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维的诞生】(2)十七世纪的黎明


(注:本文是我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lan Kors的讲座【现代思维的诞生】的译述。——风铃)

17世纪“思维革命”是革什么的命? 既然“革命”意味着反叛,意味着离经叛道;那么当时被反的是什么“经”、什么“道”呢?是从16世纪继承下来的思想体系,叫做“亚里士多德式经院哲学”。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希腊的“博学家”,比中国的孔夫子小一百多岁。他师承柏拉图,著作涵盖了物理、哲学、诗歌、戏剧、音乐、逻辑、辩论、语言、政治、道德、生物、动物学等等,可说是古希腊智慧的代表人物了。当然那时候的“物理”还很初级,和现在的物理科学不是一回事。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被作为思想的典范来研究和诠释,影响深远。但是亚氏时代还没有基督教,他的世界观和十二世纪的基督教的神学,原本是不相干的。比如亚氏学说非常注重理性、注重逻辑推理,而基督教的教义中有很多是不能用常规的逻辑去解释的。—— 风铃)

“经院哲学”,是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语言和概念与基督教的神学教义结合起来的产物。这两个系统原本不搭界,但是在13世纪末,被既是神学家又是哲学家的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捏到了一起。他用亚氏的“自然哲学”来解释基督教的神秘和“真理”,创立了经院哲学。经过几百年的整合、推广,到1600年的时候,经院哲学已经成了欧洲正统的、权威的思想体系,占据了教育界和思想界;神学、哲学和科学,都混合在这个大框架里了。

假如你在1600年去欧洲读书,多半的学校会在学生手册中警告你:必须遵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只许信奉经院哲学的理论,不许离经叛道。那时的学校是教会办的,也只传授经院哲学。学生要学习经院哲学的“辩论法”;这辩论法注重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权威性,然后是理性,再次是经验。

“权威性”,是说这世上有个绝对权威,他定下来的事,没有争议的余地。在1600年的欧洲,绝对的权威就是基督教的《圣经》,而且是被教会认可为“正确诠释”的《圣经》。(《圣经》文字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所以就有“正确的诠释”,把那些矛盾的地方说圆。——风铃)次于《圣经》权威的,还有“自然权威”。那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古人的学说,包括欧基米德的几何学和托勒密(Ptolomy)的天文学(“地心说”)。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可以挑战。

辩论法的第二个重点是理性。这是从古希腊文明开始的传统。西方学者们认为:我们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我们有能力自律、推理,不应该自相矛盾。而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归纳法和演绎法。

·  归纳是从大量的观察中总结出某些结论,然后将那结论推广到更多的事物。比如:毕达哥拉斯发现很多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某种关系,他从中总结出“勾股定理”,经过验证,对所有的三角形都适用。

·  演绎是从一组已经被认为是正确的说法开始,推断出其它的结论;只要那推断的过程严守某些规则,最后的推论就也是正确的。比如人们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从中就可以推出其它相关的公式,当然推断的过程必须严谨、合乎逻辑。事实上,几何学堪称完美的演绎的例子。(再比如:假如承认“上帝是存在的而且是完美的”,“完美就不会犯错”,那就能推断出“上帝不会犯错”的结论。这在当时也属于理性的演绎。—— 风铃)

1600年的欧洲,经院哲学的“辩论”大多用演绎法,从权威思想出发,作各种推论。大家比的是谁的文采棒,谁的口才好,谁更“雄辩”;完全失去了思想创新的功能。

辩论法的第三个重点是“经验”或“体验”。但是到了1600年,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经验,而成了上面所说的以演绎为主的、对权威思想的例证了。唯一多出来的要求是:这个例证必须是实际发生的。(这听上去有点像“讲用会”,把真理应用在某个实例上,成功地证明那真理。——风铃)即使在今天的科学课堂里,也有很多教授不再引导学生们自己通过实验总结归纳验证某个规律,而只是让学生做一个结论已知的实验,体会一下某个理论而已。
 
