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亦成林

一年前,和邻居两家带着孩子们去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度假,玩“迪斯尼世界”和“环球影城”。不料天气出奇地冷,大家在环球影城排队冻得直打哆嗦。于是临时改变行程,花了一天时间去更南面的“棕榈沙滩”(Palm Beach)晒太阳。 

棕榈沙滩是个很富有的城市,有美丽的海景和别墅区、商业区。不过我最想看的,却是大榕树。80年代念书时曾经去过那里,拍下一棵大榕树的照片。这次想带孩子们去见识见识。

榕树的英文名字叫banyan,是中国福建省的省树,和印度国树菩提树也是近亲。 榕树在生理上很奇特。它通过气根繁殖,“数代同堂”,独木成林,蔚为壮观。榕树还能绞杀在它周围的其它树木,极具“侵略性”。在中国,榕树也被赋予了浪漫的意义,象征着坚强、刚毅、和古老的生命力。 

在旅游问讯处询问哪里可以看到榕树,却没有得到确定的回答,也许是从来没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吧,呵呵。只好边玩边找,碰运气了。 
在海边的别墅区,看到这样骑在围墙上的榕树根: 


时近黄昏,已经快放弃了,忽然发现路边有个小公园,长着几片榕树,在夕阳下如火如荼:
独木成林
众志成城


如火如荼


铁骨铮铮


大儿子爱爬树
总算过了瘾!
————————————————————————
附录:神奇的榕树 (转自互联网:http://ronglong.com/bbs/show.asp?id=165
榕树,桑树科,椿树属。有印度榕、泰国榕、黄心榕、高山榕、垂叶榕等树种。榕树高大雄伟,自繁成林,根系盘踞,四季常青,是亚热带独特的树种。
奇特气根 连体生长

榕树的气根千丝万缕,远看似长髯随风轻飘;又像垂柳婆娑美丽。气根是从干枝萌发出来,暴露在大气中的不定根,有极旺盛的生命力,依赖母体的营养并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养分不断伸长向下,有的垂直朝下生长,有的缠绕枝干延长。气根尖端生长点(白点) 伸到土中,地上部分迅速长成根系,地上部分长成树干,下垂气根入土生根,复成一干,形似支柱。缠绕枝干的气根,其尖端生长点伸进腐朽的树体,或遇到有客土的树凹,或在表皮破损、局部腐朽处,均可生长。先长根,后萌枝芽,再生叶子。 这许多气根粗细不一,枝干交织,像藤蔓一样同根共生,脉络相连。这种连体生长是木本植物世界中最独特的现象。
多代同堂 难断树龄
通常,有萌生能力的树木,自然死亡后,才从根部或树桩萌生下一代的植株,在同一时期同一树体上只有同一代的植株。然而,榕树在尚未死亡腐烂之前,通过其气根却可繁衍出翌代的树体,继而又由第二代树体上的气根繁衍第三代的树体,这许多干体既可分开又连长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家族。这些生长及繁殖的变化是在同一个时期 内,在原位原树上进行的,以致同一棵古榕树上有不同辈数的树干,出现了多代同堂的奇观。对于天然的,或无记载可究的古榕树,查其树龄较困难, 尤其是该树的祖龄更难断析。按照惯例,应以现存最老,辈数最高,年龄最大(年轮最多)干体的年龄作为该古榕的树龄。
独树成林
榕树躯干粗壮,树冠舒展,枝繁叶茂,独树成林。如福建省福州森林公园一株古榕,树冠遮天蔽日,盖地十多亩,成了绿荫大世界,真是榕荫遮半天,堪称我国榕树王。广东省新会江心岛上一棵大榕树自繁成林,树上住满鹭鸶和鹳鸟,成为鸟的天堂。澳门树王——古榕树,历尽沧桑,苍劲巍立,令人肃然起敬。榕树是福建省树,福州简称榕。在福建,独树成林的古老榕树不计其数。
以根造景
榕树根系发达,神奇多变,形态别致。以根为主塑造千姿百态的盆景及景树是榕树栽培的特色。榕树文化,榕树园艺,榕树盆景,灿烂似锦。那庞大的地下根系常常霹出地面,造型壮观,如天然根雕。树上的气根,缠绕树干,变成弯弯曲曲的巨藤盘旋树体,塑造出龙柱奇景。榕树根系盘踞地上,景色迷人。如北京市中华民俗村大门,就是一棵庞大古榕树的景观,气势磅礴,风景动人。福建漳州市朝阳镇桥头村明代古城墙上榕树根系盘根错节,连绵2公里,成为我国一道最长最神奇的榕树根墙

