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没人不知道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但说到牛顿对西方文化的贡献,就是另一回事了;比如我,以前可没想到“万有引力”和“文化革命”的关系。
本文是我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Alan Kors的讲座【现代思维的诞生】的译述。文中插图均转自互联网,鸣谢! —— 风铃
——————————————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不但是西方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而且标志着西方文化革命的开端;它既是科学进步,也是一个文化现象。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本著作最简单的理解是:它用数学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而且和开普勒对行星轨道的假设是一致的。在牛顿之前,没人能够为开普勒提供证明。而牛顿的同代人深信,他的数学证明了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
从宏观来看,这本书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这是一本深刻的经验论著作。字里行间,牛顿的理论和应用都在告诉读者: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根植于对自然本身的观察研究之中。通过观察和归纳,我们有了初步的假设,然后用实验和进一步的观察来验证。当然最初的推测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后来的实验加以检查和纠正。牛顿告诉我们,知识不是永远正确的;一旦观察到反例,就不应该再被当作真理。
(可惜在政治领域里,至今这个常识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呵呵! ——风铃)
其次,这本书是“机械论”的。全书贯穿着的思想是:世上物体的运动有内在的机械定理可循;这些定理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彻底地推翻了经院哲学的物理。
经院哲学的物理,其至高无上的目标是理解上帝赋予世上每一个物体的特别的属性、完美性和“目的性”。(比如前面解释过的,经院哲学认为一块石头之所以从高处滚到低处,是因为石头没有灵魂,属于最低级的物体,所以要到低处才合乎它存在的“目的”。)而牛顿物理学的目的,则是找出有实验和观察的证据所支持的普遍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用来解释某个物体某种行为的特性和“目的性”,而是用来解释物质运动的共性;不是寻求“目的”,而是寻找规律。
牛顿给世人提供的,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符合经验、具有普遍性的一个公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公式让我能够解释世界。”具体地说,世界上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
引力= M1
x M2/d2。
这里的M1和M2分别是那两个物体的质量,而d是它们之间的距离。物体越重,距离越近,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天体之间的运动,就可以用这种引力来解释。
这是一个惊人的科学成果,但也是一个文化现象。因为这个公式让世界显得很有秩序,很清晰,有规律可循,使人们觉得人类也能懂得上帝是如何设计自然界的。这定理是上帝的意志在自然界的表现,发现了这个定理,就等于读懂了上帝的一分心思!
牛顿的这本著作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中可以看出其意义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畴。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为牛顿的书撰写的前言中,赞颂牛顿“比任何凡人都更走近了神”(Nearer to the Gods no
mortal may approach)。牛顿在18世纪初去世后,葬在位于英国宗教和政治中心的西敏寺。英国的伟大诗人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为他写了墓志铭,其中说到: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翻译成中文,意思是:
自然和它的规律被黑夜掩饰,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于是光照寰宇。
(这几句写得很浪漫,气势堪比圣经《创世纪》中对上帝从混沌中开天辟地的描写。上帝造了牛顿,将知识之光普照人间。——风铃)
1730年代,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伏尔泰流放英国后,写了《关于英吉利的信件(Letters on the English)》。他在信中向法国人推荐了牛顿,认为牛顿的物理学比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更好。他说:“笛卡尔把我们领上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而牛顿带我们走到了那旅途的终点。”19世纪初,拿破仑召集法国最优秀的天文学家,问他们“还会不会再出一个牛顿?”他得到的回答是:“不会了。牛顿只能有一个,因为只有一个宇宙可以让牛顿发现。”牛顿引起的反响,绝不只是科学的、物理学的、天文学的。他改变了人类的想法,比如怎么认识世界?人类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世界是不是可知的?我们是不是注定只能蒙昧地活在世上,对自然界的结构永远无知?
牛顿的成就不可能只靠他个人。他用了Tycho Brahe等人的天文观察数据,用了伽利略的动力学和机械物理,也用了笛卡尔的数学。但是他在综合别人知识的基础上创立的重力定理,确实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非凡的发现之一。
欧洲人对于牛顿的反应热烈,却又有些矛盾。一方面,几乎没有人能读懂牛顿。他的数学太高深太复杂了,谁也搞不懂他的微积分;就连不用微积分而用推理得出的结论,别人也看不懂他的推理过程。另一方面,人们又都懂得牛顿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为牛顿的著作写前言的作者们也一再地说:牛顿使用归纳法和数学,推导出一种力,可以解释天体运行的轨道;而且那种力又能解释为什么苹果熟了会掉到地上来。
