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阿拉斯加(3b): 平安与美丽

  朋友莱莉看到我上一帖介绍的维多利亚布奇亚花园,和我分享了她去那里参观时的感受。她的文字娟秀,充满真情,我很喜欢。征得她的同意,把她的文章转来这里:

平安与美丽

作者:莱莉

     十几年前,去加拿大游山玩水。一天,坐渡轮从温哥华去Victoria 参观花园。虽然是盛夏,并不觉得炎热。水面上时时有凉风吹来,让人感觉清爽。早餐后,我走出舱外,站在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有一阵子,船是沿著海岸行 驶。因为风调雨顺,放眼岸边,翠绿盈盈。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上直至岸上的一切,都披著灿烂的光辉,闪闪发亮。由于植物的倒影,水看起来是蓝绿色。海上没有大浪,只有微波。让我觉得平安。岸上的树木繁荣,连绵不断。看不见任何房屋,岸边也没有停泊的船只。这望不尽的绿意,深浅交织,有层有次,静静地拥立在那里,与水无言相依。如是令人心醉神迷的静谧,让我心跳平稳,脑中杂念消失。纯净透明的空气,让我的呼吸变深变沉。没有压力,没有烦恼。全身的血,象四周的水一样,悠悠地,静静地流动。我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享受著安宁。微风轻抚著我,温温柔柔,如同母亲的手在爱抚著她的婴儿。一股股甜蜜的暖流在我心中荡漾。
     到了Victoria 花园,又是另一番景象。在那里,世界各地的名花聚在一起,流光溢彩,争奇夺艳,热闹非凡。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千百种花儿齐开放的美妙景色,这一次是大开眼界。满目的色彩斑斓,大红的,大紫的,粉白的,艳黄的;还有那如阳光般亮丽的金黄花,真的是悦人眼目。在迷人的馥郁光彩间,不同种的花儿萧洒飘逸出姿容异趣的风情。有的亭亭玉立,端庄清雅,如大家闺秀。有的浓装素裹,婀婀娜娜,媚态妖艳。有的纤腰婆娑,温柔万千,楚楚动人。有的含苞待绽,涩涩羞妮,如闺中的清纯少女。我在那里也看到了中国的芍花。此花不仅花色多,而且花的外观好。它的层层复瓣,依大小,高低,排列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给人以有教养高贵的感觉。花的瓣数多,花的体积大,非常气派,给人以富足的形象。与其它的花相比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姿态略嫌古板。沉醉在这花的世界里,我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个“美”字。嘴里不停地赞叹“美呀,美呀,多么美呀!”我想象不出,这大千世界,如果没有了这些多姿多彩,可亲可爱的花儿,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倒霉相!一定会枯燥无味,单调死了。沐浴在芳香的花艳中,环顾四周的明亮与华丽,温情柔意,丝丝缕缕,缓缓从我心底滋生出来。此时此刻此情景,我多么想让我先生给我一个"Hug" 啊,让我依偎在他的胸膛,如枝似叶将我托护。我也很想张开双臂,拥抱这美丽的世界。在明媚的阳光下,朵朵花儿都在向我微微笑,轻言细语,倾诉衷肠。那一天,我也不知不觉地向我周围的人频频点头,招手,微微笑。

**                    **                    **                    **                      **                    **              
     都说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在此旅途中,我学习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自外界的信息, 刺激诱导我产生诸多的情感:爱与恨;平静与愤怒;勇敢与畏惧;欢乐与悲伤......这些感受如佳肴美宴,丰富美好了我的生活,这些感受如琴棋书画,增加了我的知识阅历,让我活得蓬蓬勃勃,有声又有色。有时候,我真愿意化作一股清风,变成一束流光,溶入到这时空无限的大世界,尽情地与天地同歌舞,与万物携手共生存。



美丽的阿拉斯加(3):游园维多利亚

   卑诗省的省会在维多利亚,以它的花园著称。温哥华附近的海域说来有点复杂。挡在温哥华西面的,是一个很大的岛—— 温哥华岛,维多利亚在岛的南端。从温哥华坐轮渡过去,得几次穿越加拿大和美国的边境线。海峡中撒着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最小的只露出一块礁石,立一盏秀气的航标灯。
温哥华-维多利亚(白色的是美、加边境线)
    亲戚说去维多利亚的渡船可能要排长队,建议我们早早出发。结果我们起了个大早,赶上了7点钟的船。汽车一直开到底舱,首尾相接,井然有序。上面的几层坐人,舒适宽敞。
 