生日

前几天读了一位朋友的美文《躲在新年的背后》,说不喜欢她的生日和春节同日,锦上添花;而宁愿在春天或秋天过。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生日,也来这儿晒晒。 

人说生日是“母难日”,我妈生我的时候确实是难产。她年三十就破了羊水住进医院,而我直到年初三的早上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让我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都捏了N把的汗。所幸我没遗传我妈生孩子的“毛病”,我自己的孩子都是不等招呼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省了那许多的悬念和“母难”。


年初三的生日是够大;一说属猴的同年人,我几乎能肯定我是那人的“姐姐”。当然最实惠的是生日好过,家里人人都记得。刚刚过了春节,妈妈还在家,客人还没走,年货还没吃完,新衣也还没穿脏。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汤面,我就在那天欢欢喜喜地又长一次“尾巴”。年年如此,直到上了大学放寒假,也没错过一回。如今已经快三十年没在家过年了,可爸爸妈妈到了正月初三,还是要为我吃一碗面。

出国以后,农历丢在了故乡,每年连春节是哪一天都是等快到了才会去查。公司不放假,这年也就是淡淡地过了。生日呢,也挪到了阳历的出生日。 

巧的是,我的阳历生日在二月十四,套用朋友的话,咱是躲在西洋风俗“情人节”的后面了。好处是情人节前都有促销,这儿减价那儿打折,要是自己真的看中什么,八成有机会“贱买”了来;不好的呢,是两个日子重在一起,两个机会变成了一个,老公照例买一束玫瑰送一张卡,两份意思合一份了。朋友们开玩笑,说“便宜了你家先生!”不过这情人节本来就不是咱的家传,庆祝起来多少有点理不直气不壮;再说夫妻不分账,省了他的钱,就是省了我的钱,也亏不到哪儿去不是? 

平时办事,常常被问到出生年月,以验明正身。我一说“二月十四”,对方多半会再看我一眼,咧嘴一笑,“情人节呀,好生日!”我也一定笑着谢谢,然后告诉对方“我的国”没这个节。对方回说,“哦,你在这儿,入乡随俗吧!” 渐渐地,咱也就“且认他乡作故乡”,视情人节为“我的节”了。

一个美国朋友,曾经送过我两张独特的生日卡。一张专为在情人节过生日的人设计,上面印的是“你有很特殊的生日,我有很特殊的朋友!”看得我好感动。另一张专为两个“同生日”的人设计,上面印着一个大蛋糕,被切下了一小角,写着“这一角送给你,剩下的留给我自己”,看得我忍俊不住。那朋友的生日和我只差几天,这张卡既应景又幽默。按说买这种生日卡的人一定数量极少,一般店里不会有卖,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找到的。很多年过去了,她的这份心意,一直让我念念不忘。 

生日过多了,意味也不一样了。如今已没有小时候的兴奋和期待,只是例行公事,像树干一样画一道年轮。学会的,是不去数那年轮已经有多少圈,也不去想还会添上多少圈。“生日”之于我,就是提醒自己,要一边画圈,一边快乐地生活,积极地健身,努力地学习,真诚地交友。一圈圈地画下去,直到“淡出”,呵呵!

为什么哈佛大学要为学生减免学费?


2007年底,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将财政资助的范围扩大到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这个决定一宣布,在美国社会引起了热议。学生家长们当然非常欢迎,其它常春藤大学也纷纷效法,各自推出了为中产阶级子弟减免学费的政策。

哈佛和其它常春藤高校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历来都有减免学费的传统。但是随着每年学费和生活费的上涨,以及经济危机以后一般家庭财富的缩水,“藤校”对中产阶级的家庭来说是越来越高不可攀。哈佛一年的学费约4万美元;加上吃和住的费用,需要67万,是一般州立大学费用的3-4倍。对于一个中等收入的美国家庭,这样的负担是太重了,他们的孩子不得不放弃进藤校的机会。造成的直接结果,是藤校学生来源的“两极分化”:非常富有的家庭和贫困的家庭,几乎没有中间地带。

没有“中间地带”,是个问题吗?有什么不好?