辩论

经院哲学在当时是很成功的,它把看似纷乱无序的世界解释成有序的,有规则可循的世界,得到了欧洲人的认可。经院哲学世界观的中心是它的“因果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有四个成因:物质、形式、动力、和目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座大理石雕像,雕的是罗马的亚历山大大帝。这雕像是怎么来的呢?它的“物质因”是大理石;没那个大理石就不会有这雕像。这大理石原本可以做成无数别的东西,但它被雕刻成人像,这是它的“形式因”。大理石变成雕像,要经过人工的雕琢,那人工是“动力因”。为什么要雕这塑像呢?一定有个终极目的;在经院哲学中,那个目的就是上帝的意志,上帝的计划,上帝的设计。从这里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和基督教教义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经院哲学根据“物质因”和“形式因”把万物分了等级:永恒的是完美的,高级的。比如上帝是最完美的、全能的,至高无上。上帝之下是天使,因为它们有永恒的存在,但是不够智慧、全能。易变的是不完美的,比如人。再下等的是动物植物,最后是石头之类,它们连灵魂都没有。万物的存在都有个目地,当时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学问,就叫“目的学”,研究每件事物的终极目的。

因为有这样的等级之分,知识分子被教育要“向上看”:崇拜、研究上帝的意旨,死后才能实现灵魂升天,接近上帝,获得永恒。这是他们的“修身”。至于研究怎么种庄稼、怎么养牲口,都是“向下看”,被经院哲学所不齿。自然科学中,只有天文是仰望星空的、崇高的,所以那时对天文学很重视,其它的都没有地位。后来科学的发展,也从天文学率先突破。

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思想体系曾经有过激烈的论战,结果就是经院哲学的胜出。到了1600年,欧洲从中学到大学,都被经院哲学占据了。

第一个向强大的经院哲学全面挑战的,是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不但对经院哲学的基础作了有力的辩驳,而且创立了新的学说。其中最深刻的,是推翻了“对公认权威不可质疑”的戒律。他的理论,最终把神学和“自然哲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开,让科学不再受宗教的禁锢。

培根对于整个西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下一集将介绍他的思想。

 
弗朗西斯.培根
(本文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待续)
————————————————
 (艾伦.考尔斯教授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启蒙运动大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如果您有意听考尔斯教授原汁原味的讲座,可以通过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借到CD书《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i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详见: http://www.thegreatcourses.com/tgc/courses/course_detail.aspx?cid=447

【现代思维的诞生】(1)引言




我年轻时所受的历史教育贫乏得可怜。中学和大学的历史课,基本被“党史”代替;而且大都从清朝末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教科书上千篇一律地把中国没有“坚船利器”作为打败仗的直接原因,加上朝廷腐败的背景。至于中国为什么朝廷腐败、为什么没有坚船利器,从来没有讨论过。当然,那时的我,对于历史的兴趣缺缺,也从来没去深究。

走出国门让我有机会接触了西方的思维方式,并且不由自主地拿它来和中国的传统思维作对比,看到了很大的差异。我越来越好奇:这种差异是啥时候开始的呢?西方的思维方法又是如何演化的呢?我想知道它的起点和演化的轨迹,以及它和社会变革的联系。

幸好,这些问题早就有人问过;不但问过,而且研究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艾伦.考尔斯教授(Alan Charles Kors)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现代思维的诞生》系列讲座,以“1718世纪欧洲思想史”为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的思维方法和思想体系是如何走向理性和科学道路的。人类摸黑走了漫长的路,在那两百年间,终于见到了“启蒙”的曙光!

这个讲座共有24讲,12小时可以听一遍。我将在这里作松散的翻译介绍,和有兴趣的朋友们分享、讨论。
(艾伦.考尔斯教授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启蒙运动大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如果您有意听考尔斯教授原汁原味的讲座,可以通过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借到CD书《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i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您也可以从这里购买:http://www.thegreatcourses.com/tgc/courses/course_detail.aspx?cid=447





【现代思维的诞生】译介

1.思想史和概念的改变

这门课讲的是“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那么,什么是“思想史”呢?它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我们人类思维的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以及这些方式和看法是如何演变的。这里说的“看法”,是指书面的、成体系的,而不是随口说说、支离破碎的想法。

说到人类的历史,我们往往想到改朝换代的编年史、科学史、军事史、经济史、哲学史、教育史,甚至“两性关系史”。而要说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一部“历史”,您相信吗?