   从甲板上一眼望去,海与天被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绿树划出了分界;风云际会之处,阳光被折成翻滚的浪,仿佛在和云层搏斗,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静静的海面上,白色的渡船缓缓驶过,载着游人的兴奋和期待。


     维多利亚是个中等城市,有七万多人口。它虽然地处北纬48度,气候却更像地中海。据统计,一年之中只有一天气温高于摄氏30度,六夜低于零下2度。加上湿润的空气,简直就是英格兰的翻版,难怪英国玫瑰在这里水土相宜,开得娇艳。
卑诗省议会大厦
   因为拥有众多的园林,维多利亚又叫“花园城”。花园中最有名的,是布查特花园(Butchart Gardens)。这是个私家花园,占地55英亩,规模宏大,园中有园。
   一百年前,加拿大的水泥大王布查特搬到这里居住,请一个当红的日本园林师为他家设计了日本园,引来很多人参观。他家开採石灰矿,採完了留下一个巨大的凹坑,他就又请人设计,变出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凹园Sunken Garden); 这下欲罢不能,又把家里的网球场改建成了意大利园,种蔬菜香料的菜地改成了玫瑰园,园里佈满了花草、树木、雕塑、喷泉、池塘、假山,风格多样,群芳荟萃,一年四季对外开放。 
    







   
  比起传统的江南园林,布查特花园算不上精致;比起法国的正式园林,它也谈不上齐整。然而,信步在花木之中,我感受到的是它的随意自然,不拘一格,引人入胜于无心之处。你可以仰对着几十种 “倒挂金钟”,细看它们的不同;也可以徜徉在几百种玫瑰中,惊叹它们的绚丽。你可以从池塘的倒影里分辨水上和水下的色彩,也可以从喷泉的舞蹈中倾听那无声的音乐。我一向觉得日本园林偏于清冷,似乎更适合参禅打坐;可是这里的日本园,却吸引着人们踏上浅水中的石板,或坐在角亭的竹凳上小歇。园子里充满着亲和浪漫的气息,也许和它主人的意大利血统有关?




   老布查特夫妇早已过世,这美丽多姿的园林如今由他们的重孙女管理。我想,前辈能给后代留下这样的一份遗产,而后代又能珍惜、经营得当的,恐怕为数不多;对花的痴迷钟爱,也许是能遗传的?

   归程,夕阳柔和。我的眼前是深深浅浅的蓝,心里萦绕的却是那一片五彩缤纷。
 

美丽的阿拉斯加(2):启程温哥华

温哥华属于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 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它坐落在太平洋西岸,和加拿大其它地区的寒冷相比,温哥华的气候就很温和了。它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被评为世界宜居城市。
历史上,卑诗省是英国人的殖民区。而温哥华的前身,则是150年前的一个小小的水磨坊。1980年代,香港回归大陆时,许多香港人移民到这里。从那以后,来自中国的移民也一直络绎不绝,给温哥华增添了人气。 

如今,温哥华港口每年的吞吐量达到750亿加元的价值,是加拿大进出口的主要通道。得天独厚的海洋性气候,造就了太平洋西岸一望无际的温带雨林;伐木加工业就成了温哥华经济的主力军。再加上美丽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既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制片厂商来拍电影。这几大行业,给温哥华的建设与消费提供了底气。从今天繁荣的温哥华,是很难想像它卑微的出身了。
温哥华港口
停靠游轮的码头
和美国一样,加拿大也有原住民,叫做First Nations,其中每个部落族叫做一个nation”根据考证,大约一万年前他们就在这里定居。他们靠着充足的水源和丰饶的土地,安居乐业;和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相比,他们的日子更为富足,也有更多的时间做装饰品、举行庆典。庆典一般由部落的头领邀请,客人们从方圆几十里内骑马、划船而来, 做主人的会尽其所有慷慨招待。被招待的欠下了人情,过后会轮流回请。
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原住民人口有70万。可是他们对于白人带去的各种传染病毫无抵抗力,死了很多,如今只剩下了几千人。
温哥华的考古博物馆( Museum of Archeology),展示的就是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海湾,静谧安闲。里面除了从原住民部落搬迁过来的旧物,还有当代土著艺人们的作品。

