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的“质量控制”



西方有句谚语:“假如你手上只有榔头,那你看啥都像是钉子。”(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这谚语深层的意思咱先不谈,那字面上是说:一个人擅长做什么,就总看到做什么的机会。比如牙医总看到人家的牙齿不整齐,园丁总看到人家花园里的杂草没拔干净,检查官总看到人家博文里的“敏感词”欠删,, 就都属于这类“职业病”吧?

(本图转自互联网)

咱的工作和提高汽车质量有关,您可以猜想到我的职业病是什么。昨儿个,十二岁的小侄子洋洋一时高兴,要帮我打扫厨房。咱家厨房地上铺的是白瓷砖,用拖把前先得把“固体垃圾”扫干净。洋洋拿着扫帚,左一撇,右一捺,跟“散财童子”似的舞来舞去,很带劲。我一看,忍不住犯了职业病,要教他“质量控制”:
“洋洋,你知道扫地的目的是什么啊?”
“啊?”洋洋瞪着眼睛看我。
“扫地啊,是为了把脏东西扫到垃圾桶里。”
“噢!”明白了。
“你先得看得到脏东西在哪儿。找找看,哪里脏?”
“我看不见。”洋洋的眼睛有点散光,没戴着眼镜。
“那你去戴上眼镜再来扫地吧。”蹬蹬蹬,把小眼镜找出来戴上。
“看到了吗?”
“看到了。这儿脏。”洋洋踩了一块瓷砖。
“那好。再看看怎么样才叫干净了。你说哪里干净?”
洋洋找到一块还算干净的瓷砖。
“好。扫地啊,就要把脏东西扫到一堆或者两堆 你自己决定要多少堆,然后用箕装到垃圾桶里。姑姑不管你怎么扫,不过扫完了要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干净了。不干净的话,还要再扫,一直扫到干净为止,好不好?
“好。”姑姑忙别的去了,洋洋接着扫地。
我很得意:咱这是用了质量控制的理念:首先定了质量标准,怎么样是干净;其次用了测量仪器(眼镜)和手段(视觉辨别);再加上技术培训,还让他自己时不时地按样本检验,应该不成问题了,呵呵!
晚饭前问了洋洋的妈:
“洋洋的地扫得怎么样?”等着听好消息。
“嗨,他扫完了我又扫了一遍。”—— 哈哈!
看来“检验”这道工序,洋洋还没学会。不过这“自我检验”的能力,是要经过培养练习的。咱们大人尚且不一定能做到呢,所以才需要独立的监察部门,像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之类的,可以去检验中情局的局长。(两天前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因为他的婚外情被联邦调查局发现,正在接受调查呢。)
又扯远了,打住。

鸡的“参与”和猪的“献身”



西餐有一道早点,叫做“咸肉和鸡蛋”(bacon-and-eggs)。这是典型的高脂肪、高蛋白早餐:几条西式五花咸肉,在煎锅里烤得发脆;再加上几个或煎或炒的鸡蛋,配上烤面包,那香味隔着墙都能闻到!