前面讲到经院哲学的物理学理论 ——地球是不完美的,多变的,杂乱无章的;而天堂是永恒的。牛顿物理学对于现代思维很明显的贡献之一是:它把天体和地球联系到一起;它们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不是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的世界。我们住在一个包括天体和地球的、受统一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的世界中。即使是不能看懂牛顿的推理过程的人们,也完全能懂得这意味着什么。按照牛顿的理论,天体运动符合开普勒设想的椭圆形行轨道,这也被后来的观测证实。用万有引力定理,你可以计算彗星什么时候会飞回来,可以计算潮汐的涨落,——潮汐是月亮的引力造成的。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对潮汐做出了解释,而且涨潮落潮的时间也和牛顿理论计算的一样。他的理论得到了验证。
牛顿的发现,还引发了在西方哲学史上一场戏剧性的论战:牛顿派和笛卡尔派的科学家之间的争论。
笛卡尔对经院哲学作出了挑战。笛卡尔派认为,世界万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必须通过直接的接触才能实现的,有固体的接触才能有力的传递。而经院哲学则认为:物体间有种看不见的神秘的力,是用来表达物体的完美和素质的。虽然看不见,这种神秘的力却一定存在,而且和那些物体的“存在目的”有关。
在莫里哀的讽刺喜剧《冒牌医生》中,那个冒牌者考医生执照时,被问到“为什么鸦片能让人睡过去?”他回说“因为鸦片能催眠。”于是考官们说“有学识,有学识!”让他通过了最后的考试。笛卡尔派拿这来嘲讽经院哲学:“为什么鸦片能让人睡过去?因为它有催眠作用”——这叫什么知识啊?这根本就没能回答问题。我们得懂得鸦片催眠的机理,它如何影响神经系统?同理,我们必须了解一个物质对另一个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别拿那些“神秘的力”来忽悠人。
那么,笛卡尔派又是如何看待牛顿的理论呢?行星为什么能保持在一定的轨道内运行?牛顿说因为它们之间有引力;为什么月球的轨道是椭圆?牛顿说因为它有重力。远程的、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互相作用?这是怎么回事?笛卡尔派认为,天体之间必定有某种固体物质存在,才能有力的作用。他们不相信牛顿的万有引力,认为这种不靠物质传递的远程的力只是一种神秘的力。
牛顿一开始也想搞清楚引力是如何传递的,物体的什么特性让它们之间有引力?但他没找到答案。于是牛顿和他的追随者们重新定义了西方科学的范畴:我们的任务不是解释自然为什么会这样,甚至不是解释力是从哪里来的;科学的任务,是向人们证实那些力的存在,描述它们的运作,解释那些力引起的自然现象。西方科学的这个范畴,一直保持到今天。
(科学发展至今,还不能解释宇宙起源的问题。所以在西方,从事科学和信教并不矛盾;信教的科学家有的是。 ——风铃)
笛卡尔派问牛顿:什么是重力?它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传递的?相隔很远的物体如何互相作用?牛顿的回答是:“我不会臆造假设。”不理解的东西,我不去假设。我承认我的无知,我不懂为什么会有重力,也不知道重力是如何传递的。我只知道重力是存在的,在自然界运作,也能解释自然现象。
对牛顿派来说,重力之谜恰好说明了人类知识的有限,人类在没有数据时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同时也说明了上帝的万能和自由,不受限制。人类不应该无根据地妄然猜测上帝是如何创造世界的。牛顿深信,也让大众文化跟着他深信:这为上帝的存在和万能提供了证明。这种证明基于实验和概括,比笛卡尔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更有说服力。有意思的是,牛顿的宇宙观是静止的,他认为我们看到的太阳系,从来就是如此,亘古不变。
(这点后来证明并不正确,太阳系和其它恒星体系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 ——风铃)
从万有引力出发,牛顿推断出宇宙有“倒塌”的可能性;既然所有物体之间都有吸引力,而且靠得越近引力就越大,那么所有的天体就有可能被吸引到一起,聚成一团。但这个现象并没有发生,为什么呢?牛顿说,很显然,上帝让宇宙中的每一个天体都有恰好的速度和距离,让它们保持着自己的轨道,而没有“扎堆”。牛顿说,这一现象,绝对地证明了宇宙是用超级的智慧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通常的说法是牛顿晚年信了上帝,因为他不能解释天体最初的运动是怎么开始的,除非是上帝给了“第一推动”。其实,牛顿一直都是信上帝的。他相信自然世界有其规律,而那规律是上帝的杰作。——
风铃)
牛顿的遗产中,最有戏剧性的是欧洲文化的改变:通过对自然的了解,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人们感受到上帝设计和创造世界的智慧。这意味着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可知的;这意味着上帝并没打算让人类透过黑色玻璃看世界,并没有意地让我们在世界上无知无助地徘徊;这也意味着知识是神圣的,是人类和上帝的接触。
牛顿对西方科学和文化最伟大的遗产是:世界是有序的,清晰的,可知的。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是非凡的:
自然和她的规律被黑夜掩饰,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于是光照寰宇。
人们对牛顿抱有极大的信心,使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为经典。人们相信他用书中的方法所取得的成就,相信书中的结论所预言的事件及其力量,人们接受了牛顿的方法。知识来源于观察、归纳、运动的数学描述、定量的而不是定性的描述、预测价值、还有实验。这正是弗朗西斯.培根所预言的方法,而牛顿的名著更加提升了它的价值和地位。上帝无意让人类无知;人类从此有了应用心智的方法。对许多人来说,他们的任务,是要把那种方法推广到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 (三百多年过去了;历史证明了牛顿的“文化革命”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相比之下,咱们的“文化革命”,破坏了什么,又建立了什么?
——风铃)
(待续)
————————————
(艾伦.考尔斯教授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四卷《启蒙运动大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如果您有意听考尔斯教授原汁原味的讲座,可以通过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借到CD书《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i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更多资料见:http://www.thegreatcourses.com/tgc/courses/course_detail.aspx?cid=447)
牛顿的“激光剑”- 牛顿的回答是:“我不会臆造假设。”不理解的东西,我不去假设。我承认我的无知,我不懂为什么会有重力,也不知道重力是如何传递的。我只知道重力是存在的,在自然界运作,也能解释自然现象。
回复删除