温哥华考古博物馆



        
土著文化的标志之一是几十米高的图腾柱。这些外形各异的柱子用整条原木做成,上面雕着人们赖以为生的熊、鹰、鲸鱼、海豚、猫头鹰等等,讲述着各种传说和故事。图腾柱立在屋外,既说明主人的身份和家族,也表示他们对动物的崇拜和祈求。考古博物馆为图腾柱建了极高的大厅,配上玻璃墙,让室内、室外融为一体。


 

工匠们的作品中,有很多面具。土著部落举行庆典的时候,少不了要戴上各种面具, 载歌载舞,祭神拜物。于是,面具成了他们表现创意的媒介




展品极多,除了放在橱窗里的,还有许许多多在大抽屉里,拉开来琳琅满目。如果有兴趣又有时间,可以在这里消磨一天


    

从背面看,展厅的建筑风格和土著房屋的门廊相呼应。室外,是两座原住民的房屋,当然少不了图腾柱。




卑诗省是女画家艾米莉.卡尔(Emily Carr)(1871-1945)的家乡。她热爱大自然,年轻时去法国学画,回来以后用浪漫的笔法绘出了卑诗森林的壮美;她也醉心于土著的文化,和他们交朋友,画他们的图腾、他们的生活。然而,当她看到朴实的土著朋友一个个地死去,部落一片片地衰败、图腾一根根地倒下时,心痛至极;她除了自己到处写生,试图记下那正在逝去的历史,还竭力呼吁社会救助原住民,保存他们的文化。她有卓越的艺术才能,更有一颗博爱的心。我很佩服她对社会成见的摒弃,和对“弱势群体”真挚的同情、关心。那年代,在绝大多数白人的眼里,土人是太不开化、太原始了,与野人无异,根本不配有“文化”。艾米莉.卡尔为他们的利益和传统抗争,是要有极大勇气的。

艾米莉.卡尔(1871-1945)
艾米莉.卡尔:《Sitka 的图腾柱》
艾米莉.卡尔:《林中》
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有它的记忆,也有它的创痛。如果说温哥华的楼宇显示的是它的财富,那么这个博物馆所折射的,则是它的良心。假如艾米莉.卡尔还活着,看到这里的收藏,该会有些许的欣慰吧?


美丽的阿拉斯加(1):引子

  阿拉斯加,美国的第四十九个州,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遥远陌生的地方。从地图上看,她和美国本土分离,“肚子”紧贴着俄罗斯,一条长腿直伸到日本海的北面,看上去离亚洲更近。尽管遥远陌生,阿拉斯加和我的生活却是丝丝相连:汽车里是阿拉斯加产的石油炼出的汽油,冰箱里有阿拉斯加产的三文鱼。近年来阿拉斯加出了个张扬的女州长,虽然不对我的胃口,却增加了阿拉斯加的知名度,也让我的好奇心更强烈。所以,当好友晓波提议一道去阿拉斯加度假时,我立马就响应了。 
  到阿拉斯加旅游,可以轮游,也可以陆地游。轮游从美国的西雅图或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出发,坐游船顺着太平洋西岸向北,穿过介于大陆和群岛之间的“内航道(Inside Passage)”,途中停靠几个阿拉斯加的口岸,观赏沿岸的冰川,驶过威廉王子海峡,然后返回出发地。陆地游,则可以飞到安克瑞吉(Anchorage)或者是非班克(Fairbanks),然后租车或乘火车游玩。我们选择的,是七天轮游加四天陆地游;两家人从温哥华出发,坐船直到安克瑞吉上岸,然后转向东北,经过丹纳利国家公园,最后到达非班克。加上行前在温哥华的逗留,一共是十五天,行程见图。


  在阿留申人的语言中,“阿拉斯加”的意思是“大地”。德克萨斯是美国本土最大的州;不过和阿拉斯加相比,未免小巫见大巫了。阿拉斯加要是把东西两脚伸开,足够从西部的加州跨到东部的佛罗里达去。“地大”也带来了“物博”。阿拉斯加出产石油、天然气、木材、海鲜和黄金;当年俄罗斯用每平方公里4.7美元的价钱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如今看到那里丰富的资源,大概肠子都要悔青了。