本图转自互联网


这道菜还有个生动的寓言:
从前有一只母鸡,在路上遇到了一头猪。
“嗨!猪大哥!俺正在琢磨着咱俩开个餐馆呢!”
“嘿,鸡大婶好主意啊,说不定还真能成!那餐馆该叫个啥名呢?”
“就叫‘咸肉和鸡蛋’,如何?”
猪低着大脑袋想了一会儿,说“不行,谢了,您哪!做咸肉和鸡蛋,您只是参与参与,俺可是献身了!”
美国人拿这个故事来比喻人们对一件事所承诺的责任。这里的母鸡,只把下的蛋送去煎炒,自己毫发无损,是“参与”;而猪呢,是要割肉的,不死也要了半条命,那痛苦和损失不言而喻,当然是“献身”啦。
生活中,这样的区别比比皆是。举例说吧,一对男女谈恋爱。起初两个人都是做“鸡”的(“一见钟情”的朋友除外哈~):试试看,花点时间和精力“拍拖”, 成就成,不成也伤不着谁。等到有一方投入了,认了真,那ta就开始做“猪“了;如张爱玲所说的,“一直低到尘埃里去”,“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假如两个人都心甘情愿地做了“猪”,一辈子不再计较谁出的肉多,谁出的肉少,那是真正的功德圆满。但要是有一方做“猪”,另一方存心做“鸡”,那就不得安宁了,呵呵!
咱们中国父母对孩子,绝大多数是愿意做“猪”的:不但用自己的血肉造出下一代,辛辛苦苦把他们养大,有的还让他们“啃老”一辈子;至于“回报”,最多期待他们将来能“常回家看看”,贡献几个“鸡蛋”而已。不过这“周瑜黄盖”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哈!
德兰修女(Mother Theresa)对慈善事业,是真正的献身。从12岁到87岁,她毕生的精力都给了贫病无助的底层人民。别说肉体,就连她的灵魂也属于慈善事业。相比之下,我们捐点钱、出点业余时间做善事的,就太微不足道了,连“母鸡的参与”也未必算得上
做一盘“咸肉和鸡蛋”,既需要猪的献身,也需要母鸡的参与;并不是说下蛋的就不重要。同样,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既需要有担当的人做主导,也需要有积极性的人参与促成;红花绿叶,缺一不可。
美国总统的候选人,不用说是要做“猪”的;光是那竞选过程中被人查账本、找茬子、批评谩骂,就要脱层皮。不愿意做“猪”的人,趁早别去竞选。而选民们好比一群“鸡”,出钱出力助选,掰谎辩论推动,当然还要投票;可以说,没有选民的参与,就没有民主制度的成功。
咱在公司做课题,谁是“猪”、谁是“鸡”,就分得更清楚了。每个零部件都有人负责,那是做“猪”的。Ta有一帮人支持和帮助,包括管设计的,管质量的、管试验的、管制造的、管预算的,…, 那些都是“鸡”,各自贡献自己的技能。不过,这些“鸡”也不轻松,因为当“猪”的有权不要他们;而且做得不好的话,车子卖不出去,大家都受损失。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利益在课题里,即便是做鸡也得好好生蛋,呵呵!
在我看来,一件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不是能让“猪”和“鸡”既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又因为有共同的利益而精诚合作;后者要求的是各方的“荣辱与共”。比如“房改”的设计,不能只让政府得好处,要对各方都有好处;“医改”的设计,不能只让医院得好处,病人也应该得好处;“教改”的设计,不能只让学校得好处,学生和社会也该有实际的好处。不然的话,谁愿意去做那挨刀的猪?

小侄子的数学广告


美国人的T恤衫,裁剪极其简单,上面的图案却是五花八门:表达意见的,做广告的,搞笑的,应有尽有。这个文化,从小孩子就开始啦。

————————————
 
上周四洋洋的数学作业中,有一道“加分题”,说如果做了,这星期的测验就可以加分3%。洋洋读不懂,拿来找我帮忙。看了一下,原来是要孩子们在T恤衫上为“Pythagorean定理”做广告。
Pythagorean(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叫作“勾股定理”。洋洋学过这定理,却不知道它的洋名。这洋名又很拗口,教了几十遍他终于记住了。却还有很多问题:
“为什么叫Pythagorean定理,不叫勾股定理啊?”
“因为这个定理是Pythagoras发现的,西方人要纪念他呀。”
“不对,勾股定理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
查了一下维基百科,这事还不那么简单;长话短说,很可能是N个古人在N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独立发现的,最早的记录在大约4000年前的中东。对于西方人来说,“毕达哥拉斯”是他们所知道的发明人,沿用至今。
“那毕达哥拉斯是哪里的人?”
“古希腊人。”
“古希腊在哪里?”
“查地图吧。”
又和他在地图上找到希腊。
这下言归正传。那加分题是:星期一穿着你自己设计的T恤衫来上课,上面要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做广告。广告内容包括:什么是Pythagorean 定理?举例说明;还可以加上其它有关毕达哥拉斯的信息;T恤的前后两面都可以用。
周末,洋洋设计了他的广告,请姑父帮他打印出来,找了件我儿子嫌小了的T恤,自己贴了上去:

正面:定理和几何意义

反面文字:毕达哥拉斯生于公元前570年,死于公元前495年。他是一位希腊哲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个宗教运动“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创始人。

洋洋昨天回来说,班上三十个学生,有十个做了“广告”;剩下的大概不在乎那3% 的加分,呵呵!