高等动物都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它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持“秩序”,搞“生产”,得以生存;它们也有自己的“两性关系”。这些方面和我们人类是类似的。动物进化的历史,是很慢很慢的,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数亿年,才会有大的变化。比如猫啊,狗啊,鸟啊,它们在500年、1000年、10000年前,跟现在基本一样;不但长得一样,而且它们的生存方式、社会结构、“两性关系”都跟现在差不多。

人类可不一样。我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的能力,远远地超出了其它动物。我们不但有作为生物进化的缓慢的历史,还有“生活”的历史,其变革往往在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中就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发生,是因为我们会琢磨“自然秩序”,琢磨我们所在的世界。我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我们同自然的关系,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我们对事物的预期,改变我们认为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类历史最独特的地方。

要想了解人类的经济、社会、政治、两性关系的历史,我们必须要了解人类的思维是如何演化的。因为不一样的思维,会导致不一样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如今对世界的看法,可不是一直就有的。古人看世界,和我们大不一样。假如我们“穿越”到几百年前的世界,会发现最难适应的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比如说,对于下面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和老祖宗的回答肯定不一样:

-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人的意识到底是什么?
-    知识是什么?从哪里来?什么是可知的?
-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拿什么辨别?
-    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上帝的指挥,还是有它们内在的规律?
-    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别以为这些都是不着边际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着一套答案,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比如目前国内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认同“知识从书本来,从权威来”的;因为绝大多数的时间,学生都在从书本上学习,而不是从实验中归纳、总结、验证。 —— 风铃)

尽管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中的人们都认为自己的思维方法是“自然”的、与生俱来的,我们人类的思想,包括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却一直在演变。思维方法的革命,和其它任何的革命相比,都更加深刻,影响更大、更广,因为思维方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权威,决定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及人类生命有什么潜力。

十七、十八世纪发生的思想革命,堪称这类革命中对欧洲、甚至对全人类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和当时的社会变革相比,欧洲的思想革命对于人们生活的变革起了关键的作用。试想,假如人们改变了他们对于“真理”、“自然”、“知识”、“可能的与不可能的”、“因果关系”的理解,那他们就会改变自己行为的方方面面。(相信什么?遵守什么样的行为准则?这些观念一改,那行动也必定会改。只要看一看中国文革时期的历史,就会知道思想是多么强大。——风铃)

概念的改变,不会只限于思想本身。比如说, 1718世纪,欧洲对于“思想权威”的态度有了本质的转变:从“凡是古代圣贤说的就没错”,到质疑、推翻其中经不起实践检验的部分,到发展新理论、新思想。一旦推翻了这种“思想权威”,人们对其它“公认权威”的态度、对传统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传统的“地心说”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还认识到:古人的说法,虽然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也不一定正确。所以不能过分相信公认的“权威”,什么都可以质疑。

政治革命来来去去,思想革命的效果却是长期的、深刻的。17世纪,是概念的革命;而18世纪,是新概念的普及和由此带来的文化革命。

这门课的目的不是评判那些思想的正误,而是帮助读者把自己放到当时当地的欧洲,去理解当时的思想变革,观察和分析它们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待续)


艾伦.考尔斯教授


本文图片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闲言碎语】雌孔雀为什么不漂亮?(并非科普)


(本图转自互联网)

博友“枫影印象”最近的佳作《【杨丽萍收官巨作】孔雀萨朵、绝世之恋》,堪称图文并茂,激情洋溢。读完以后,让我也生出了许多感想。我钦佩杨丽萍用炉火纯青的舞艺,把理想中的孔雀演绎得完美无缺,妩媚动人;尤其是过了五十岁以后还能达到自己舞蹈艺术生命的顶峰,非常难得!(枫影印象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5841d0101eahj.html

(借用“枫影印象”拍的《孔雀》,谢谢!)