(图转自Wikipedia

  和“地大”成对比的,是“人少”。 阿拉斯加一年的大半是冬天,夜长日短,冰封雪冻;只有三个月的夏天是日长夜短。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生存繁衍的,想来是最坚韧的民族。常住阿拉斯加的人口约70万,其中15%是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是西伯利亚人,一万年以前经白令海峡去了阿拉斯加。不过我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留在了这片难以生存的土地上,而没有选择继续南下。也许是因为她更接近西伯利亚?
  阿拉斯加1867年被美国买下以后,只是一个“特区”,直到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比夏威夷州早了8个月。不过,在阿拉斯加州成立的三十年前,当地的有识之士就在儿童中为未来的州旗征集设计,最后中选的是13岁男孩John Bell Benson的作品:北斗星朝北极星。深蓝的背景是阿拉斯加的天空;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象征着力量;而北极星代表未来的阿拉斯加州,是美国国旗上最北面的一颗。简单而有深意。
 
 

(图转自互联网)
  我也喜欢阿拉斯加的州花 —— 勿忘我。蓝色的花瓣,金色的花蕊,呼应着州旗的颜色,在夏天的阳光下美丽而生动。
  阿拉斯加背靠北极,面对太平洋,坐拥北美最高峰。她有着多样的地理环境:火山、温泉、冰川、森林、湖泊、湿地和大面积的永冻土,一片未开垦的原始景象。人们常用“最后的处女地” 、“蓝色的诱惑”、“冰清玉洁”来形容阿拉斯加;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足以描述阿拉斯加的美丽和宏大。
  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虽然只是揭开她的面纱看了一眼,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模仿旅游书的说法,我也来列一下这次旅行最难忘的经历:
1. 航游麦肯利山峰,在冰川上降落。真是永生不忘的经历。
2. 丹纳利国家公园的风景和野生动物。找着动物时的兴奋,比看动物还提神。
3. 冰川国家公园。 耐心地等巨大的冰块落下来,听打雷一样的轰响。
4. 在居诺出海看鲸鱼。坐着汽艇冒雨去找鲸鱼,兴奋、有收获。
5. 在温哥华威斯勒滑钢索。 滑到第五根钢索的时候,已经可以头朝下、脚朝上。这玩意上瘾。
6. 从斯加维坐汽车去“白山关”。 非常壮观的景色,配上淘金的传奇。
7. 在斯加维和孩子们爬山迷路。
8. 在温哥华维多利亚的布奇亚花园看花
9.在温哥华海岸看晚霞。
10. 游轮上的服务。
下面一一道来。

路遇灵芝

去年回国,和一帮大学同窗去游庐山。那天从庐山植物园出来,已是黄昏时分。导游说还来得及上五老峰的第一峰看日落,回来赶末班车回牯岭。 我们几个玩性大的兴致勃勃地去爬山,其他的人在下面等我们。 一路上,只见三两个下山的游人,连小商贩也都收工回家了,山林里一片寂静。 到了第一峰,正赶上夕阳西沉,让我们看了个够。
过完瘾,我们急急忙忙地下山,却被路边的吆喝声吸引住了。两个民工打扮的当地人,手里抓着绳索,正跌跌撞撞地在山崖边忙活。S问他们在干吗?回说採灵芝啊!地上果然有个篮子,装着一些咖啡色的东东。我生平没见过灵芝,赶紧上前拍照片,那两个人喝道:不许拍採灵芝的人哪!我说:只拍灵芝,只拍灵芝S拿起一块,翻来覆去看了一会,问他们卖不卖?然后就开始讲价,最后一百块钱买了三块。她的婆母因为癌症,在吃灵芝,觉得很有效果。这是她买了孝敬婆婆的。
 


