。蒙特维尔第让主人公用他唯一的武器去打动无情的卡戎;此情此曲,可感神灵。

可是卡戎仍然不为所动。奥菲欧绝望之中,再次诉求,唱尽自己的哀痛,呼喊着“地狱之王啊,请把爱情还给我!请把爱情还给我!请把爱情还给我!”直唱到船夫睡着。奥菲欧抓住机会,自己撑船渡了河。


第四幕:奥菲欧对卡戎唱的歌毕竟没有白费,原来都被地府的王后听到了。她善良的心被奥菲欧的痴情所打动,决定助他一臂之力。她对丈夫说,“当初我放弃光明,跟着你到这见不着天日的阴间来做阎王,还不是为了爱你?你要是念我的好,就成全这个年轻人,让他爱的人起死回生吧!”阎王不想得罪妻子,就答应了;条件是奥菲欧不许在返回地面以前回头看尤莉迪琪,否则她就会重入万世之劫。也许阎王早已知道奥菲欧的弱点。

奥菲欧带着尤莉迪琪,一路上为自己的成功得意着,赞美着他的小竖琴。他健步如飞地离开地府,轻快的弦乐为他打着拍子。不久音乐嘎然而止,奥菲欧满心疑惑,不能确定爱人有没有跟上来。神鬼差使他回头一望,美丽而忧伤的尤莉迪琪就在他眼前消失了:“你爱我爱得太多,让你失去了我,也让我失去了最甜蜜的希望。”所有的人都为他们遗憾,阴间终于战胜了阳世。

一回头成千古恨

第五幕:奥菲欧回到家,回味被夺走的幸福,悲痛难忍,却并没有反省自己的失误。这个人物骨子里是自恋而高傲的,所以才会功亏一篑。他的父亲阿波罗不忍心看着他痛苦,许诺他到天上,每夜在星光中看到尤莉迪琪的影子。奥菲欧跟着阿波罗升天,众人唱道:“奥菲欧征服了地狱,却败给了自己;只有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凯旋而归。


无论从哪个层面看,蒙特维尔第的这部歌剧都是经典。时隔四百年,我们仍然能够欣赏它的美声美乐,就是明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里奥菲欧对卡戎唱的这段精华唱腔,题为“Possente Spirto”。歌词如下:

万能可畏的神灵,
没有你,我的灵肉就会分开,
无望到达彼岸。

我的生命不再,
自从爱妻未回返,我心已逝。
心死之人,
又如何生息?

我转身走向黑暗中的她,
那对我并非地狱;
美丽如她,
只会在天堂里。

我是奥菲欧,我跟随着尤莉迪琪
走过这忧伤之原野,
向着活人从未到过之地。
哦,我眼中的光平静无波,
你只需看我一眼,就能让我的生命复苏,
哦,谁能拒绝抚慰我的痛苦?
只有你,高尚的神灵,才能救我。
不要怕,我的武器只有这甜蜜的金色竖琴之弦,
僵死的灵魂哀求它的援助。

(本文根据Robert Greenberg 教授的讲座《How to Listen to and Understand Opera》翻译写成。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未完待续)

歌剧欣赏(2)“歌”与“剧”的联姻

  歌剧歌剧,一方面来自“歌”,另一方面来自“剧”。那么,是什么样的“歌”和什么样的“剧”结了婚,生下了歌剧呢?
  1600年左右,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剧”(play)已经相当成熟,包括从英国流传出去的莎士比亚戏剧。这里来说说“歌”。
  欧洲中世纪以前的音乐,也就是公元五世纪以前的欧洲音乐,基本上已经无考。因为天主教整肃教义的时候,把它以前有文字的记载毁得七零八落,就连古希腊文明高度发达时候的音乐,如今也只能找到一些碎片片。这种文化清洗真可以和中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比。中世纪早期的音乐,大多是宗教音乐。当时的器乐是为跳舞而演奏的;而跳舞,用的是“下半身”,被教会认为是对上帝的不敬。因此在教堂里是不许用乐器伴奏的,只能清唱。
  这种清唱,一开始是齐唱,大家唱的是同一个旋律(monophony);然后出现了多声部多旋律(polyphony)的唱法;到16世纪末,经过文艺复兴,声乐已经发展到相当复杂的和声唱法(homophony),题材上也大大超出了宗教主题。当时很流行的歌唱形式在意大利叫做“牧歌”(madrigal),一般有8-10人演唱,歌词采用诗作,有人专门作曲,讲究不同声部的和谐。 
  卡洛.杰斯维多(Carlo Gesualdo)在1595年创作的“我将离去(Io Parto)”就是这样一首“牧歌”。大意是一个小伙子跟他的女朋友说要分手,女朋友Glori哭得伤心,小伙子却如释重负,觉得自己死而复生,又去找新生活了: 

我将离去,不再言语,

因为悲伤令我心死。

Glori开始流泪,

哭声断断续续。

 “唉,你留给我的唯有极大的痛苦,

啊,愿我永在这痛苦中憔悴。

我曾经死去,现在又回生,

我死去的灵魂复活在这病态的哭声里。

  在YouTube上居然能找到这一段:

  牧歌的致命弱点,是大家一起唱,各表其意;声音的整体虽然很协调,却不能清楚地表达各人的思想和情绪,大大地限制了它的戏剧性。
  再看当时的话剧,在每一幕的前后也穿插着音乐和歌舞,以娱乐观众。这些幕间的表演甚至到了喧宾夺主的地步。
  这么着,在15世纪末的意大利,“歌”和“剧”都已经各自发展得相当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歌剧的诞生,就只差一个敢于尝试的人了。 
  1573年到1592年间,意大利的弗罗伦萨有一帮“文化精英”们组成了一个“论坛”,在一起探讨研究音乐和戏剧。这个论坛的成员之一,就是后来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当然也姓伽利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复的其实是古希腊的文明。这帮人根据当时的考古资料得出一个结论,说古希腊的戏剧是一个个轮流唱的,不是合唱。他们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音乐理论。用伽利略的话来说,第一,歌词必须由一个人唱出来,以求表达清楚;第二,应该根据语言的自然节奏来唱歌,不能用跳舞的节奏来主导歌唱的节拍;第三,音乐应该表达人物内在的情绪。这几条都是针对牧歌的弱点提出来的改革。 
  1600年,这个精英团体的成员 Jacopo Peri 根据他们的新理论,写出了第一部歌剧《尤莉迪琪(Euridice)》,在弗罗伦萨上演。虽然用了新的理论,《尤莉迪》基本上是配了音乐的话剧,而不是以音乐为主导的戏剧。而第一部真正的歌剧杰作要到七年之后才会问世,那是下一节的内容。

 (未完待续)



现代人唱牧歌(转自互联网)

(本文是修改后重发,唱词翻译成了中文;译得粗糙,但希望有助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