在我心目中,孔雀一直是神奇和美丽的代名词。小时候,咱家乡并没有像样的动物园,但那一点也不妨碍我去想象开屏的孔雀:完美对称的扇形,上面有很多大眼睛。我以为它们看到穿着漂亮衣裙的姑娘就会开屏。高中毕业以后,我在上海西郊公园第一次见到孔雀;那亮丽的羽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惜它们并没有为我开屏。直到旅行结婚去大连,在动物园意外地看到了开屏的孔雀,而且还有两只:它们边开屏边叫唤,走来走去对着围观的游人,毫无惧色。那场景延续了好一会儿,让看的人大呼过瘾。

(本图转自互联网)

后来知道,只有雄孔雀才有那长尾巴,才开得出那绚烂的大扇子。而且,孔雀开屏是为求偶,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雄性。难怪有寓言警告年轻人:不要学孔雀的花哨张扬、空有其表。相比之下,雌孔雀就貌不惊人了:它们没有屏羽,身上也不那么五光十色;只有头上的雀翎显示出它和孔雀有点儿关系,呵呵!

孔雀母子(本图转自互联网)

 
母孔雀“开屏”(本图转自互联网)


可知识有时候会让人败胃,您信不信?因为知道母孔雀的模样,咱看到这舞剧中雌雄孔雀各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时,就总觉得不自然,仿佛那是一对孔雀“同志”。这种心理很矛盾:既喜欢看到孔雀的美丽,又希望两公母的尾巴能符合自然常规;一方面是浪漫情怀,另一方面是科学理性,在我这儿统一不起来啦!


(借用“枫影印象”拍的《孔雀》,谢谢!)

琢磨来,琢磨去,咱想出了一个调和矛盾的招儿:给这故事改个名字,叫《雌孔雀为什么不漂亮?》 舞剧中的人物用不着换,只要稍稍改一点情节、换一种诠释就行了:

    很久很久以前,天下的孔雀无论是公是母,都有着美丽的长尾巴。不过只有公的会开屏,那是他们向母孔雀求爱呢!

    萨朵就是这样一只美丽的母孔雀。她被日精月华孵出,在春天里长成了袅袅婷婷的孔雀姑娘。她青梅竹马的伙伴,也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孔雀小伙。两下里天生一对,地设一双,情投意合…(此处省略250字)

    偏偏有只凶恶的乌鸦精,也看中了萨朵,要娶她为妻。萨朵不从,那孔雀小伙为了保护女朋友,和乌鸦精对阵。哪知他被乌鸦精施了法术,昏死过去。乌鸦精将萨朵掳去,恭维、威胁都没用,关了好些天,萨朵还是不从。乌鸦精恨极了,说“你嫌我丑,是吧?我让你臭美!”乌鸦精把孔雀姑娘美丽的羽毛一根根拔去,拔一根,问一次:“你从不从我?” (此处省略500字)

(借用“枫影印象”拍的《孔雀》,谢谢!)

    萨朵被拔去了亮丽的羽毛,依然不从。天上的鸟神被她感动,惩罚了乌鸦精,救了萨朵。萨朵找到她奄奄一息的孔雀小伙,在他身旁轻唤,直到他复苏。
(借用“枫影印象”拍的《孔雀》,谢谢!)
 
    从此,为了不受乌鸦精的迫害,母孔雀不再有金碧辉煌的羽毛。而公孔雀牢记着母孔雀的忠贞,一如既往地爱着洗净铅华的母孔雀,用自己华丽的羽毛向她表达崇拜…

(如此看来,孔雀值得人类学习,哈哈!)

又及:在舞剧《孔雀》里,雄孔雀被拔了羽毛;雌孔雀被关在牢笼里,羽毛褪了色。杨丽萍的戏装也随之换成淡褐色、白色的,没了华丽的尾巴,形象凄美动人(参看“枫影印象”原文)。若是依样画葫芦,雌孔雀被拔羽毛也是可以用舞蹈来表现的。

小时候看过电影《追鱼》,是个神话故事,那里面的鲤鱼精为了嫁给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去鳞”的痛苦。雷火从天上直击鲤鱼精,她在火中翻滚挣扎,直到痛苦过去,她的鳞甲尽褪,变成一个窈窕少女。那镜头之美,犹在眼前。


(本图转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