首先,这不符合美国社会“机会均等”的理想。进藤校接受优秀的教育,这个机会应该人人有份,能不能进得去要看学生的能力,而不应取决于学生家庭的贫富。如果因为昂贵的学费,把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子弟排除在外,对于号称培养社会栋梁的哈佛来说,无异于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了。这可对哈佛的公众形象不利。

其次,人才的分布是基本平均的,不由家庭的贫富程度来决定。富家子弟不一定都有才,穷人的孩子也有极聪明的。如果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70% 那么他们的孩子中,值得哈佛录取的学生也应该在录取总数的70%左右。丢掉了这个70% 哈佛岂不是自限生源,与自残无异?


再者,各个阶层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文化特征,以及不同的政治取向。对于美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来说,大学也很注重自己学生的多元化,希望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创新,成长为各种人才。如果少了中产阶级子弟的参与,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缺憾。

哈佛是个有钱的私立学校。给学生的资助,不是政府拨款,而是社会捐款;其中绝大部分是用历届哈佛毕业生对母校的回报投资而来。这个捐款基金的用法,是受到社会关注的。前些年哈佛的学费越来越贵,美国的议员 们就主张调查哈佛的捐款基金是用在哪里了,为什么学费会贵得连中产阶级都受不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哈佛政策的改变,也是民众推动的结果。 

哈佛的新政策,让家庭年收入在6万以下的学生全部免费,而家庭收入在6-12万之间的学生,只需要交自己年收入的10%。这样一来,对大多数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哈佛不比上州立大学更贵,学校的大门重新对中产阶级打开了。生源的扩大,也会让哈佛大学更能网罗人才,更具竞争力,从而有望保持国际领先的学术地位。


 

中国孩子来美国上高中好吗?


一个朋友的朋友,准备送女儿到美国来读高中;已经通过国内的中介机构办理,却听说美国社会很乱,拿不定主意,辗转问到我这里。她想知道,美国是不是很乱?她女儿独自来此上私立高中,怎么选择才好? 
美国是不是很乱?这是个太大的问题,三言两语说不清。至于送十三、四岁的孩子独自来美国念高中,我觉得需要慎之又慎,在这里说说一己之见。


国内一般人评论美国教育的好坏,指的是美国学校的“学业水平”。就这点来说,我想从小学到高中,美国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是理科不及中国,而文科优于中国。不过我想说的是更广义的“教育”,尤其是课业以外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育”。
美国的学校和家庭,教什么?不教什么?
学校教孩子们怎么做美国“公民”,这可以说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美国的历史、宪法、三权分立的政府结构和职能、人民的权利、言论自由、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对规章制度的维护、爱心、慈善助人、合作双赢、团队精神、协商解决矛盾、不吸毒,等等。
学校不教什么呢?个人理想、人生态度、家族传统价值、宗教信仰。这些都属于家庭教育的范围。比如说,父母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子女继承什么样的家族传统?如何待人处事?交什么样的朋友?怎么处理和老师、朋友(包括异性朋友)的关系?碰到挫折怎么办?如何面对竞争?这些都要父母自己教孩子,不能指望学校。
而且,这种家教不是说教,不能依赖“遥控”。 称职的父母要常常和孩子们交流,以身作则地把道德观念传给他们,带着他们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协助他们组织各种文体、募捐活动,鼓励他们立志,教徒们要带孩子上教堂,等等。我觉得,父母在孩子们成长中的作用远大于学校,学校的教育绝对代替不了家教。对“小留学生”来说,谁能取代他们“缺席”的父母呢?
孩子们的青春期,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在完全适应美国学校的环境以前,他们很可能会遇到挫折,受到打击。当然这都是人生难免的事,不过在没有家长关心、引导和支持的时候,十三、四岁的孩子能不能自己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很难说了。从以往台湾来美国的“小留学生”的情况来看,有不少负面的例子。如果出了事,学校一般是不负责的。
美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即使是好社区的好学校,也有吸毒、喝酒和性行为过早的学生,而且为数不少。孩子们交什么样的朋友至关重要。“小留学生”们没有父母在这方面的指导,交错朋友,卷进这样那样的法律纠纷的,并不鲜见。
据说,目前中国来美国的“小留学生”,上的都是全美排名100之内的私立高中,包括寄宿和走读。寄宿学校可能管得严一些,走读就很难讲了,因为放了学以后,学生就得自己管自己。即使是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也还有晚上、周末和假日的时间自己支配。就连以“爱学习”著称的美国华人的孩子们,也有一些沉迷于计算机网络游戏,立不了志的。
朋友,在您决定让孩子独自来美国上高中以前,也许应该客观地评估一下:您的孩子能“hold”住吗