临时抱佛脚



离大选还有十天,咱去公共图书馆拿了一份解释选项的资料,抱抱佛脚,研究研究和咱的钱袋子有关的事儿。这份资料是本郡一些妇女组织编辑的,共有64页纸,掂量着总有半斤重吧,上面印着有关候选人和公投议案的信息。

选举参考资料

选票的设计很方便选民。假如我是个懒人,只想选总统,其它一概不在意,那我只要打一个勾,把选票交了就成;又假如我赞成民主党,所有的待选职位(法官、学校官员除外)我都要民主党的候选人来当,那么我可以在“民主党”旁边打个勾,就完事了。


寄到家的选票样本,让选民熟悉选票

我投票的原则是:自己有主见的,投票赞成或反对;自己莫衷一是的,就弃权不管,让有主见的人去决定好啦!
先看总统/副总统一栏。虽然我已有成见,还是好奇地看了看这一栏有谁在竞选。除了奥巴马和罗姆尼这两架马车,另外还有四对没听说过的候选人,分别代表“自由党(Libertarian)”、“纳税人党(Taxpayers)”、“绿党(Green)”和“自然规律党(Natural Law)”。没时间一个个去看了,反正不选他们,跳过。
再看联邦参议员(六年任期),五选一;联邦众议员(两年任期),二选一;也搞定了。
本州议会的议员(两年任期),二选一。两个候选人都没听说过,弃权。
州立学校董事(八选二)、密西根大学董事(十选二)、密西根州大学信托委员会董事(八选二),和韦恩州立大学董事(三选二),都是八年任期,都不知道选谁,弃权。
还有郡长、郡警察局长、契约局长、财政局长、水资源监察,本市的公务员包括管财政的、管公园的、管图书馆的,本州、本郡各种法院的法官、社区大学董事、中小学校区董事…, 弃权。
然后就到了重点的议案投票。今年密西根州有六个州法修正案,风铃我一个个看过来:
第一个,提出在州以下的地方政府财政处于紧急情况的时候,州长有权指定“特派员”去处理。这一条大约是针对近年来底特律市政府财务混乱、没法收拾的情况而提出的。当时州政府同意拨款援助,要派人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可底特律的市政府不肯接受特派员,说他们要自治;治到今天也没治好,还是个烂摊子。这一条风铃赞成。
第二个议案,是要保证本州政府公职人员罢工、谈判的权利,包括警察、教师、邮局职工。前不久,芝加哥市的教师工会因为要求更好的待遇,和市政府谈不拢,结果罢工一星期,弄得学生家长都很有怨言。他们向政府要钱,实际上是向纳税人要钱,可是纳税人却不能直接和他们谈判,而是由政府人员代表;可这钱又不是政府代表自己的,他不一定会心疼。所以这样的谈判机制,在我看来是不公平的。何况,联邦法已经保证了他们罢工的权利,干嘛还要写进州法呢?这一条风铃反对。
第三个,是硬性规定到2025年时,本州的电力公司要有25%的电来自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是指用风力、太阳能、水能、或者生物燃料发的电。提案要求电力公司每年提价不超过1%,且实现再生能源用的设备必须全部在本州生产。风铃正在学这方面的课,很赞成推动再生能源;但是这个提案定的条件太苛刻,在我看来是不现实的;如果硬要推行,大概电力公司要破产了,呵呵!这一条反对啦。
第四个,要规定在病人家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护理人员的权益,允许他们组织工会、罢工、谈判待遇。这条风铃无观点,弃权。
第五个:假如州政府想增收州税,州议会一定要有大于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或者由全州居民投票通过才行。这条风铃赞成。
第六个是关于建造跨国境去加拿大的桥需要谁来批准的提案。风铃弃权。
最后还有一个提案,是本学区要求增收房产税,建立专款,修缮校舍。周边的学区都在提一样的要求,增幅有多有少;我们学区要求增加房产值的0.15%,为期十年。咱家孩子已经上大学了,风铃不了解校舍如今的情况;这条弃权,让有孩子上中小学的人去决定吧。
终于研究完了,擦擦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