Y夫人一直在看,这时也拈起一个双灵芝。这两个同根生出的灵芝,一大一小,大的托着小的,小的倚着大的,很是好看。Y夫人越看越爱,想着那天正是Y的生日,觉得这同根灵芝象征着他俩的情分,于是也讲了价买下来。
我一看,篮子里还有几块小的。我是可买可不买。那两人见我犹豫,追着说便宜卖给你吧,省得还要上药店了!我顶不住,也挑了几块
一行人兴奋地往回走,S在介绍灵芝对免疫功能的作用,Y夫人继续欣赏双芝的美丽,我在问灵芝怎么吃法。
到了山下,看到导游,我问他庐山上是不是真的有灵芝?导游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但是大家看过我们的灵芝,再问过仔细的过程,都表示怀疑,认为不太可能是真正的野生灵芝,倒像是人工种植的。又安慰我们:即使是人工种的,也要这个价。
回程的车上,大家一路开玩笑:几个人又是博士又是硕士的,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忽悠了,哈哈!
事后回想起来,其实当时有很多疑点。那两个人既然说是庐山上禁止採药,他们是偷偷採的,为什么又在那里大声地吆喝,吸引我们的注意呢?篮子里的灵芝和另外的药都洗得干干净净,怎么着也不可能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那绳索盘得整整齐齐,也不像刚从山下收回来呀...  我们当时谁也没问这些,就连平时善于侦探的S也忘了考虑这些细节,可不是很好笑嘛。
说到底, S是出于孝心,Y夫人是出于爱心,我呢,大概是“贪心”吧
后来因为看望一个病中的亲戚,到中药店去买灵芝。仔细地比较以后,让我确信在庐山买的是灵芝,不过肯定是人工种植的。野生灵芝本来就属稀有,它们的形状极少会那样完美,更不会像Y夫人的双芝那样,漂亮得跟雕塑一样。




前些天全家去卡亚额嘎河谷公园,在瀑布一侧的山路边,发现树上有一种“大蘑菇”,看上去很像灵芝。它们舌头一样地从树干上伸出来,很硬,底部洁白,像是涂了一层橡胶;朝上的一面是一圈圈的同心纹,最大的一枚直径有十几厘米。我使劲掰下一朵, 细看它剖面的结构,和去年见到的灵芝一样。只是菌面的颜色不同:灵芝发红、发亮、光滑;而这个是浅咖啡色,也没有亮光。“即使不是灵芝,也该是灵芝的近亲吧”,我想。

说来奇怪,一旦留了心,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现那些“灵芝的近亲”。它们有的长在明处,从活树杆上伸出来;还有的藏在暗处,不经意根本看不到。它们的形状不规则,但背面都是鲜明的白色。有一棵树,根部的土冲掉一半,成了一个树洞,洞里长着五、六枚;趴在地上看进去,像是一窝鸟蛋,只是都很结实地连着树根。孩子们不信妈妈,一再地提醒我“那可能有毒啊!”而我,坚信这是药物菌,每发现一枚都是一次惊喜:原来野生“灵芝”是这样的!



回到家,在网上找到了它的介绍:

“平盖灵芝,俗称‘树舌’。形态特征:子实体大或特大,多年生,无柄,木质,近扇形或不规则形。功效:微苦,平,抗癌,主治食管癌,肺癌,肝癌,鼻咽癌,胰腺癌,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神经衰弱,并有滋补强身的功效,含有丰富的麦角醇,灵芝酸,灵芝多糖,氨基酸,多肽,腺苷,三萜类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有机锗含量高达12380 PPM,有机硒含量也很高。”

它的英文名字是Ganoderma applanatum 俗称“artist’s conk 。因为它背面的白色可以轻轻划去,留下深色的线条,在美国有手工艺者拿来制画,做成艺术品(http://americanmushrooms.com/heerkens/pyrography.htm)。


Marie Heerken 作品)



平盖灵芝可以长得很大。在网上找到这张图片:




美国人不拿它入药,所以能让它长成这样大的尺寸。
一般的菌类是长在朽木上,而平盖灵芝却可以在活得好好的树上寄生,我奇怪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原来,平盖灵芝的真菌会分泌一种转氨酶,把木头消化掉,变成自己需要的营养。难怪它和树木接合的地方没有明显的分界,看上去既像树,又像菌,是植物和微生物的混合体。
神奇的大自然,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注:国内常见的暗红色灵芝,叫“赤芝”,英文名为 Ganoderma lucidum从网上看到介绍,赤芝一年生,菌体比较软,长在朽木上。野生赤芝极少,平均几千棵树才有一棵灵芝,但却比较容易人工种植。现在中药店卖的灵芝大多数是这种。
平盖灵芝(树舌)能寄生在很多种类的树上,比野生的赤芝更为广泛。树舌是多年生,菌体坚硬如木,且长在活树上,不容易人工种植,所以迄今来源还是野生。好在自然界有不少平盖灵芝。有人比较过野生树舌和人工培植的赤芝的成分,说后者少了许多。

据说树舌最灵的是治疗乙肝;国外的研究还说可以降血糖、三酸甘油酯。如果有朋友得了这些疾病,建议咨询中医,也许可以用树舌为药
(20116月于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