湖畔小城

今年的圣诞前后,是在滑雪村过的。滑雪村在密西根湖的东岸,附近有一个小城 Petoskey。开头两天都在阴沉沉地下雪,第三天雪霁天晴,趁机开车到湖边的小城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
密西根湖是五大湖之一,也是五大湖中唯一全部在美国境内的;其它的都和加拿大共有。它虽然是内陆湖,却浩瀚如海,有着深蓝的湖水。Petoskey 是一个港湾。


不怕冷的水鸟
湖畔




相望

萧瑟中见精神

湖畔公园的钟塔

曾经的救生船

灯塔

空荡荡的船港,夏天会有如林的桅杆。

这么冷的天,还有人在沙滩上放“风筝”。
绳子系在腰间,是想跟着风筝飞起来?


附近的一个小湖,刚结了一层浮冰:




冰湖对岸是人家


夏天野餐的地方


圣诞夜,小城静悄悄:


静谧的小教堂


小城夜深


风中圣诞树

风铃 (代题记)

我一直对风铃有特别的喜爱;如今又拿来做了博客笔名,心里觉着要写点什么才对得起它 —— 所以有了这一篇。

不记得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风铃了。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铜管,缀在一块圆形的小木板上,在一个阳台的廊下随风摇曳,叮叮咚咚,时远时近,余音袅袅,把我带到了不知身在何处的意境。 

从那以后,风铃一直是我“罗曼蒂克”的对象。 

我喜爱风铃的自在。它没有钢琴那骨架笨重的束缚,也没有小提琴那流线精致的牵扯。风来了,它伸一伸手,碰一碰脚,不经意地敲出轻盈的音符。它没有固定的旋律,也没有程式的节奏,从未被作曲家的灵感眷顾,也未被善歌的鸟儿学舌。它永远有创意,永远新鲜,永远敏感于心,又永远我行我素。唯一能让它改变心意的,是那自身亦无定式的空气的流动。

我喜爱风铃的质朴。它不登大雅之堂,也不求名士的欣赏。它受大自然的馈赠,也把自己的才情奉还给自然。它素面朝天,不善修饰,胸无城府,更不会耍花腔。它的心灵敞开着窗口,任人凝视和探索 —— 它自信,以这样的坦诚相待,没有谁能对它加害。

我喜爱风铃的定力。它不会走音变调,不需时时调弦。它会守着与生俱来的音阶,直到地老天荒。无风的时候,它静如处子,甘于寂寞;有风的时候,它翩然起舞,却不改自己的音符。无论它有没有听众、会不会得到掌声,它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它的心里只有风,那才是它的知音,它的归宿,它的世界。

我喜爱风铃的亲和。远远地传来,它像一缕梵音,不食人间烟火;走近了,见到它的简单和自在,你会与它结伴为友。它是调皮的精灵,教你放下烦恼,步入空灵;它是天真的孩童,引你走出孤独,置身欣喜。

 …...

虽然喜爱,我家却没有挂风铃,因为没有特别合适它常住的地方。我理想中的风铃,应该有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在它的脚下承接;有几株婀娜的树木在它的头顶遮护;视线所及之处,有一汪泉水做它的知音,回应着它的清亮,又悄悄地为它配着和声;离它几步之遥,有一张半新不旧的摇椅,从孩子到老人都会喜欢在那里坐下,聆听它有一阵没一阵的歌声。那里要有南国的轻风常在,将它的情愫悠悠地传给四邻;又要能抵挡北方的寒流,不然那凛冽会叫它慌乱无助,泣不成声。

—— 心里有着这样的一幅图景,真的不容易为风铃找到家,不如让它继续住在我的想象之中,做我遐思的伴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